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几点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tbtb5518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核心素养的教学主旨和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而不是单一的强调理论教学和文化知识的灌输,这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体现。小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儿童学习特点和恰当教学方法,可以助力小学生综合发展。以下就从教学的实践出发,简要分析如何渗透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小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发展国家经济、科技、文化,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责任,是国之创新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避免纯理论、“一刀切”教学模式主导数学课堂、限制学生的思维。基于此,积极学习核心素养指导教学理念,探析恰当教学方法极为迫切。
  一、 以核心素养为基准,发展儿童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可知,在我国核心素养首次提出于2014年,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于核心素养的定义和教学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框架。但是我国核心素养课题研究组于2016年9月终于结束了这一实践现状,该课题研究组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学术成果发布会,会议明确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的的核心素养整体教学框架,细化来说,划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教学要求。发展儿童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绝对属于核心素养教学要求中的重要内容。故而,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探究儿童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不可缺少的过程。
  具体来讲,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来帮助达到这一效果。比如,在教学“克与千克”质量单位的换算和应用题解析问题时,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遍数学教材,让学生找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其次,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以问题引导:“通过阅读本课内容,你们知道什么是重量单位吗?如何以数学表达方式表述生活中的物体重量?”如此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通过已经具有的生活经历和以往的数学知识思考这一问题,激发儿童的自主思考兴趣,活跃整个数学课堂氛围。经过一番讨论,学生知晓了如何表示。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实现多元化,创新思维的效果。如:“生活中,我们称量物体的方法主要是天平、电子秤,那么我们想一想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如此,不仅可以达到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更可以培养儿童数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意识,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 以核心素养为基准,组织数学实践教学活动
  数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还是一门实践性高的课程。并且,有些数学知识,也只有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探究才能得到最深刻的学习体会,在大脑中形成最深刻的印象。核心素养既然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们就必定要改革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纯理论性说教的模式。通过组织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探究,一方面实现儿童手脑协调能力培养、数学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更在动手、亲身体验中构建和谐、民主、高效的课堂氛围,强健儿童体魄,提升身体抵抗力,达到部分体育的效果。
  比如,小学数学中“九九乘法口诀”的背诵可谓重点和难点,许多情况下我们教师是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的,这种方式不仅抹杀了儿童自主学习的天性,更不利于小学生理解乘法的根本意义,所以,我们应当改革这一教学现状。如组织“板擦传递”“数鸭子”“青蛙跳水”等实践游戏教学,当学生在讲到数字末尾是几或者几的倍数时,就会模仿青蛙叫声,这样亲身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三、 以核心素养为基准,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教学要求中还提出,倡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心理健康、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素养。这便是我们德育的相关内容,并且从我们教师教学的职责来说,“教书育人”理念由来已久。所以“育人”便是渗透德育的教学要求。而如何渗透德育于小学数学课堂呢?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生活化的应用题解析角度来看,如:某家庭生活用水A户每月消费6吨,B户每月消费8吨,那么一年之后A户比B户少用多少吨水?如此通过引导学生计算每月节约用水的水量,让学生思考一年之后A户节约用水多少吨?五年之后、十年之后?然后再向学生展示我们地球可以使用的淡水资源数量,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节水意识,让节约用水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中,讓人类得以持续发展。这便在客观上达到了我们渗透德育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效果,培养了小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了儿童综合发展。
  概言之,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观念的视野下,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延伸,以新的最佳教学视角看待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智能、多元教学方法,如问题引导、实践动手操作、渗透德育内容等,如此可以间接保证在完成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同时,促使学生德智体综合发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目标,助力新生代儿童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添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游宪龙.培养数学素养顺利衔接初小——浅析提升小学毕业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J/OL].华夏教师,2017,(07).
  [2]丁爱平.把握数学本质培养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26).
  [3]陈冰卿.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若干思考[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09).
  作者简介:马启健,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教学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乐此不疲。  关键词:数学;兴趣;教学  那么要如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会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1. 创设故事
摘要:数学在高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在对我们高中生进行数学方面知识的教学时,为了促进我们数学成绩的提升,越来越重视对我们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通过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我们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高中数学的学习之中,对于我们高中生成绩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为了做好相应的研究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又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品质的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养;品
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入手,简要介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新时期,创新成为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在教育的起始阶段,必须树立创新能力培养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提升学生数学成绩,同时也促使学
摘要:执教三十余年的我,随时都在思考如何让抽象的教学概念,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知识储备、思维规律相适应,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带着这个梦想,我一直在教学一线上不断尝试“变题”的这一教学模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轻松的走出题海,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