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王(上)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金水镇


  “来了,来了!”桥上挨挨挤挤的人群欢呼起来。
  伊莎抬头望去,只见远方黑漆漆的树梢上,正涌起一团黑色的云朵,数以万计的蝙蝠用完晚餐,正從树丛间赶回洞穴去。
  褐色的古堡立在沙洲上,沙洲位于金水河中央,水流缓慢,映出古堡的倒影。蝙蝠群黑压压一片飞过,惊动了古堡中的同类。堡中的蝙蝠如一缕青烟般升起,汇入归巢蝙蝠的洪流之中。落日正红,映在水上,水面波光粼粼,古堡的影子漆黑如墨,蝠群翻飞,如一层轻纱在金光之上飘动。眼前的情景牢牢地吸引着伊莎的注意力。她不停地点击手机,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
  几只蝙蝠很快靠近了桥边。它们快速地扇动着小小的翅膀,从人们头顶一掠而过,带起微风。庞大的蝠群接踵而至,遮天蔽日,像是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蝠群搅动的风变强了,一阵阵吹在脸上,带着一股暖烘烘的气息,那是蝙蝠特有的臭味。
  伊莎捂住鼻子,一只蝙蝠并没有太强的气味,一大群蝙蝠就很臭,这是这些小东西唯一让她受不了的地方。
  “哪有那么臭!”杰克转过头来,嘲笑她,“你的鼻子灵过头了!这么多蝙蝠,看看,你猜有多少只?”他向着蝠群张开双臂,像是要把它们都揽进怀里。
  伊莎不想理他,别过脸去,尽量把鼻子捂得紧些,只想这浩大的蝙蝠队伍赶紧过去。
  不经意间,她看见了金。金正抬头望着天空中不断涌过的蝙蝠,眉头紧蹙,满脸严肃。
  “出了什么问题吗?”伊莎好奇地问。
  “哦?”金扭头看了伊莎一眼,“没啥,就是蝙蝠群的密度比预期小很多。”
  金扬了扬手中的小机器。
  “怎么了?”伊莎更加好奇,“蝙蝠群密度有什么不对吗?”
  “往常这个蝙蝠群每秒钟可以点出十二只,这一次只有八只。”
  伊莎凑了上去,看了看机器的小屏幕。小屏幕上,一条曲线歪歪扭扭地向前走着,时高时低,围绕“8”这个数字起伏。
  “应该有十二吗?那数量减少了不少啊。”伊莎说。
  “是啊,之前做过的统计数据一直保持在十二左右。”
  “蝙蝠的确少了许多。”一个声音插入了两人的对话。
  伊莎循声看去,只见一个小个子正站在一旁,凭栏而立,看着自己和金,脸上似笑非笑。他穿着黑色的套装,衣襟笔挺,皮鞋锃亮,斜纹的蓝色领带打得整整齐齐,头发经过精心梳理,根根泛着光……这小个子身上透着股一丝不苟的精致味道。
  “你们是在研究蝙蝠吗?”小个子问。
  “我们是蝙蝠研究中心的。”金回答。
  “哦,我知道那个研究中心,”小个子向前走了几步,靠近两人,“是刘恒教授的团队吧。”
  “哦?你知道刘恒教授?”金有些惊讶。
  伊莎理解金的惊讶,蝙蝠研究可不是什么热门话题,知道金水镇上有蝙蝠研究中心容易,说出刘恒教授的名字就难了。
  小个子点点头,“我是个蝙蝠爱好者,也偶尔读一读研究论文,刘恒教授的论文我读过几篇。”
  “你也是来研究蝙蝠吗?”伊莎问。
  “当然不是,”小个子笑了几声,“我是来看风景的,我只是个爱好者而已。蝠群在夕阳下飞舞,这景象百看不厌!”他说着向水上望去,目光落在远处的古堡上,随即沉默下来,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完全忘了刚才和两人的对话。
