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 理性 诗性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nian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颁奖词是一种意蕴丰富的特殊文体,作者总结出优秀颁奖词的三个特征是个性、理性和诗性,它们水乳交融,自然天成,让人耳目一新。
  【关键词】颁奖词;个性;理性;诗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的社会需要道德的路标引领人们前行的方向,电视技术的成熟可以把任何复杂的活动搬上荧屏,呈现给观众,于是,传统的带有政治色彩与会议特质的颁奖活动便成为荧屏上具有教化功能和励志作用的常态节目。
  这种以颁奖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现场直播(录播)节目,滥觞于央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特别节目,之后迅速遍及各行各业,并延伸至中国的最基层,为不同层级的电视媒体带来一个个新的收视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颁奖晚会虽然春色满园,但遗憾的是在基层台的“东施效颦”中渐渐流于程式化、同质化与粗放化,大都是“短片播放,旨在煽情;人物出场,对号入座;颁奖词朗诵,境界拔高;小朋友献花,增加氛围。”我们能否打破常规,以立体开放的手法,全方位塑造英模形象,烘托现场气氛,增强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然,这里牵扯到策划水平高低和主持人素质优略的问题。央视不失大台风范,无论从舞美处理到环节设置,还是主持人临场发挥,随机采访,都保持了一贯的大气端方,深沉厚重,灵活多变的风格,特别是朗诵的颁奖词,叙议结合,诗画交融,情理兼得,激励人心,为整台颁奖晚会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因而为各级电视台所效仿,渐渐演变为衡量一台颁奖晚会层次与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由此催生出了一种特殊的电视文本——电视颁奖词的撰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优秀电视颁奖词呢?笔者以自己的感悟和实践总结出了以下三点。
  一、个性
  任何事物都有着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作为每个社会人,都是丰富深刻、鲜活生动的生命个体,之所以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同类别中登上颁奖晚会舞台的典型,不论从世界观、方法论,或生命修为、道德标准等各方面看,必有其超乎众人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就是其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
  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看,虽然都是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但有着“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等几个不同的类别,每一个类别之间有着自己的共同特点,类别与类别之间更有着不同的差异,传递给社会的正能量同样各有侧重。想写出极为出彩的颁奖词,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能夠“认识上钻进去,写稿时跳出来”,从相近与相似的对象之间,因人而异、因事定调,紧扣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以点睛之笔、大写意的手法概括出每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本质特征,形成典型人物个性化的标识符号,达到“言语虽少人们自然心领神会,即使飞白也能见其光彩灼灼“的效果。
  吴锦泉老人每天驮着窄窄的条凳,走遍大街小巷,乡野山村,以近乎义务的形式为群众戗剪子磨菜刀。而他历经风雨雪霜,节衣缩食攒下的微薄收入,又无私捐助给了寒窗苦读的贫困学生。2015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就是紧扣老人的职业特点,讴歌赞颂了老人平凡之中的高尚与伟大。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是老人沧桑晚年、风雨人生的真实写照。“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是的,老人之所以一路走来是因为心中有梦,那个捐资助学之梦。所以,“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这就是新时代具有“文物“特质的磨刀人的追求,是善良与大爱的释放还是年轻时梦想的寄托?他让人情不自禁地与红色经典《红灯记》里的磨刀人联系起来。戏中的磨刀人是地下工作者中的唯一,为了红旗插遍中国而穿行在风雨如晦之中 ;今天的磨刀人是感动中国这个群体中特有的一位,为了民族的未来而演绎大义善举。
