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越根祖播下的非遗文化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e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江,古称“斤南水”“斤员水”,发源于越南与广西交界的枯隆山。穿境而过的左江,滋润着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独特的地质环境、宜人的季风气候,不仅造就崇左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多样的自然生态和多种文化,左江花山岩画呈现的花山文化更是闻名于世。
  综合考古发现、岩画断代成果和历史文献记载,左江花山岩画的作者是壮族先民骆越。东汉以后,骆越后裔乌浒、俚、僚等古代岭南诸族和宋代以后出现的壮族等,都与骆越一脉相承,习俗相沿。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崇左市是全国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骆越文化通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融合和演变,形成今天多姿多彩的壮族文化。
  花山文化骆越风情
  骆越民族,是包括壮族在内的20多个岭南世居民族的共同祖先。崇左宁明县是骆越民族的根祖地,是花山文化的发祥地。
  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展现骆越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和淳美的民俗民风,挖掘花山独具特色、底蕴丰厚的文化,2014年,宁明县于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春秋两次举行盛大文化活动,分别称为“三月三骆越王节”“九月九骆越感恩节”。
  祭祖巡游是花山文化艺术节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在每年的阳春三月时段举行。活动项目丰富,除了抢花炮、渔猎(竹筏竞渡、牛拉竹排)竞技、花山美食文化竞演、花山风情摄影展、骆越风情晚会、篝火狂欢夜、山歌争王比擂以及宁明本土原创歌曲演唱,最为激动人心的是“祭祖巡游”。这是一项全城参与的人文祭拜活动,祭拜被宁明人给予神一样礼遇、引以为傲的“骆越始祖”。整个公祭大典的过程大致有3个环节:请祖福临,恭迎巡游,祭祖大典。
  歌声飞扬“三月三”
  每年的“三月三”无歌不欢,已经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左江壮族民歌,在“三月三”的节庆里大放异彩。
  崇左是歌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歌圩,是壮族文化盛开的一朵瑰丽奇葩。在古壮话中,“圩”为市集之意,“歌圩”是指民众因唱山歌而聚集形成的市集。每到歌圩之日,成千上万的壮族人就会聚集在一起,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唱和竟日,以歌为载体传承优秀文化,歌唱和谐社会。自古以来,这里的壮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用歌声来讽刺、鞭挞人间的不平事,鼓舞斗志,歌唱劳动,歌唱新生活。
  壮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左江壮族民歌是这片土地的人们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文化遗产。壮家唱歌的场合有农历二月十九、三月初三等节庆自发举行的歌圩,还有入村唱入村歌、入屋唱入屋歌、迎客唱迎宾歌,丧葬唱“哭丧”歌、小孩唱童谣等,无事无处不成歌。
  左江壮族民歌有唱诗、童谣、山歌等。
  唱诗:有大新县的高腔“诗雷”“诗三句”、天等县的“唱西”、扶绥县的“诗土”“诗客”、凭祥市的“诗勒”等。
  童谣:有扶绥县的“两人声部童谣”“独唱童谣”和“男女齐唱童谣”等。
  山歌:有大新县的哭丧歌,宁明县的城中镇山歌、明江镇山歌、寨安山歌和亭亮山歌,龙州县的霞秀山歌、金龙山歌、旦歌,江州区的罗白山歌、江州白话歌、左州山歌等,各地方的山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律。
  农耕文化侬峒节
  壮族侬峒节最初产生于骆越时代的祭祀祈福活动,流布于中越边境交界地区的崇左市大新县全境14个乡镇,龙州县金龙镇、逐卜乡,天等县福新乡、龙茗镇、小山乡和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江州镇。
  壮族侬峒节是壮族民众以“峒”为单位定期举行的,融祭祀祈福、聚会交友、对歌传情、商品贸易和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传统大型节庆活动。“侬峒”,在壮族中直译为“下峒”,“侬”意为“下、举办”,“峒”既指平地、平原这样的地形,也指聚落空间和农耕灌溉空间。壮族侬峒节主要在春秋两季举行,以农历正月至四月最普遍,有时也在秋季举办。侬峒节以峒为单位,聚众祭祀祈福、青年男女相会对歌传情、亲戚朋友聚会交流为核心内容,同时还举办商贸、舞龙舞狮、抢花炮、抛绣球、打陀螺等传统体育竞技和文艺表演娱乐活动,节庆内容丰富多彩。
  壮族侬峒节历史悠久,流传面广,持续时间长,是华南乃至东南亚喀斯特区域民族的代表性节庆,承载着厚重的稻作文化密码,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学价值。节庆以峒为单位,又突破峒的限制,体现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和谐文化观念,对今天的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和巩固跨境民族传统友谊有着积极的意义。
  天琴艺术美名扬
  崇左市壮族天琴艺术亦称“唱天”“弹天”“跳天”,是“唱”“彈”“跳”融合的歌舞音乐,流传于崇左市的龙州、凭祥、宁明、大新、天等、扶绥等,龙州的壮族唱天传播广泛,在内容与形式上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极具代表性。
