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实验培优的优化和备考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实验考试做为新的一项中考考试内容,本文主要从实验器材优化、备考方面谈培优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中考实验考试;考试器材;备考;培优
  一、实验操作考试的意义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在遵循育人为本、科学规范、普职并重、公平公正、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实施实验操作考试可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注重体现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操作培优对于实验器材的优化措施
  2020年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正式在广东拉开序幕,笔者尝试从实际操作和备考的过程中,针对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对实验考试的几点想法:
  1.实验考试器材的选择,应该多从安全角度出发,尽可能减小对操作者的伤害
  以《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为例,在实验过程中,要用到的量筒是玻璃制品,除了量筒本身高度较高之外,在实验操作考试时,由于心理压力大容易把量筒碰倒摔坏,以致发生碎裂,进而影响学生的临场发挥,也给考场秩序维护及后勤带来了诸多不便。像这一类有安全隐患的,笔者认为可以用一些更加有安全保障的实验器材取代他们,例如上述的实验完全可以用塑料做的量筒取代玻璃量筒,这样做既能保证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也符合“科学探究要把安全摆在首位”的科学探究原则。
  2.在选好实验考试器材后,还应该优化实验方式
  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为例,在这个实验中,有一步操作是将纸板对折然后平摊开,竖直地放在平面镜上,将折现视为法线,让激光笔沿着白纸射向折现与平面镜的交点,找到反射光线并用铅笔描点做记号。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不便之处:首先是纸板(硬质白纸)跟平面镜互相垂直的问题,要让纸板(硬质白纸)垂直地放在平面镜上难度较大,操作起来不方便;其次,在一张立放的纸板(硬质白纸)上用铅笔描点,操作起来也不方便。这时候,不妨把它们的位置互换,操作如下,将纸板(硬质白纸)对折然后摊开水平铺在桌面上,将平面镜竖直放在白纸上,为了确保平面镜能竖直摆放,可以考虑在其两端各装上一个镜架,不仅能固定好平面镜,也能确保其“竖直摆放”,实现器材实验方式的优化。
  三、实验操作考试的备考建议
  实验操作考试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考什么?怎么考?评分标准如何?这些都给每一个学校和考生带来了备考难度。那么,实验操作考试我们可以如何备考,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夯实基础,回溯教材
  要复习好一个实验,可以结合一轮复习追本溯源,弄清楚它是属于哪个版块,在哪个章节、哪个知识点,是做为承上启下来连接知识,还是为了使某个结论得以证明,是为了了解影响某个物理量的因素,还是对某种现象的规律性总结。只有弄清楚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明确实验目的,进而设计实验,挑选合适的实验器材。夯实基础,还要求我们做到对每一件实验器材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非常了解,知道怎么使用它们,还要能正确地使用它们。
  2.强化操作要点,分点分布细化操作步骤
  一个实验,可以根据实验步骤把整个实验过程分成几步,细化每一步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怎么操作,注意哪些事项,要记录哪些数据,把这些要点整理出来,在平时的复习中穿插进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有了依据,复习的针对性更强。
  3.善用视频模仿,加强实操练习
  实验操作考试的特别之处,还是在于它是动手性操作考试,理论再多,说的再好,还是要动手出真章。从这个角度出发,加强实际动手操作练习也是重中之重。
  如何加强实际动手操作练习呢?我个人的建议是一方面要借助网络中一些试验操作视频的规范化演示,了解实验要点及操作要领;另一方面自己也亲手去实践一下,实践时要有意地去注意甚至记录以下问题:
  首先是比较容易遗忘的实验要点,以《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为例,实验中需要把电流表装在电路中三个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很多学生在操作时就容易忘了每次断开导线时要先断开开关,而读表时也忘了要正对表面读数;
  其次是哪些实验器材在使用時容易出现操作错误或者漏关键步骤的,例如天平在使用前要调平等;
  再有就是哪些步骤在操作时可以优化的。以电学实验为例,长长的导线,在用鳄鱼夹连接时,导线玩来绕去不仅影响学生看实物电路图,还容易让学生在操作时因为绊到导线牵动其它电器元件掉落甚至损坏,所以养成一种把导线弯成弧形顺序接入的习惯可以极大避免这些情况。
  4.加强限时训练和心理训练
  在备考的过程中,限时训练和心理训练互有关联,必不可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个实验,需要在平时就有意地进行时间限制,缩短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去除心理紧张或者减少因为紧张而带来的焦虑。
  四、结语
  实验操作考试虽说是一项新的考试内容,在考试方式、内容以及考试评价上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只要我们把备考做细,把考试的点滴想细,它绝对能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物理这个学科的考查从“动笔”向“动手”转变,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 ”教育技术这种新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这对于传统的地理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对“互联网 ”教育技术进行合理利用,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因此,本文将对“互联网 ”教育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教育技术;互联网 ;高中地理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的出现,为地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要求是:引领学生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同时把他们喜欢的语句摘抄并积累下来;引导学生注意留心生活,并学会运用清晰的文字标书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习作的内容是让学生把对生活中看到的某个现象或问题的想法书写下来,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想法”的内容表达清楚,并且所谈的“想法”不可脱离实际,要结合具体的事件来谈。发现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根据问题积极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针对问题提
【摘要】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有所改变,并孕育催生了“探究教学”,即讲究参与性和体验性,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参与和体验的创造活动。教师要把握时代要求,研究生物学教材,并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从结论性提纲陈述为主到以探究性引导活动为主,以培养学生的主动获取信息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
【摘要】在传统的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老师讲得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十分少,这样不利于学生走进文本,思考文本。在语文的课改中,我们发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为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潜能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高效;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语文课革的方向,能高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能力得到很好发展的
一、线上学习,学生该准备什么?  1.上课的硬件。(1)提前将电源、电脑或手机、网络、视频设备准备好,确认下自己是否已加入到各学习群,是否了解线上学习平台的使用。(2)准备好教材、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具。  2.上课大环境。(1)建立好的学习环境,上课期间须在家里相对不受打扰的地方。(2)家长不要在上课期间轻易打扰,尽量勿走动和说话。  3.上课小环境。(1)桌面干净整洁,桌面除了本堂课的学习用具,
【摘要】随着数学课堂教育的改革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数学对人类发展和生活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探究性作业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综合潜能的开发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为目标,构建一种适合终身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开放性作业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并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机会。探究性作业的实施也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探究性作业;实践;核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一大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其“亮点”在于它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核心价值以及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其“难点”在于它的“三无性”(无现成教材、无专业教师、无现成经验和模式)。学校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环境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学校试着从如何享用当地本土资源,以学校文化、地域资源集合各科课本提供的资源进行选择,从而发扬地方特色的文化
【摘要】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良好的行为品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形成。接触到的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每一节课,都是行为品德形成的过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也要培养学生成人。因此,在作为小学班主任身份倍感光荣的同时,也肩负着培育成人的艰辛。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实
【摘要】英语绘本是将文字以及图画相互配合的形式来描述一系列故事的文字作品。由于它比较直观形象,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语绘本中色彩丰富的图画和简单的英语句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课堂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英语绘本;小学英语教学;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时,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兴趣。但随着年级越高,知识难度越大,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就越来越低,甚至对
【摘要】学习历史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帮助极大。但是,由于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潜在问题,使得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历史学习,本文将从教师开展历史教学问卷调查,明确学生的表达障碍;规范学生日常口语表达,纠正不良的书写习惯;启发学生学习表达技巧,鼓励学生的主动发言;定期开展教学总结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四个方面,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历史课堂的语言表达能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