  蝠群仍旧在金水河上飞舞。
  这真是一个怪人,伊莎心想。
  她低下头,继续看仪器上的显示,皱起了眉头,“如果数量下降这么厉害,恐怕我们要更抓紧时间找到办法。”
  “教授让我采集数据回去分析,可能我们要再抓几只标本回去看看。发现传染病也就是几天的事,如果蝙蝠数量降得这么快,那可不是开玩笑。”
  “真是太好了,我们一会儿就上山?”杰克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伊莎暗自叹了口气。杰克和自己一起在特鲁西实验室工作了四年,一直积极追求自己,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特别讨厌他,大概自己天生性冷淡吧。但杰克从来没有放弃,这次来刘恒教授的实验室,他软磨硬泡,也跟着来了。伊莎不知道杰克究竟喜不喜欢研究蝙蝠病毒,但知道杰克总喜欢在自己面前出头。
  “今天有点儿晚了,也没有带好工具,我们明天再去。”金说。
  “听你的!”杰克随口回答。
  伊莎转过身,风吹动发梢,入了眼,她抬手把头发撩开,不经意间抬头,只见刚才交谈的那个小个子男人正向着桥头离开。蝠群在他的头顶飞舞,他却丝毫不为所动,步履快捷,行动如飞。
  他一身黑色倒是和蝠群很配。刚才还说特意赶来看蝙蝠,蝠群还没有过去就走了。
  这真是个怪人。伊莎望着他的背影,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快看!”杰克惊叫了一声,指着空中。
  伊莎抬头看去,漫天飞舞的蝠群中现出了一个空洞,似乎那儿存在一个看不见的漩涡中心,蝙蝠感知到危险,都绕开它飞。
  “那是猎蝠!”金也抬头看了一眼,平静地说了一句。
  “在哪里?”伊莎努力向着空中张望,想要找到金所说的猎蝠。昨天在研究中心,金在情况介绍的时候展示过猎蝠,甚至亲手示范了怎么揪住猎蝠的脖子把它提起来。那是一种大型蝙蝠,以捕猎小型蝙蝠为生,偶尔也会捕食小鸟。它的起源很神秘,至今没有定论。
  “就在那儿。”金指着天空中的某个位置。
  伊莎顺着金的指点努力寻找,漫天的黑色小生灵翻飞,找不到什么特别的蝙蝠。金一直跟着刘恒教授研究蝙蝠,大概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吧。
  铺天盖地的蝙蝠大军已经渐渐变得稀疏,空气中那臭烘烘的气味似乎也随之散去。   金开始收拾仪器。
  桥上看蝙蝠的人们三三两两走了。
  十来个人聚在桥头,似乎在围观什么,伊莎好奇心起,走过去看个究竟。
  人们正交头接耳,小声地议论着。
  “这蝙蝠是不是病了?”
  “这样子恐怕活不了。”
  “好恶心!”
  “别看了,快走吧!”
  ……
  窃窃私语涌入伊莎的耳中,让她更感到好奇。
  一對男女相拥着挤出人群,向着河边的停车场走去。伊莎从他们留下的空档里挤了进去,她一眼就看见了人们围观的对象。
  一只蝙蝠正爬在地上,发出吱吱的尖叫,毛茸茸的黑色躯体像极了老鼠。它用翼手支撑着躯体,在地面上爬动,动作笨拙,仿佛在尽力挣扎。
  伊莎心头咯噔一下。这蝙蝠的口鼻处,有一丝丝白色的痕迹,正和刘恒教授展示过的症状相同。这是一种真菌感染的痕迹,菌丝从蝙蝠的身体内长到了口鼻外,意味着它已经完全被真菌占据了躯体。
  吱吱的叫声传来。它在哀号!它感到痛苦!一刹那间,伊莎感到心头一阵阵疼。这可怜的小家伙!
  蝙蝠翻过身子,两翼张到最大,整个身子都挺了起来,不停扑腾。
  它真的很痛!