  壮族天琴艺术源远流长,壮族先民创造出天琴,用琴声沟通天地,用歌声表达情感,经过世世代代的延续和民间艺人创新,逐渐发展成歌舞乐互融的歌舞音乐。中越边境广泛流传的曲目《将千金》即叙述金贵与牡丹这对恋人创造天琴的民间故事。清光绪九年(1883年)修的《宁明州志》亦有记载天琴使用的情形。2003年,龙州县龙州边防文工团组成女子天琴艺术组合,天琴艺术由民间艺人的堂屋、广场展示进入职业团体的剧场舞台表演,扩展了天琴艺术的生存空间,扩大了天琴艺术的影响力。此后,凭祥市、宁明县等地的天琴艺术活动也逐渐活跃起来。
  坐式弹唱是天琴艺术的基本形态,在婚礼、满月、祝寿、节庆等场合表演,弹唱者两腿盘坐于席子上,右脚拇指系着一串铃铛,弹唱时抖动铃铛击节配音,常见为一人弹唱和多人弹唱两种形式。表演者自称天琴师,展示空间有家里堂屋、侬峒节的圩场。一人弹唱通常在堂屋,多人弹唱则在侬峒节的广场,“跳天”即舞蹈,在侬峒节欢乐情境中呈现,有传统曲调《开门曲》《开路曲》《逗天》《解闷曲》《放雁》《跑马曲》《欢乐曲》等。   天琴艺术是一种跨国流传的民间音乐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鲜明的民族歌舞音乐艺术特征、独特的民族口头文学特征,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年年霜降歌如海
  壮族霜降节依托壮族稻作文化,最初是壮族民众酬谢自然、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表达祈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是壮族典型的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大新、天等、德保、靖西、那坡等县的壮族德靖土语地区,节日影响范围包括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和越南。这些地方对这个节日的热情不亚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2014年10月23日,天等县向都镇热闹非凡,该镇一年一度的霜降节开始。活动从23日持续到27日,内容有“乜嬬”祭祀大典、山歌对唱、千人打榔、民族武术表演、《乜嬬》话剧、美食节、篮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西的壮族霜降节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扩展名录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山上红棉年年开红花,河边柳树年年吐新芽。壮乡年年展新貌,年年盼你来歌唱。”在丰收的黄金季节,壮乡的霜降歌节如约而至。
  非遗文化放异彩
  壮民族的精神密码基因来自骆越根祖,一代又一代的壮族人发枝散叶,经过漫长的岁月,壮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呈现丰富性,如壮族打榔舞、端午节龙舟赛、花炮节等。
  壮族打榔舞。“壮家木榔壮人敲咧,振臂挥杵敲起来啰……”当《打榔舞》的音乐响起后,每人用1米多长的木杵有节奏地敲击榔壁、榔底和榔边,动作欢快有力,节奏稳重,声调若鼓,闻于数里。壮族打榔舞是广西天等县的一种壮族舞蹈,是居住在天等地区的壮族先民在唐代武德年间至北宋靖康年间为酬谢“天公”“地神”赐予的福泽,并祝愿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国泰民安所创造的用于酬神、还愿、祭祀、娱乐等活动的民间舞。该舞以打“榔”为表现形式,以农耕时代稻作生活为表现内容,以当地民间习俗节日为活动时空,具有古朴典雅、节令时令、休闲娱乐等特点,长期以来深受当地壮族人民所喜爱,通常在正月初二至元宵、七月十五和“做斋”时举行。舞时,两边男女若干对,以木杵按节奏敲击榔中的底部及两侧。天等向都一带边击榔边唱歌,预祝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2010年5月,壮族打榔舞成为自治区文化厅公示的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之一。2012年3月,天等县举办“千人打榔舞”大型舞蹈比赛活动,2万多群众见证了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的精髓演绎的浪漫舞姿。天等镇稻香村建立了壮族打榔舞传承基地,这一民俗文化活动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天等县申报“中国打榔艺术之乡”,于2014年6月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
  端午节龙舟赛。自明代万历年间起,驮卢镇的民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活动,比赛地址由西先街埠至大船埠,有时终点在大河滩(渡口)。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锦标赛是驮卢镇乃至江州区北部三镇的一次民间体育盛会。驮卢的龙舟比赛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驮卢龙舟赛已成为崇左市端午龙舟的金牌赛事和文化名片。
  花炮节。左州金山花炮节起初是金山寺发起的慈善活动,历史上有抢到头炮的人家,得到一头牛,可以牵回家用一年,第二年再还回来,因为有“送子观音”的说法,后来演变成头炮添丁、二炮添财、三炮平安、四炮添寿,慢慢就变成了现在的花炮节。现在的头炮是给你一笔钱,次年抢花炮前还回来,自己随意加一点进去,看你抢到头炮后这一年的运气。以前抢到头炮后,人们要敲锣打鼓地送到家。古老而又年轻的抢花炮活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不仅传递着民众的朴素美好情怀,也展现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宁明壮族花炮节是广泛流传于宁明境内各乡镇的传统民俗,尤其以宁明县城中镇纳利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办的“二月二”花炮节最为典型,每届花炮节,都吸引来自县内外的众多观众、游客到场观赏。宁明壮族花炮节源于清代康熙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后日渐盛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定期举办,逐年增加壮族山歌传唱、拔河、球类、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
