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直上九重天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一颗广电专用传输卫星“中星6C”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00次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为我国的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是火箭的发源地
  早在公元969年,宋朝的岳义方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药为动力的火箭。这种火箭由箭和药筒两部分组成,点燃后,火药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把箭推向前进。后来宋朝在灭南唐的战争中就使用了这种火箭,使南唐军队不战自溃。
  到了明朝,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名叫“一窝蜂”的可多支齐发的火箭。明朝茅元仪编辑的《武备志》就介绍了这种火箭:“木桶内贮神机箭三十二支,名‘一窝蜂’……在西北多用车战,每车可架十数桶,去敌二百步外,总线一燃,众矢齐发,势若雷霆之击,莫敢挡其锋者。”
  历史事实证明,火箭的发明和使用,我国都早于其他国家,我们祖先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对世界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正如英国人李约瑟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从公元1-18世纪,中国传入欧洲和其他地区的重要发明至少有26项,其中就包括弩、火药以及和它有关的技术。”他认为火药及其使用的技术,西方比中国落后了5-6个世纪。
  航天事业呼唤着现代火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正在从陆地、海洋、天空向地球外层空间拓展。自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地球的外层空间再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禁区了。特别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0日登上月球之后,那里已成为人类活动的新舞台。
  然而要实现这一点却非常不易,原因是地球的引力很大,任何物体如果达不到足够的速度,就不可能摆脱地球的引力,到宇宙空间去飞行。
  达到每秒7.9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克服地球引力、从事航天活动的起码条件。要在几乎真空的空间得到如此高的速度,必须依靠现代火箭(能升入太空的航天飞机,用的也是火箭发动机)。现代火箭的发动机与航空发动机不同,它自带全部燃料和氧化剂,不仅能在真空中独立工作(即不依赖空气),而且还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但是,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说,即使采用最好的推进剂和最优质的结构材料,单级火箭仍然达不到第一宇宙速度,必须采用多级火箭。多级火箭是单级火箭的组合。当第一级火箭的燃料烧完后,它的结构就被甩掉,同时点燃第二级火箭……以此类推,每一级火箭都不断提高速度和高度,使得多级火箭达到或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我国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就是这种多级火箭中最先进的一种。
  功勋卓著的“长征”家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决心尽快开展这项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于1956年组建了相关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并建立了各种科研和发射基地。经过我国科学家60多年来呕心沥血的顽强拼搏,我国的火箭研制和发射技术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0年酋飞成功,将一颗“东方红”卫星送入太空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先后有17型基础级火箭和5型上面级火箭投入使用,成功地将506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从而证明我国现已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能力,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长征系列火箭已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知名、在国际高科技产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著名品牌。
  回顾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技术起步阶段,主要型号有CZ(长征)、CZ-1;第二阶段是按照运载火箭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研制火箭,型号包括CZ-3、CZ-3A系列、CZ-4系列等;第三阶段是为满足商业发射服务而研制火箭,典型代表是CZ-2E;第四阶段是为载人航天需要而研制火箭,型号包括CZ-2F等;第五阶段是为适应环保及快速反应需要研制火箭,型号包括CZ-5系列、CZ-6系列、CZ-7系列、CZ-8系列、CZ-11系列等。
  如果按照火箭的性能、特点来分,长征系列火箭的研制可分为以下四代:
  第一代:包括CZ-1和CZ-2。它们具有明显的战略武器型号特点,解决了我国运载火箭从无到有的问题;但其采用模拟控制系统,运载能力总体偏低,使用维护性差,靶场测试发射周期较长。
  第二代:包括CZ-2C系列、CZ-2D、CZ-2E、CZ-3。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这些火箭已进行了不少改进。
  第三代:包括CZ-2F、CZ-3A系列、CZ-4系列。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采用了系统级冗余的数字控制系统;增加了三子级,任务适应能力大大提高;为满足载人航天任务需求,增加了故障检测和逃逸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