  痛是会传染的。
  伊莎只觉得自己的心快要被那凄厉的叫声撕碎了。
  这是一只雄性,它的生殖器暴露在众人眼前。生殖器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菌丝,看上去已经成了一个白色的囊袋,触目惊心。
  人群突然一阵骚动,有人在喊:“小心!”
  伊莎还没有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眼前黑影闪动,一只蝙蝠从头顶掠过。这是一只较大的蝙蝠,带着从天而降的气势,颇有几分吓人。它冲着地上的蝙蝠而去。
  伊莎本能地缩起身子,只听见耳边一股劲风,紧接着啪的一声,然后是众人的惊叫。
  伊莎抬头一看,只见那大蝙蝠已经掉落地上,杰克站在一旁,满脸兴奋地看着自己,“没吓着你吧!差一点儿它就撞到你了!”原来他把猎蝠打了下来。
  掉落地上的猎蝠翻身而起,发出吱吱的叫声。叫声和小蝙蝠相比更为低沉,它的翼膜展开,足足有一米长,左边的翼尖垂下来,似乎断了一根骨头。猎蝠警惕地四下看着,不断扬起翼膜上的爪子,向着一旁爬行。如果不是长着一对硕大的翅膀,它看上去就像一只娇小的黑猫。
  “别怕,有我呢!”杰克上前,抬脚就向那蝙蝠踢去。蝙蝠被踢得飞了起来,发出凄切的叫声,围观的人们纷纷闪避。
  “你干什么!”伊莎大喊一声,上前拉住杰克。
  落在地上的猎蝠继续向一旁爬去。
  杰克笑嘻嘻的,“我怕它吓到你。不过也正好,这只猎蝠正好带回去给金做标本。”杰克说着想要上前。
  伊莎再次拉住他,狠狠瞪了他一眼,“金说过要猎蝠的标本吗?就算要标本,也不是你这么蛮干的!”说完她挡住杰克,关切地看着那蝙蝠爬行。
  猎蝠爬到了栏杆边。栏杆的基底太高,它尝试了两次,都没有能上去,吱吱的叫声变得更加急切。
  两个黑影脱离了漫天飞舞的蝙蝠群,向着这边落下来。那两只也是猎蝠,似乎被同伴的叫声吸引而来。它们倒悬在栏杆上,冲着受伤的猎蝠不住鸣叫,十足哀切,却又无可奈何。
  围观的人们兴奋起来,这么近距离看到三只大蝙蝠,可是稀罕的事!
  伊莎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受伤的蝙蝠身上,那蝙蝠又尝试着爬上基台,没有成功,像是放弃了,趴在角落里,向着两个同伴哀鸣。
  要帮帮它!伊莎再也看不下去,她戴上塑胶手套,缓缓向前走去,生怕惊扰了蝙蝠。三只蝙蝠见她靠近,都扭过头来,红色的眼珠中充满警惕。
  “别怕!”伊莎轻声说着,继续向前。
  两只蝙蝠见伊莎靠得太近,松开了脚爪,翻身飞起,在空中盘旋飞行,不肯离去。
  受伤的蝙蝠拼命扭动躯体想要攀上栏杆,却几次滑落,只是徒劳。
  伊莎捉住猎蝠的颈部。猎蝠顿时安静下来,任由伊莎抓着,仿佛一只温顺的小猫。伊莎提起它,轻轻放在栏杆上。
  猎蝠的脚爪一触到栏杆,就抓住栏杆不放。
  伊莎松开手。
  猎蝠的身子晃了晃,突然松开脚爪,向着桥下坠去,眼看就要掉进水中,却一个翻身,擦着水面飞了起来。
  围观的人们同声惊呼。
  “你放了它干吗?”杰克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凑了上来。
  伊莎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你什么都不懂!”
  蝙蝠飞起,一只翅膀受了伤,飞得有些歪歪扭扭。它掉头飞了回来。
  “哈,它来感谢你了!”杰克哈哈笑着,指着伊莎,“你可是它的救命恩人!”