  不可辜负的美食
  在壮族蛙图腾神话里,蛙和水稻的关系得到生动的显示。花山岩画上的蛙形舞印证着壮民族的稻作文化。壮族先民应是最早栽培水稻的一个民族,在以水稻为主食的日子,勤勞的崇左人衍生出很多特色的饮食。比如粽子,一家人一起打开粽叶,一起举箸吃粽子,“啧啧”赞叹声随香气四溢,这样仪式化的动作使节日更加隆重,形成崇左地区无粽不成节的风俗。壮家年粽是精美的工艺品,视之悦目,闻之赏心,食之爽口。壮家厅堂神台上的那一对特巨大、特漂亮的年粽,既是祭品,更是登堂来访者注目共睹的观赏物,亲戚朋友往来,以粽为美食,辞别时馈送一对精致的粽子带回去,便是佳节礼品。
  三月初三,五色糯米饭随着春风迈进崇左壮族人家。人们喜爱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中的五种颜色包含不同的寓意:黑色象征家乡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红色象征子孙发达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富裕殷实,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
  以糯米为主要食材的糍粑也带着稻作文化的印记。糍粑有两种颜色,即白与黑。白色,白得如棉絮,很是温润;黑色,黑其实是墨绿,透着土地的质朴深邃。白色是本色的糯米,黑色是艾草做的。春节来临,崇左许多地方除了包粽粑,还有舂糍粑、制作糍粑的习惯。供奉粽粑的同时,在龛前的两边供上叠得非常漂亮的糍粑。腊月二十六那一天,崇左壮族人一边煮粽粑,一边舂糍粑,场面好热闹。如果说过节是一台晚会,那么,舂糍粑算是一个最能渲染气氛的节目。舂糍粑几乎是一个具有联谊性质的民间活动,邻里之间、夫妻之间、情侣之间、兄弟之间,拿起舂槌此一下彼一下锤打着糯米。   美味的沙糕是崇左民间春节期间送礼“三件套”(沙糕、粽子、线鸡)之一,品种多样,但最著名的是宁明县海渊镇的“张记沙糕”和江州区的“驮卢沙糕”。
  文旅融合促发展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重要的传统民族节庆,作为民族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庆活动,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魅力所在,业态所趋,“三月三”规模大、持续久、影响广,是节日经济和文化消费融合的典范,也是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典范。
  2018年4月18日,宁明县壮族“三月三骆越王节”祭祀大典在花山岩画景区开幕,通过美轮美奂的舞台表演,真实再现了几千年古老的骆越民族生活习俗和仪式,为观众和游客呈现了一台神秘的“民俗大餐”。宁明“骆越王节”活动的规模越办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广:除了区内、国内一些知名艺术团体和艺人,艺术节还先后邀请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多个东盟国家的艺人,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三月三”期间来崇左感受节庆的气氛。
  自2014年,自治区决定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节日以来,崇左市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活动,活动持续1个月。2019年4月2日,崇左市在大新德天瀑布景区举行2019年“壮族三月三·崇左花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仪式,活动以“山水崇左、甜蜜边关、魅力壮乡”为主题,民族民俗文化风情展演、壮民族服装秀、天琴弹唱……各具特色的表演,尽情展示了崇左市少数民族的风采,来自俄罗斯、泰国、柬埔寨等国的代表团也亮相登场,倾情表演。活动現场同时还举行“发现山水崇左 爱上甜蜜边关”——《魅力中国城》成果体验展、2019年壮乡美食展示暨“烤金猪”大赛等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
  龙州县金龙镇人民政府主办的侬峒节,影响力一届比一届大,每年都会吸引近万名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旅游,其中不乏区内外各族同胞和高校的专家教授,也有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的专家和新闻界的记者,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从简单的地方节庆逐步成为各界人士及媒体关注的文化盛会。侬峒节形成特有的文化节庆,弘扬了民族文化,增进了各民族的互相了解,增强了民族团结,也为中越边民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边境地区和谐稳定。
  随着天琴誉满全国,崇左旅游资源日益助力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吸引力助推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壮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标志之一的打榔舞已发展成为文化品牌,具有上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传统节庆得到有效传承。
其他文献
For several decades,Chinese historians,literary critics,and cultural theorists have been auda ciously working on and producing numerous publications on Chinese urban studies.However,in the field of rural studies(if such an academic field exists),few advan