  第四代:包括CZ-5系列、CZ-6系列、CZ-7系列、CZ-8系列、CZ-9、CZ-11系列等。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为环境友好型火箭;采用了全箭统一总线技术和先进的电器设备,运载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这次发射使用的“长征三号乙”(CZ-3B),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种大型三级液体捆绑式火箭,它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滑行段推进剂管理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火箭身长57.126米,箭體直径3.35米,起飞质量458.97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5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曾先后将菲律宾马部海卫星、“亚太二号R”卫星、“中星一号A”卫星、“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卫星和北斗导航卫星等成功送入太空,现已成为我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发展进步就靠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三个100次发射”,分别用时37年、7.5年和4.25年,对应年均发射2.7次、13.3次和23.5次。每个100次发射时间的缩短,体现了火箭技术的进步、管理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反映了中国航天的发展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而这一切的实现,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顾问龙乐豪院士所说,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先来说说火箭采用的燃料。早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研发中,我国就率先采用了以低温高能的液氢一液氧为燃料的发动机。它的技术效能非常好,因为它可以使气体的喷射速度达到每秒4500米,而通常所用燃料的喷射速度为每秒3 000米。掌握这项技术的难度很大,必须使燃料室的温度保持在-252℃。如果燃料室的温度升高,那么液态氢和氧就会化为气体,而且爆发后产生的推力也不是很大。这种新技术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我国是继美、法之后掌握这项技术的,表明我国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的同类火箭媲美。
  再以“长征五号”火箭为例,在此之前我国运载火箭的直径是3.35米,而“长征五号”火箭的直径为5米。虽然只多了1.65米,但设计、制造、试验的难度很大,研制人员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最后在国内相关企业的支撑协助下,成功地生产出高精度、全自动的大型焊接设备,制造出我国运载火箭结构最大尺寸的贮箱。在此过程中,采用我国火箭史上首创的新型工艺,大大提高了贮箱的可制造性;采用液氮进行低温贮箱的地面内压试验,大幅减轻了结构重量;突破前捆绑传力的结构设计技术,使我国掌握了有效提高捆绑火箭运载能力的手段……据介绍,“长征五号”总共突破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和247项关键技术,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的高水平,不仅使整个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带动了国内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
  再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为例,2015年它以“一箭二十星”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瞄准国际运载火箭先进技术水平,浑身上下几乎都是新的,很多技术在世界上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自主创新成果达十几项。
  中国火箭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早在1985年10月,中国就向世界宣布,长征系列火箭将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1990年4月7日, “长征三号”成功地将美国休斯敦公司的一颗通信卫星发射升空。以此为起点,我国航天事业开始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截至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已完成了48次国际商业发射,共发射了56颗国际商业卫星,并向国际客户提供了17次搭乘发射服务,发射了20多颗国外小卫星。
  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的次数位居第三,发射成功率属世界一流而非第一,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航天强国的建设。
  201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年将实施30余次宇航发射,在这些发射中,多个“重头戏”值得关注.比如“长征五号”复飞、“嫦娥五号”首次月球采样返回、“长征十一号”首次海上发射等。