  话音刚落,一股液体从天而降,正正地浇在杰克的脑门上,一股腥臊味顿时散开。
  “它撒尿了!”人群中有人喊。
  杰克满脸都是蝙蝠的尿液,脸上的表情僵硬。伊莎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她抬眼一看,只见那蝙蝠顺着金水河向下游飞去,转瞬消失在金色的阳光之中。
  耳边突然传来众人的惊叫。伊莎扭头看去,大吃一惊。原来杰克满腔的怒火无处发泄,狠狠一脚踩死了落地的小蝙蝠。蝙蝠成了一摊肉泥,红色的血浆从杰克的鞋底缓缓流出,顺着膜翼向外渗透。
  “你神经病啊!”伊莎被这血肉模糊的场面激怒了。
  “它已经快死了,让它少点儿痛苦。”杰克淡然回答,随后抬头向着围观的人们说了一句,“这只蝙蝠害了艾滋病。”
  围观的人们立即一哄而散,只剩下杰克和伊莎两个人面对面站着。
  “近距离接触蝙蝠,要注意消毒。”杰克打破沉默,从口袋里掏出了酒精消毒喷剂,递了过来。
  伊莎别过脸去,不想理睬杰克,自顾自脱下一次性手套,掏出密封袋塞了进去。然而她还是忍不住扭头对着杰克,挖苦了一句,“你应该用消毒水洗个澡!”   杰克有些尴尬,又像是有些后悔,伸着的手犹豫一会儿,缩了回来,往自己的脚上、额头上喷消毒酒精。
  “发生了什么事?”金走过来,手中提着装仪器的手提箱。
  “杰克踩死了一只蝙蝠。”伊莎把那一团模糊的血肉指给金看,“这只蝙蝠被僵尸菌感染了,但杰克居然把它踩死了。”伊莎余怒未消。
  “杰克有点儿莽撞。不过如果真被感染了,死掉反而是一种解脱。”
  “你怎么也这么说!”伊莎感到不悦。
  金摇摇头,语气很沉重,“这种感染发作起来大概比癌症更痛!这段时间见得太多了。”
  伊莎的心情顿时也变得沉重起来。刘教授把自己找来,就是为了调查金水镇的蝙蝠群落为什么会突然染病。刘教授推测这是一次大规模传染病,可能整个大区有百分之十以上的蝙蝠都受到了感染,甚至更多。好巧不巧,在金水桥上居然就看到一只犯病的蝙蝠。这也说明,瘟疫在蝙蝠的群落中可能很普遍,刘教授的猜测是对的。
  “你们是病毒专家,要靠你们了。”金说。
  金的声音像是飘得很远,完全没有引起伊莎的注意。她正抬头看着独眼峰。这座山峰又被称为蝙蝠山,因为靠近山顶的位置有个巨大的溶洞,洞里生活着数以千万计的蝙蝠。
  蝙蝠都归巢了。黑乎乎的岩洞像是一张大口,向着西方的天空张开,又像是一只巨眼,深不可测,漠然望着山脚下的浅滩、河流、百年的石桥,还有桥上的人们。
  洞里密密麻麻的蝙蝠倒挂着挤在一起,地面上粪便到处流淌,恶臭刺鼻,无处不在的真菌在洞中盘结,仿佛蛛丝一般把整个洞穴包裹得像是木乃伊。
  伊莎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寒噤。
  这些蝙蝠的免疫系统被破坏殆尽,身体成了真菌的乐土。这是怎么发生的?
  艾滋病怎么能从人身上传给蝙蝠?