  二、理性
  电视颁奖晚会往往通过记录短片,对人物的事迹进行充满感染力的介绍,可之后为什么还要特设一个朗诵颁奖词的环节呢?目的就是通过叙述、议论、抒情有机融合的方式,对人物的感人事迹进行挖掘提炼,对人物的精神境界进行拓展升华 ,焕发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强化其固有的典型意义,释放自身蕴含的强大社会正能量,达到弘扬正气,激励人心的作用。从节目结构上讲,有利于增加现场气氛,形成节目进程中的又一个高潮。
  所以,颁奖词自身的功能担当注定它必须具有鲜明的评价特质、理性风格,思辨色彩,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人格魅力、意志品质、道德情怀等做出精准的评点判断。而这一功能又不能单独呈现,必须以写意的叙事为基础,在虽然虚化但仍然属于事实性质的基础之上,去摇曳生姿或云出岩岫,形成一种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诗意的评述。也许正为此,它才具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河南省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的党支书张荣锁 ,是一位致富不忘乡邻的时代追梦人, 更是一位愚公精神新时期的实践者。2002年,他以百姓公仆的形象、太行丰碑的影响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的颁奖词是:
  “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着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 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无疑,这是一段具有浓郁评论色彩的文字。是他人生壮举的浓缩,生命价值的评判,也是父老乡亲心灵的共鸣。但任意抽出一句来看的话评价的特性又极其弱化,说它是记叙与抒情也未尝不可。而整段文字的述评又是那么的真挚、温暖、深情、豪迈,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人生思考的生命张力,把这位不忘初心,心怀苍生,攻坚克难,造福乡里的基层公仆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动人情怀。   三、诗性
  以传统的思维模式看,颁奖晚会上的颁奖词应该是整场晚会的配角而非主角。但从今天的受眾效果看,颁奖词的宣读不仅成了不可或缺的环节,似乎成了整场晚会上最抢眼的也是最入耳的亮点,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了整场晚会文化含量与品位高低的象征。
  之所以出现这种意想不到的收视效果,除了短片的感人介绍,人物出场后的展示亮相等环节的铺垫,更重要的是颁奖词自身这种无界定文本所蕴含的打动人心的力量。亦即画龙点睛式的写意勾勒, 蕴含深情与哲思的述评点化,特别是充满家国情怀与生命真谛的情感抒发。所以说,抒情性亦即诗性,是颁奖词几种元素里边最为张扬且凸显得最为鲜明的元素。
  阎肃先生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军旅艺术家,他的一生走遍边关哨所,天涯海角,创作了大量广泛流传的艺术精品。这样的厚重人生,一部百万字的传记作品难得融入,而得益于颁奖词这种叙事说理抒情有机融合的体裁表达 。寥寥百余字,便动静结合,形神兼得地写意出了他光辉的一生。
  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叙、议、抒,事、理、情的化合交融之中,作为人民艺术家、军旅艺术家那壮阔豪迈的军旅生涯,硕果累累的生命之树,光彩熠熠的道德人格尽显眼前,就连他那永远洋溢着风趣微笑的面容也鲜活地留驻于每个人的心中。
  颁奖词中的叙事、说理与抒情三者水乳交融,自然天成。可以说这是一种风格明显而体征模糊的特殊文体,是一种贵在“四不像”之间的创新之作,正为此才有着超体量的视听冲击力,强烈感染力。不仅是一场颁奖晚会品格高下的标志,亦是成为衡量一位优秀文字工作者功力如何的考题性文本。
  至于字字珠玑,言简意丰,诗画交融,生动鲜活,起伏跌宕,自然流畅,富于音韵之美,节奏之感等,当然是优秀颁奖词的题中应有之意了。
  总之,这是一种充满魔力,鲜嫩如笋的新生文体,是随着需求市场不断扩大而将会崛起的一种艺术化的实用文体。将来,它也会像“解说词的写作”一样纳入新的教科书之中。所以,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电视人,应该熟悉、研究并得心应手地掌握它、运用它,为颁奖电视晚会这种活动类节目的成熟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晟爱.“感动中国”颁奖词中的语言艺术[J].青春岁月,2018(16):44-45.
  [2]周明强.事迹感动中国,语言撼动人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的认知语用分析[J].修辞学习,2008(5).
