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国际性城市金融中心的形成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qiang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性城市的首要特征。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关键是大力发展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
其他文献
由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全球治理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24~2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30多个高校、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的60余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环境影响日趋国际化与全球化,环境问题日趋经济化与政治化,国际环境关系日趋制度化与体系化,环境问题与人权等问题并列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大问题,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美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发展状况和走向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关两国对中关关系的认识是不同的。总体而言,中国视中关关系为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美国只是把中关关系看做美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中的摩擦和冲突通常是由美国挑起的,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双方综合国力的巨大差异和两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引起的。中关关系到底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未来走势如何,不能只从两国领导人和外交官的讲话中去得出结论,不能简单地、笼统地做好与坏的判断,要分清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特点的基本判断为中国2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今天,我们不应该因为局部的战争、动荡和紧张而否定全局的和平、稳定与缓和。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原则与反对霸权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反对霸权主义并不等于把反霸作为口号呼喊,也不等于把反霸作为标签张贴,更不等于恢复结盟搞集团政治。在国际社会中提倡以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推动多极化局面早日形成,都是对霸权主义的制约,也是更有效、更实在的反霸途径。邓小平关于中国外交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科学方法论借助的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而这种方法论来源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但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也存在着像萨缪尔森指出的其在经济学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其他条件相同”、“后此谬误”、“整体与部分合成谬误”、主观性、无法应对不确定性和可信性假说。建立在这种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理论不是“价值中立”的,它具有维护现存世界秩序,服务于既得利益的意识形态倾向。
尽管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形态各异,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但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构成和形成过程确实有一定的共性特点。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已有的容量和发展态势,预示着中国内地出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已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认为,中国内地最有可能首先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是上海。探讨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成长规律,不仅对于更好实现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中国其他大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本刊编辑部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最好的?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是最好的?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对于世界经济是最好的?国家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体制有哪些区别?现在存在一种全球秩序框架或者一种世界经济体制吗?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中的要素在世界经济体制中也适用吗?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得比较完善,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日本,在世界上所有的市场经济类型中具有独特性。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为其经济成功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欧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果需要建立一种世界性的经济体制,德国的成功经验也许值得关注和思考。在
政府是一国经济增长和持续繁荣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世界主要国际化大都市的治理经验也表明,法治、透明和高效的政府体制对于都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国际化大都市经济成长的规律不仅要在经济本身寻找,而且也要从其制度环境方面去寻找。
为什么日本在战后近60年的时间里依然没有对以前的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什么中日之间尤其在民间会出现一些激烈话语乃至冲突?决策者和国民对两国关系的认知程度应该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素。国际政治心理学认为,知觉性因素是影响国与国关系的一个重要微观条件,尤其是不同文化、社会背景的国民和决策者的认知差异更会损害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引起冲突。正确认识和理解引起中日之间出现的若干矛盾和冲突的知觉性因素,对塑造面向21世纪的良好的互动合作的中日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是现代经济聚集点,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城市发展中的诸如城市病、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成为全世界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促使了现代城市管理从观念到手段嬗变的思考与实践,城市管理信息化概念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等在城市管理活动中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于解决城市交通、环保等方面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管理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对全球城市发展进程产生了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