  “伊莎,上车了!”金站在停车场的入口招呼她。

2 麦克斯


  一辆形状奇特的宝蓝色汽车挡住了去路。
  这是一辆豪华的卡迪伽加长车。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从车里探出头来,冲着金喊:“这边来,我们谈谈。”
  这要求简直有些无理,然而那男人气势十足,让人摸不清虚实。
  金靠边停车,走过去和那男人交涉。
  过了一小会儿,伊莎忍不住推开车门,和杰克一起下车过去看个究竟。
  戴着墨镜的男人扭头看过来,他的墨镜大得夸张,像是一张面具遮住了他的半张脸。
  “这两位一定是伊莎女士和杰克先生。”他彬彬有礼地说,微微颔首致意。
  伊莎仔细辨认,眉眼之间看不出是什么熟人。自己的熟人也从来不会坐这种豪华轿车,看样子似乎还是自动驾驶的款式,连驾驶位都没有。
  “你是谁,怎么会认得我们?”杰克冲着车里的人发问,“你是故意在这里等着我们?”
  “如果你们有时间,不妨进车里来谈。”戴着墨镜的男人微笑着说,“我的确是在这里等你们,我知道你们都是最好的专家,这条路是你们回研究中心的必经之路。请放心,我不会耽搁你们太久,只需要十五分钟。可否赏光到我的车里?”
  三人彼此望著,有些拿不定主意。
  “你们去谈吧,我不想进他的车。”伊莎说。她对这个戴着大墨镜的男人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伊莎女士可以慎重考虑一下,我希望和你们三个一起谈。”那男人接过了话头,“伊莎女士,我对你的导师有一点儿小小的了解,特鲁西博士一直在寻找新的实验室,你今年即将毕业,虽然前途远大,但一定不介意给你的导师帮一个小小的忙,让他可以有个安稳的地方研究他的噬菌体免疫法。我一直都很仰慕特鲁西博士在免疫学方面的成就,一直想向他表达由衷的敬意。”
  男人向伊莎微笑着,笑容中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有钱人总是带着与生俱来的自信。伊莎向着那男人看去,想从他的眼睛里看出点儿什么,然而黑黑的镜片后边,什么都看不清。
  “去谈谈,他也不能吃了我们。”杰克说着走上前去,卡迪伽的车门自动打开,杰克弯腰钻了进去。
  “金先生,如果没有额外的资金支持,金水镇的蝙蝠研究中心最多还能维持六个月就要关闭。如果我说有一个机会,可以让研究中心一直开下去,您愿意尝试吗?”
  这显然打动了金。
  “去了解一下情况也好。”金向着伊莎说。
  伊莎默认了。
  卡迪伽加长车的内部很宽敞,能摆下一张两米见方的办公桌。两张皮沙发隔着办公桌相对,伊莎和金、杰克并排坐在一张皮沙发上,戴着墨镜的男人坐在对面。桌子的材质很特别,像是贵重的石材,摸上去温润光滑,并不像石头一样冷硬,伊莎扶着桌面,让自己坐得稳当一点儿。
  “多谢光临。”那男人说。
  说话间,汽车开动起来。
  “你要干什么?”杰克紧握着拳头,带着几分怒意质问。
  “不用紧张,你们到了车里,就是我的贵客。我只是找个地方停车。”男人的手指在身旁的一个屏幕上划拉了几下,然后抬头看着对面的三个人。
  “要请三位到车里坐着,因为只有在车里,我才觉得安全。”
  “你这是防弹车吧!”伊莎不无讽刺地说。
  男人扭头看着她,脸上一本正经,“伊莎女士说得没错。我这辆车的确可以防弹,但重点是它可以屏蔽任何窥探。无论做什么事,小心谨慎总不是错。”
  伊莎很想翻一个白眼,然而最后忍住了。
  “这位先生,我们直接步入正题吧,你特意挡住我们的路,把我们请到车里来,究竟是要做什么?”金开口问。
  车子猛然抖了一抖,外边像是突然间黑了下来。车里的人一惊,纷纷向外看去,却漆黑一团,什么看不见。
  “怎么回事?”杰克微微伏低身子,随时准备扑上去。
  “不要紧张,我们只是到了方便谈话的地方。”男人笑着说。   他的话音刚落,车子的四周突然亮如白昼,车厢不见了,只剩下几条黑黑的柱子,短暂的空白过后,车窗和车顶上都显示出了图像,像是在一瞬间转移到了某个地方。
  伊莎带着几分惊异四下张望。
  这是一个虚拟的场景,然而肉眼看上去极度逼真,车似乎停在一个山顶,视野极佳,高高耸立海边,一眼望去,可以望见海的弧度,几只海鸥在远方天空中盘旋低飞,海面上波涛涌动。
  “哇!”杰克发出一声惊叹,“快看!”