  未来几年,我国将为“长征五号”火箭配备9.5米级的大型火箭箱体,从而将带动国内一系列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的发展。与此同时,新一代运载火箭还将采用绿色环保型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以促进中国火箭动力系统向绿色环保的转型。随着“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长征九号”和“长征十一号”等新一代火箭的相继登场,绿色环保推进剂将成为中国火箭的主流能源。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规划,预计在2025年前后,将研发出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运载器,亚轨道太空旅游将变为现实;到2030年前后,重型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为载人登月提供强大支持,并为火星采样返回提供充足的运载能力;2040年前后,航天運输工具将能够有效支持大规模的空间资源勘探和开发,小行星采矿和空间太阳能电站有望实现;到2045年,宇宙天梯、地球车站、空间驿站建设等梦想将有望成为现实。(责任编辑:白玉磊 责任校对:司明婧)
其他文献
古人常用“力透纸背”来形容某人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去了。现在我教大家一个“一笔透手背”的小魔术,保准让你的伙伴大吃一惊。在紧握拳头的手背上用笔画上一条线,轻轻一撮,线条就力透手背,在掌心出现了,千真万确,神奇吧!    魔法百宝箱  水性白板笔或者用燃烧一半的火柴梗    魔法步骤    1.让你的伙伴摊开手掌,在食指下的掌纹处,画一条线段(如图)。  2.让你的伙伴握紧拳头,然后
现代生活中,有些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比如长期服用利尿药的高血压患者,很可能会感觉乏力、腹胀等,而长时间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则会出现骨质疏松等病症。患者出现上述不适,可别把它们只当成是药物不良反应,这很可能是药物造成的营养流失,用药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补充丢失的营养成分。    噻嗪类利尿药    如双氢克尿塞和速尿等,长期服用会引起低钾血症,进而出现四肢无力、腹胀等,因此服用这类药时注意吃一
好多家庭在产妇“坐月子”期间,会给她们补充各种营养。希望新妈妈能恢复,小baby能健康成长。但是在这一阶段,却存在着许多饮食陋习。值得我们的注意:    陋习一:高蛋白多多益善  正确观念:蛋白质充足不过量,保证均衡营养    民间认为。产后气血大亏,需要大补大养,因此主张“坐月子”应该吃得越多越好,而且多是鸡鸭鱼肉蛋和甜食。产褥期比平时多吃些鱼禽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以补充优质蛋白质,这是非常必要
特别提示:  1、早期发现可以治愈,晚期便丢了性命。  2、正常瞳孔里面是“黑暗”的,一旦看上去“白”了,需要立刻就医。  3、婴幼儿自己不会表达视力的异常,唯一有效的早期发现的途径是,年轻的父母要“眼对眼”看看孩子的瞳孔。  “大夫,请您看看我这孩子的眼睛瞳孔怎么发白了?”  这是位年轻妈妈的问话,她的女儿还不到三岁。她偶然发现孩子左眼瞳孔里发白,在暗处有时像猫眼一样闪光。同时,孩子的视力也不好
2010年8月26日,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我国自主设计和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深潜3759米!我国已成为继美、法、俄、目四国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潜技术的国家。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我国科学家的努力,终于让“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成为现实。    五星红旗定海底    占地球表面积70%海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初秋的8月,南中国海暑热蒸人,海洋科考船向
近十年来我国和世界各国的许多中年妇女都开始服用一种保健品——异黄酮,这种来源于豆科植物(大豆、三叶草和葛根等)的成分,尽管它不是药物,更不是雌激素,但对女性具有类似雌激素样的作用。    豆类和豆类制品——减轻更年期症状    对异黄酮最早的灵感来自欧美,医生们早就发现,东西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样是这个年龄的女性,中国和日本女性的更年期症状明显轻于美国;同样是乳腺癌,美国妇女的发病
我叫樱樱,是个女孩,今年28岁,个性有时骄傲,有时自卑,似乎比较极端。我父母从小溺爱我,特别的宠我。  从大一开始,我酷爱旅行,爱到几乎癫狂。每个月都把钱存起来,留着去旅游,不够了还向妈妈要。我不知道是因为无所事事的生活,让我把所有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方面还是怎么的,总想流浪去。旅途可以给我带来真正的快乐。我知道父母都在为我着急,为我担心。尤其我妈妈,她很唠叨,很难看到她微笑。她操心的地方很多很多,如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从小对我管教比较严厉,教育我如何学做淑女、如何与男孩保持距离,甚至告诫我千万不要过早地发生男女情事,那是一种非常麻烦、苦恼的事。因此,等我长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时,面对许多男孩频频暗送秋波,我不但体会不到那种被异性热爱的幸福快乐感受,反而感到惊慌失措甚至厌恶。  读大学时,身边的同学纷纷有了自己的心上人,我的身边固然也有俊美佳男围着我团团转,但我就是对他们热情不起来,始
女人一过40岁,脸上就会自然而然地刻画出人生历经沧桑的痕迹。中年女性开始显“老”的最大特征是额上的抬头纹、眼睑的松弛、目光的黯淡、眼角鱼尾纹的出现以及脸部的苍白。想要掩盖这些印记,最简便的方法莫过于借助简单的化妆来完成,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年女性在化妆时不容易把握好分寸,结果弄巧成拙,踏入化妆误区。常见的中年女性化妆误区有:  使用亮色眼影让眼睛看起来更有神  实际上中年女性使用亮色眼影只会更加突出
保养秘笈一早晨主动调温    在办公室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偶然有颈背部受寒,煎一碗驱寒汤: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保养秘笈二5分钟的颈椎操  利用工间休息操练颈椎操:端坐,全身不动,单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每次坚持5分钟,动作要轻缓、柔和。保养秘笈三两种按摩的方法  (1)脖子后面,从头颅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