本文基于风景园林植物应用概述,结合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和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探讨认知植物基本知识、认知植物生态习性和生态适应性、认知园林植物特性营建可持续植物景观3个课堂教学方法设计的创新与改革。创新与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机应用程序和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自主教学方式、案例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改革效果良好,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讨,学习成绩和课堂活跃度均有显著提高。
左江两岸重峦叠嶂、青山碧水、风光绮丽。规模宏大、风格粗犷的岩画,绘于悬崖绝壁之上,那万绿丛中的片片赭红,更为左江流域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神秘与瑰丽的色彩。千百年来,左江花山岩画这一壮族先民的光辉遗作,伴随着各种神话和传说,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几乎不为外界所知晓,直至宋代,地方史志上始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委、政府多次组织、指派专家和考察队进行考察研究,撰写论文,始引起社会上的关注。论
为庆祝《砖瓦》创刊50周年,《砖瓦》杂志社将举办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回顾中国烧结砖瓦工业5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特向广大作者征集相关论文,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相关论文将刊登在第二十四届(绍兴)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交流暨装备博览会论文集上。由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智能化与装备技术分会、《砖瓦》杂志社、全国墙材科技信息网、中国墙体屋面材料发展中心、国家建材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交流暨装备博览会将于2021年11月1
花山岩画是骆越文化的重要源头,分布在扶绥县境内左江沿岸的部分,共有岩画点15处,绵延约120千米,其中闸口山、小银瓮山、大银瓮山、七星山、岩怀山、孔驮山等6处岩画点是扶绥县左江花山岩画的代表。花山岩画风格古朴,气势磅礴,画中图像主要是人物,还有犬和鱼鹰,物件有船,有铜鼓、盾牌之类的圆圈图像,圆圈中还有五角星和太阳形图案。通过历代文献考证、文物考古、民族民间信仰活动与民俗相互印证、相互支撑,花山岩画
西南地区道路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同时区域内民族众多,气候条件独特,自然文化资源优越,因而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导向应区别于中东部大城市。本文以贵州省都匀市道路景观建设为例,通过对西南地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特征分析,提出“多元融合”的景观建设方法,建议景观要与土建、自然生态、文化旅游、附属设施以及地域文化建设条件等方面进行融合,以打造实用、安全、生态的景观大道为目的,达到“最美道路”的城市道路建设效果,以期提升城市品质,对西南后发展地区城市道路的景观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为比较甲壳胺和酵母粉对T-2毒素(T-2)的吸附性能差异,考察了T-2初始浓度、pH、孵育时间、温度及不同消化液环境对甲壳胺和酵母粉吸附T-2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壳胺和酵母粉吸附T-2能力的最佳初始浓度分别为60 ng/mL、80 ng/mL;吸附能力分别在2 h和1 h达到平衡;pH对甲壳胺和酵母粉吸附T-2能力的影响显著,在pH=7时甲壳胺和酵母粉对T-2的吸附效果最佳,均显著高于pH=2和pH=8时(P<0.05);甲壳胺在体温环境37℃下的吸附效果更好,而酵母粉在室温环境25℃下的吸附效
目的:野生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中,常常涉及活体取血等实验操作。为检测抓取等固定处理是否影响动物的血液生理指标,从而引起应激。方法:采用自制束缚性网笼束缚处理雄性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n=10),测定其在束缚0 min、5 min、10 min、20 min、30 min、60 min等不同时间后血糖的水平。结果:在束缚5~30 min时,其血糖水平从(7.53±0.49)mmol/L分别升高至(10.57±0.48)mmol/L、(12.69±1.27)mmol/L、(1
目的:研究不同加热时间和贮存时间蜂蜡油过氧化值和酸值的变化趋势,为蜂蜡油的炼制及贮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药典》第四部通则中“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中关于过氧化值和酸值的检验方法,对不同加热时间和贮存时间的蜂蜡油进行测定。结果:(1)加热时间在60 min以内时,蜂蜡油中的过氧化值增幅缓慢,随着加热时间继续延长,蜂蜡油中的过氧化值迅速增加,至90 min时蜂蜡油中的过氧化值增加了6倍,酸值增高近80倍;(2)贮存时间在15 d内时,蜂蜡油中过氧化值和酸值增加缓慢,而超过15 d后,蜂蜡油中的过氧化值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以14家交运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共计12个财务指标建立财务绩效评价模型,选取东方财富网中2019年净利润排名前15的沪深A股交运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计算样本企业的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据此得出相应结论并对物流企业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及未来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