  伊莎转过头去,只见杰克正仰着脖子,脸上满是惊奇。
  伊莎抬头顺着杰克的视线望去,一艘巨大的飞船落入眼中。沉重的压迫感扑面而来——那飞船就像是悬在车顶上方,随时可能掉下来。
  它没有影子。
  那只是一个影像。伊莎暗暗告诉自己,然而影像栩栩如生,肉眼完全辨不出真假。
  “影像技术居然能这么逼真!”金发出一声赞叹。
  “很多技术都出乎你的意料,如果你真的有钱。”那男人脸上带着一丝得色。
  “你找我们来究竟要干什么?我们都是搞学术的穷光蛋,可没有钱。”杰克问。
  “我当然不是要找你们要钱,我是想给你们钱。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麦克斯,是一个代理人。我的主顾常年在富豪榜上排名第三,但如果计算真正能支配的财富,他是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所以我代理的事,通常也会有很丰厚的回报。大家因此都很感激我。”
  伊莎皱了皱眉头,她讨厌一个人自吹自擂。
  杰克却显得很感兴趣,继续问:“麦克斯先生,你是想要拉我们去做什么项目?”
  “研究和蝙蝠有关的病毒,你们三位正好就是这方面的人才,我想请你们加入团队。你们只需要按照技术指导的要求完成项目内容,承诺竭尽全力就行。这是很有意义的项目,往大里说,这是造福人类。”
  “病毒研究是要许可证的,我们可不会去做什么违法的事。”
  “一切手续合法,我们当然会遵照法规来办事。唯一需要你们配合的事,就是保密,项目进行期间,你们不可以对外联系。你们的合同结束之后,也不可以对外透露任何信息。”
  听上去就不像什么好事,伊莎对这乏味的谈话和麦克斯虚张声势的态度完全厌倦了,只想尽快离开,于是冷冷地说:“麦克斯先生,我要求你立即送我回去,我对你说的东西,完全不感兴趣。”
  麦克斯点了点头,“我知道对于各位来说有些唐突,但是我还是要恳请你们考虑一下。”他扫视着沙发上的三个人,“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项目,也正好符合你们的专业,我想你们一定会感兴趣。每个人的基本酬金是两百万,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完成得好,说不定你们每个人都能拿到一千万,甚至更多。”
  他停顿一下,接着说:“你们是科学家,对科学有热情,更不应该拒绝这份邀请。”
  杰克正想要说点儿什么,金拉住了他,“多谢你,麦克斯先生,我们需要回去考虑一下。你有项目的介绍给我们参考吗?”
  麦克斯露出礼貌的微笑,“项目的任务就是研究蝙蝠病毒,具体要做什么,只有项目成员可以了解。如果你们有兴趣加入,明天下午六点,我在金水桥边的停车场里等你们。”
  伊莎根本无心听下去,她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不经意间抬头,不由一怔。
  飞船的腹部很平坦,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刻上了一只硕大的蝙蝠,它张着双翼,两只爪子向上翘起,和近乎椭圆的船体搭配在一起,像是一个狞笑的人脸。
  “这艘飞船和蝙蝠病毒的研究有什么关系?”伊莎问。
  “我的雇主是个疯狂的科技迷,他一直想要把人送到火星去。这属于有钱人的爱好,我想你也明白。”
  “他崇拜蝙蝠侠吗?”杰克问了一句,说着自顾自咯咯地笑了起来。
  车里的其他人都没有笑。
  “不。他只是喜欢蝙蝠。”麦克斯一本正经地回答。
  “但这究竟和蝙蝠病毒有什么关系?他造了一艘飞船吗?”