  作者简介:孙爱玲(1981-),女,汉族,河南省舞钢市人,舞钢市广播电视总台专题中心副主任,中级职称(编辑),本科。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决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艺术不是纯粹的实践和单纯的认识,艺术归属于审美。作为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本源,艺术满足着审美的本质规定。艺术作品意味着审美的艺术实现,艺术作品的真理在于传达审美意象,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艺术作品处于艺术生产活动的中心地位,是艺术家进行创造性劳动所产生的,是经过艺术加工从而产生的产品。与此同时,对于欣赏者来说,这也是艺术鉴赏的起点。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作品;审美
【摘要】艺术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形式的艺术都以自然即物质社会和人的心理为基础,但又高于自然的水平,进一步美化、超越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具有双重意义:一种是原始的、简单的、有待美化和提高的自然;一种则是经过改造加工但又不违背自然规律的赋有美感的自然。从第一种自然过渡到第二种自然则是一切艺术的必经之路。声乐作为一种以人身为发声乐器的艺术,更需要自然。本文以歌曲《包楞调》为例,通过对《包楞调》
何鄂,1937年生,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前身)美术系雕塑专业。当代著名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历任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城雕艺委会专家顾问、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其大型城市雕塑《黄河母亲》于1987年获得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2009年获建设部、文
【摘要】教师的情感贯穿着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能带来正面影响的积极情感,无论是教师对自身、学生、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态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简言之,积极教育情感的作用是任何教科书和惩奖制度都无法取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关键词】教师;少数民族;积极情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教师的职业情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教师职业的特殊
【摘要】中国传统民间剪纸是一种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特征,在中华文明的统一框架之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图形语言。在当今文化广泛深入交流的“全球化”背景下,剪纸已经成为重要的“中国符号”,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面对文化多元性的冲击,传统民间剪纸图形语言有待创新解构,以形成更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包容性的优势,本文据此展开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途径。  【关键词】民间剪纸;图形
【摘要】将适度创新方法引入家居饰品的产品形象(PI)理论,分析PI与更新、创新之间的关系,认识视觉识别(VI)、PI与企业形象(CI)的关系,完善PI理论。结合A企业案例,为传统的家居饰品设计的创新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产品形象;适度创新;家居饰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产业创新和创业革新下,企业间技术和工艺的差异逐渐缩小,使得市场上产品呈现同质化倾向,企
【摘要】无论是校方自发组织的艺术教育活动,还是“两校”合作的资源匹配,以至于国家支持的艺术教育项目试点都缺乏对于艺术教育普及的实际效用的考量,同时在流程管理和绩效评估方面也都不够完善,致使学校艺术教育无法循环上升式发展,无法惠及更多学生,以及无法实现艺术教育价值更大化。为了解决学校舞蹈艺术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笔者意欲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管理模型-“天体运转模型”,推动学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  
【摘要】本文以南通市图书馆为例,分析图书馆在新技术环境下智能化的集成情况,以及智能化集成项目对图书馆各项业务开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智能化集成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各行各业几乎都融入到信息化的浪潮中,用信息化技术协助解决各种业务问题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后的主要手段。图书馆智能化集成建设是图书馆走向信息化的重要一步,涉及到图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思维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主的传统展览不断地向互联网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形成了“互联网 传统文化传播行业”的现状。本文针对互联网 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与提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互联网 的跨界与融合、创新思维、开放生态等特点,提出了将“互联网 ”与“传统文化”进行跨界重组,以加强传统文化在国人中的影响力,扩大传
【摘要】启蒙叩开了民智,塑造了新型的价值体系——看似和宗教相对立的“去基督化”(deChristianization)的革命意识形态,投射到绘画艺术上,就是女性地位的突出并开始发挥作用。然而,事实真是如此简单?从活的艺术实践之中,無论《荷拉斯三兄弟之誓》还是《萨宾妇女》等绘作,实际上显露出的仍是当时的语境对于女性身份及其反映在绘画艺术之中的“似放实收”的旧有观念。  【关键词】达维特;革命古典;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