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分析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本院2013年1月份至2014年9月份期间收治的56例颈椎病患者,对这56例患者采用X线平片、CT、MRI进行诊断。结果 X线平片、CT、MRI在颈椎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出率。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能有效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关键词】 X线平片 CT MRI 颈椎病 应用价值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旦患上颈椎病,给患者带来的折磨是相当大的。为此,针对颈椎病需要尽早治疗,而颈椎病的治疗依赖于临床的诊断。X线平片、CT、MRI作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技术,其在颈椎病诊断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就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1月份至2014年9月份期间收治的56例颈椎病患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采用的是本院2013年1月份至2014年9月份期间收治的56例颈椎病患者。在5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7例,男女比例为1.07:1,年龄最大的为67岁,年龄最小的为18岁,平均年龄为(41±1.5)岁。
  1.2 方法
  对患者采用X线平片、CT、MRI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所使用的是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X线平片、CT、MRI检查后,在这56例颈椎病患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8例(32.1%),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7例(25.0%),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1例(26.8%),其中,在18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中,采用X线平片检查后发现,8例患者颈椎曲度异常,12例骨质增生;CT检查后发现,15例患者神经根受压移位;MRI检查后发现16例患者颈椎变窄。在1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采用X线平片检查后发现8例椎体增生,9例颈椎关节突出;采用CT检查后发现8例椎间盘突出,4例椎间盘移位,5例脊髓变形。采用MRI检查后发现12例椎间盘退变。在2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采用X线平片检查后发现,11例患者椎间孔狭小,10例椎间孔变形;采用CT检查后发现9例脊髓受压变形;采用MRI检查后发现4例骨质增生。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在相应的提升,在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一些疾病也尾随而来,近年来,来我院就趁的颈椎病患者不断增多,从临床资料中可以发现,颈椎病大多都是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颈椎病的病因大多有时由于坐姿不正、颈椎退变所引起,颈椎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严重的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针对颈椎病,要早发现,早治疗。
  X线平片、CT、MRI是当前临床中应用较为的普遍的三种诊断技术,在颈椎病诊断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颈椎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科学的诊断资料[1]。CT诊断利用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CT扫描能得到薄层图像,且解剖分辨率高、密度分辨率高,尤其是对小结石、钙化之显示能力高于其他技术。磁共振成像(MRI)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2]。利用MRI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将得到患者颈椎部位的三维体图像,进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同时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健康产生影响。对颈椎病患者采用X线平片检查可以观察两侧椎间孔是否有增生、压迫等情况,然而对于较小的病灶或复杂骨胳的病灶由于重叠结构的掩盖,X线平片可能难于显示或显示不清,针对一些复杂的检查往往须进一步作CT、MRI或造影检查,才能作出更正确的诊断[3]。
  综上所述,在颈椎病临床诊断中,X线平片、CT、MRI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但是X线平片对一些复杂的病症诊断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需要采用CT、MRI进行详细的检查,进而明确患者的病情,为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资料。
  参考文献
  [1]邵丽希,刘岩. 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影像技术,2014,02(22):25-27.
  [2]程业海. 脊柱结核X线平片、CT、MRI对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08(21):145-146.
  [3]赵云,张海波,徐霖,陈伦刚,王开华,许鉴. 提高影像学检查在腰椎小关节退变损伤中的临床认识[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01(16):97-104.
其他文献
调查表明,目前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体系未摆脱学科型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实用性差。建议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课程结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的重要将领李岩的籍贯,史学界众说纷纭。以近日所发现的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李元善所修的《李氏家谱》为依据,看出李岩既不是杞县人,也不是
目的:探讨在液基细胞学样本中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的DAPK基因的甲基化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单位就诊或体检妇女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样本231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如何在施术时减少子宫内膜损伤、预防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受术者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旋动式人工流产器用于终止哺乳期、剖
目的:了解德阳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65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
目的:调查接受免费孕前健康检查对象1年累积受孕率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2013年上海市静安区参加免费孕前检查的对象进行随访,调查妊娠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用寿命表
目的:探讨分析在输卵管结扎手术中采用指板提管法的临床体会。方法:将收治的实施结扎手术的女性受术者328例,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64例,其中给与对照
产妇分娩后的盆底肌康复一直是临床关注焦点,而产妇在产后极易表现出盆腔底部肌力异常,应针对性开展预防及康复措施。盆腔底部肌肉功能训练的最佳时间应在产妇完成分娩后6周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1]。传统的手术方式为经腹子宫切除术(AH),具有创伤大、疼痛重、恢复慢、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且腹壁切口长,瘢痕大影响美观等缺点,在临床应用越来越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实施并逐步完善任期制已提上了干部工作的议事日程.我国现行的干部任期制一方面实施范围有限,另一方面也很不严格、规范,需要在实践中加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