  “我的雇主喜欢蝙蝠。”麦克斯简单地重复,仿佛这个简单的回答囊括了一切答案。
  伊莎皱了皱眉头,然而也不再说什么。
  一瞬間,天空、大海、飞船都消失了,四个人回到了车里。
  “记住,明天下午六点,停车场。请慎重考虑,我期待明天下午再次见到各位。”随着麦克斯的话音,车子开动起来,黄昏的光一下子照进了车子里。
  “麦克斯先生,你的雇主真的造出飞船了?”下车的时候,伊莎终于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麦克斯像是早就等着这个问题。他递过来一张小小的卡片,“如果你对飞船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这个网址。”
  卡片上是一只巨大的蝙蝠,下边是一个网址。
  卡迪伽豪车消失在道路转弯处。三个人在自己的车旁站着,目送它消失。

3 蝙蝠研究中心


  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这是艾滋病的学名。感染人体的艾滋病毒会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逐渐破坏人体免疫,最后让人体失去免疫力,爆发出各类疾病。
  然而类似的病毒居然能寄生在蝙蝠身上,实在令人意外。
  蝙蝠大概是哺乳动物中最不容易感染病毒的一类。它的体温变化很大,飞行时旺盛的新陈代谢可以让它的体温高达四十八度,对生物体来说是个可怕的火炉。它体内的免疫系统也极高效,一种病毒想要躲过蝙蝠的免疫系统,成功寄生,必须要有足够的效率赶在免疫系统发动之前侵入细胞。因此,蝙蝠是自然界罕见的极少罹患癌症的动物,而且相对于它的体型,它的寿命长得惊人。
  不怕病毒的蝙蝠染上了艾滋病,这有些让人难以相信。然而事实就在眼前,蝙蝠的确染上了艾滋病,病毒的DNA分析和感染人类的艾滋病毒相似度极高,只有大约一千个碱基的突变,产生了两种特殊的表面蛋白,让它从适应人类转变为适应蝙蝠。
  伊莎反复阅读病毒分析报告,虽然令人难以置信,然而所有的数据分析都指向此结论。她盯着眼前的报告,陷入沉思。   从人类到蝙蝠,这需要一个中间宿主。然而艾滋病并不是可以轻易传染的疾病,它要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需要体液交换。人的体液要进入蝙蝠体内,这是第一道难关,艾滋病毒能够在蝙蝠体内生存,适应环境,这是第二道难关。第二道难关最难,哪怕一种病毒真的能够从别的动物身上进入蝙蝠体内,蝙蝠超高的体温就是一道鬼门关。
  艾滋病毒在蝙蝠超高的体温和强大的免疫力攻击下幸存,在自然界中发生这样的事件,概率实在太低了。
  “伊莎!”
