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载体的历史变迁看教师职业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知识载体的历史变迁,可以得出,教师的本质职能——传递知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强化。
  [关键词]教师 知识载体 历史
  
  人类的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教师,在这部发展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马克思、恩格斯把全部历史归结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1]。这一论断一样适用于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载体几度变迁,而教师的身份也随着这种变迁发生了变化。
  
  无文字时代
  
  无文字时代的特征是人类本身就是知识的载体。
  无文字时代处于人类诞生之后到文字诞生之前这一时间段。这一时代生产力极不发达,社会分工也无从谈起,所有的职业都处于混沌状态中,教师、石匠、农夫、渔夫……种种职业都混合在一起。每个掌握知识的人都可以称为教师。无文字时代的知识,因为没有后来的文字一类的有力工具,只能依靠原始人类自身来传递。所以在这一时代里,教师本身就是知识的承载者。
  教师本身就是知识载体这一前提条件就决定了无文字时代的教师只能依靠自身来传递知识,言传身教,是这一时代教师最大的外在特征。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教师在无文字时代的身份特征。
  
  教师在这一时代的文明发展中,既扮演着“知识承载者”的角色也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二者密不可分。
  文字时代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文字使知识的传递具备可见的载体,使知识的传播不受时间、地域和人的限制,使知识在量上的递增成为可能。这一时代,“知识创造者”渐渐独立成一个阶层,与教师这一职业分离,而文字成为有力的知识载体,弱化了教师作为“知识承载者”的地位,同时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身份愈加明晰。这一时代又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这一时期,纸张还没有发明,文字记录在石头、羊皮、甲骨和竹简等上面。这些介质简陋笨重,限制了文字的应用,不过作为知识的载体,文字仍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文明也在这一时期进入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教师的职能开始变化。一方面,教师仍然是创造者,并把创造的知识传递下去,例如孔子、柏拉图等。他们教学时并不是特别借重文字这一载体,基本上是以传道为主。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开始以文字作为知识传递的主要工具,传授已经积累下来的知识。教师和要传递的知识本身渐渐剥离开来。这一时期教师的身份特征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1.纸时期。纸张这种易携带、易书写的物品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字的传播,也促进了包含在文字中的信息的传递。这一时期,纸前时期创造的大量知识在这一时期得以保存、整理、发展和衍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字的依赖程度逐渐加强,教师和文字两者共同承担了传递知识的任务,文字成了教师完成传递知识的有力工具。这一时期,教师的身份特征同纸前时期大体相同,不过“知识创造者”已经渐渐从教师队伍中分离出去,有成为一个独立阶层的趋势,这也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
  2.印刷时期。印刷术的发明是继文字发明之后又一伟大发明。印刷术使文字迅速普及,使文字不再为少数阶层所掌握,也使文字所承载的知识得到迅速有效地推广。一方面,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在巨人的肩膀上”进一步发展人类文明,另一方面,印刷术也使知识能以较廉价、较方便快捷的方式得以迅速传播,使人类的整体文明程度得以迅速提高。
  从过去教授皇族、贵族等少数阶层,到普及全体国民文化知识,教师这一职业也在印刷时期逐步发展成熟起来。而教师传递知识这一职能也愈加明晰。书本使文字作为知识载体的功能达到了巅峰。学生可以通过书本来学习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书本来传递知识。书本作为知识载体,弱化教师作为知识载体的地位,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书本的出现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使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如何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本身也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时期,书本作为知识载体,可以与教师这一知识载体平分秋色,从而大大弱化了教师作为“知识承载者”这一角色地位。知识创造者已经分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教师的身份特征如下图:
  
  信息时代的来临,大大弱化了教师作为知识载体的地位,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地位。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这其中最大的变革就是知识载体的变革。图片、声音、影像,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很方便地作为知识载体进行保存和传播知识载体被人和文字统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信息技术以其活泼多样的形式、快捷方便、成本低廉的特性,很快就在知识载体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教师职业化进程,弱化了教师作为“知识承载者”的身份,强化了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身份。这一时期,教室的身份特征如下图:
  
  从知识载体的变迁史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从最开始的“知识创造者”、“知识承载者”、“知识传递者”三位一体,逐步向“知识传递者”演化。社会发展把教师从繁琐枯燥的知识记忆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教师和真理并不完全等同的时代,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深入学习掌握本门学科的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并加以运用,需要我们教师跟紧时代节拍掌握学生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传递知识这一教师职能。
  
  参考文献:
  [1]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8.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学院西校区政史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针对遥测设备脉冲变换器功能检测的需求,设计了基于以太网通信的脉冲变换器测试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测试系统的核心控制器,通过对各功能模块的时序控制,完
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观念、信仰、情感、意志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潜能,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及综合能力。而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是不容乐
军港码头需要在舰船抵达泊位时提供保障服务,受码头自身的驻泊条件和保障设施限制,舰船往往需通过多次泊位移动来满足多种保障服务需求,移泊不仅延长了舰船的在港时间,同时也
债券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收益稳定、安全系数较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对于投资者来说,正确选择债券、掌握好买卖时机是风险防范的主要步骤。
为了增强双线阵相移相加法分辨左右舷目标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移相相减技术的双线阵左右舷分辨方法。该方法对左、右线列阵进行移相处理,得到对应角度上的合成数据;利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