其他文献
一  梁一帆在市第二女子中学门口蹲守,寻找罗小琳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是被当作萝莉控让保安盯上,然后愤怒的家长就会围上来把他打成烂酸梨。  据梁一帆自己想象,寻找罗小琳的情形应该是这个样子——  他抄手站在女中校门对街的电线杆旁,漫不经心地看着十四岁上下的女初中生三五结对从校门里走出来。女孩子像帝王蝶迁徙一般挥舞着衣袖,露出半截莲藕似的小臂,水手服将将掩过膝盖。若是罗小琳长得比别人快,裙摆下该是露出
“人机大战”主题征文  又到了这个时候,我再次想起那著名的故事,“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坐在屋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我就是世界上那最后一个人,最后一个没有向它们屈服的人类,等待着它们敲响我的门。  每天它们都来,在下午两点刚过的几分钟内,敲门七八下,然后沉默地等十几分钟,再安静地离开。当然时间并没有极其精确,偶尔早一点或者晚一点,敲门多一下甚至两下,也许它们认为这会显得更有人性。同样让它们看起来像人
一、选择题  1. D。A项,挠náo。B项,藉jiè。C项,帷wéi,圮pǐ,锲qiè。  2. D。A项,亲和力。B项,凄婉。C项,坐标轴,嘻嘻哈哈。  3. A。A项,奇货可居:商人把难得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凭借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作为要求名利地位的本钱。B项,不偏不倚: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公正或中立。也形容不偏不歪,正中目标。此处不合语境。C项,师出无名:出兵打仗而没有正
广场东侧有一座石碑,石碑上用清秀的字体镌刻着一段话:  我不想看到我们走过的地方,不再存留美好和希望。  我不知道该跟她说些什么,最后还是问她:“你的程序是谁写的?”  她的眸子是灰色的,时不时躲避着我的眼神。人类对视时会感到窘迫,我不清楚A.I.是什么时候产生这种反应的。  “我的编号是公元CD006,出产年份是寰宇纪元年,编写我程序的人,也就是我的宿主,是一名业余的编程爱好者,名叫布尼。那时他
——我们对宇宙有罪,但是为了拯救人类,我们必须继续。  粒子从舟尾打出,经过一千多公里高频电场的加速,转瞬间坠入舟首真空下的量子泡沫。负能量伺机而动,虫洞打开,银河扭曲,如同地狱之门将人间与幽冥缔结,同时断裂了凡世与众神居所的纽带。  最后看了一眼窗外的暗淡蓝点之后,我知道,有生之年再也回不到家乡了,我的儿孙亦然。视野里的蓝点忽地消失,方舟起航,泪水肆溢……  摸了摸湿润的眼角,三十年里,这梦已经
男孩花了31.21秒的时间,从北京某区的广域网里找到了一条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线路,准备跃迁到木星。因为怕线路故障或是卡顿,他将自己的主人格做了一下备份,又将自己的所有副人格设定到了自我休眠状态,准备先把备份的主人格发送过去,看一下这条新发现的线路的状态是否允许像自己这样的数据体通过。等待的时间总是很无趣,男孩试着再将自己的主人格备份一下,以备不时之需。  “木星联邦的广域网听说乱得很。”男孩自言自
超距通信器的指示灯发着微弱的光芒,但在韦娜看来却是那么刺眼。  “这里一切正常,完毕。”她声音虚弱,仿佛尚未克服拜厄星高重力环境带来的呼吸困难。  当然,她从不会呼吸困难。  甚至,她不需要呼吸。  以前小婷曾经摸着韦娜光滑的生化人皮肤,像跟水族馆里的海豚嬉戏,“姐姐,你在水里不用换气,该到大海当救生员。”  几年后,韦娜真的到了海里,不过不是地球上的大海,而是头顶的星辰海洋。  “那就好,你们该
三、晚安,忧郁  小西(1)  我还记得小西第一次走进我家的模样。她抬起小小的脚,踏在光洁的木地板上,好像孩子第一次踏进新落下的积雪中。那战战兢兢的步伐,像是害怕把雪踩脏了,又像害怕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重量会拉着她陷下去。  我拉着小西的手。她柔软的身体里塞满棉花团,白绒布上的针脚不太整齐——是我一针一针缝出来的。我还为她缝了一件猩红色毡绒斗篷,像我小时候在童话书里看过的一样。她的两只耳朵一长一短,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
漫天的风沙一连刮了七天。  沙暴刚一停,天空还没褪去棕红色,杨建星就离开基地,朝西边的别墅林走去。因为刮的是东风,别墅林的东区受灾最严重,防风林倒了一片,地上的防风凝胶也被揭了起来。好在乔木屋没有受损,杨建星松了一口气。  防风林种得快、长得快;防风凝胶即使吹散了,也还是要变成营养颗粒,落回到地面上,终究飞不出沙星去;乔木屋就不一样了,那是金贵的基因产品,死一棵苗,扣两个月工资。  沙暴耽搁了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