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院校举办的技能竞赛是推动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这句话阐明了技能竞赛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技能竞赛,为中职学生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在学生尽情发挥特长的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催化剂。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技能竞赛这一契机,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要以技能竞赛为引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更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实现中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技能竞赛;电子商务
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功举行之后,从全国到各个省市都掀起了技能大赛的热潮。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绝不仅仅是从全国职业院校师生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比赛,它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过竞赛本身。2011 年,中职电子商务技术比赛第一次登上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这对于推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加强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良好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一、结合技能竞赛,把握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技能竞赛能全面地检验岗位技能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高端的专业技能考核,对于引领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各个技能竞赛项目与企业实际需求挂钩,走在中职教育的前沿,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电子商务技能竞赛项目要求团队3个选手都具备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又能发挥各自商务或计算机的特长,并且分工合作,熟练使用各种软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势头,增加了各行各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广阔的就业空间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是个机遇。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有层次的要求的,中职校要建立一套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定位培养。
电子商务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服务、金融、电子、信息等各领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都会有不同的侧重。中职学校应结合周边电子商务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学生,要熟练掌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技能,具有良好的商业意识和自主性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毕业生就业方向如网店客服、网站维护、产品销售专员、客服专员、网站美工、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网站编辑、网站推广等。
二、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子商务活动,并完全适应电子商务的环境。所以,许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不宜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所需人才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构建以电子商务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应多开设一些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注重对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训。
加强实训课教学是竞赛的需要,更是现代中职教育以技能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学校要积极开展和参与专业技术竞赛活动,使技能竞赛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在研究课程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建议以电子商务的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为原则,兼顾省赛项目要求,对原电子商务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和调整。如可增开商品拍摄、软文写作、美术基础课程等。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中,可根据学生兴趣以及前期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小组分方向地展开实训教学。同时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同时,加强创业教育培训,侧重对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相关课程。
三、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技能竞赛每个项目体现综合应用能力,这包含了多个学科的知識。因此,在学科的最后学习阶段,应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训,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训所需要的技能,可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应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解决现实中的实践教学问题,提倡采用“以工作过程为线索,以任务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构建基于“认知演示——验证模拟——虚拟操作——实境演练”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性地将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模块、商务模块、专业模块、毕业模块进行实践教学。
四、促进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训教师团队建设,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技能大赛需要更新实验实训设备,优化实验实训情境。中职校要将大赛基地建成示范性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在进行网页制作、电子商务实验等时,似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中职校教师可以访问、顶岗、进修等形式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应用中。结合实训的体验,教师就可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或改进相应的校本内容,对下一步进行学生的实训做到“人未到,先知道”。职校还要建立一批长期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学习,亲身体验实际工作的运作情况,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
结束语:大赛过后,我们更加期待由此而引发的职业教育对各个行业标准的关注,对职业能力的深度思考,对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通过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了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志华.从技能竞赛看职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新课程学习,2009(12).
[2]贺志范.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J].技术与市场,2011(7).
[3]王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05(10).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技能竞赛;电子商务
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功举行之后,从全国到各个省市都掀起了技能大赛的热潮。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绝不仅仅是从全国职业院校师生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比赛,它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过竞赛本身。2011 年,中职电子商务技术比赛第一次登上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这对于推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加强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良好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一、结合技能竞赛,把握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技能竞赛能全面地检验岗位技能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高端的专业技能考核,对于引领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各个技能竞赛项目与企业实际需求挂钩,走在中职教育的前沿,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电子商务技能竞赛项目要求团队3个选手都具备电子商务基本技能,又能发挥各自商务或计算机的特长,并且分工合作,熟练使用各种软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势头,增加了各行各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电子商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广阔的就业空间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是个机遇。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有层次的要求的,中职校要建立一套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定位培养。
电子商务的覆盖面非常广泛,服务、金融、电子、信息等各领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都会有不同的侧重。中职学校应结合周边电子商务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学生,要熟练掌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技能,具有良好的商业意识和自主性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毕业生就业方向如网店客服、网站维护、产品销售专员、客服专员、网站美工、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网站编辑、网站推广等。
二、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子商务活动,并完全适应电子商务的环境。所以,许多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不宜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所需人才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构建以电子商务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应多开设一些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注重对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训。
加强实训课教学是竞赛的需要,更是现代中职教育以技能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学校要积极开展和参与专业技术竞赛活动,使技能竞赛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在研究课程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建议以电子商务的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为原则,兼顾省赛项目要求,对原电子商务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和调整。如可增开商品拍摄、软文写作、美术基础课程等。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中,可根据学生兴趣以及前期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小组分方向地展开实训教学。同时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同时,加强创业教育培训,侧重对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相关课程。
三、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技能竞赛每个项目体现综合应用能力,这包含了多个学科的知識。因此,在学科的最后学习阶段,应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训,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训所需要的技能,可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应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解决现实中的实践教学问题,提倡采用“以工作过程为线索,以任务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构建基于“认知演示——验证模拟——虚拟操作——实境演练”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性地将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模块、商务模块、专业模块、毕业模块进行实践教学。
四、促进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训教师团队建设,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技能大赛需要更新实验实训设备,优化实验实训情境。中职校要将大赛基地建成示范性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在进行网页制作、电子商务实验等时,似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中职校教师可以访问、顶岗、进修等形式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应用中。结合实训的体验,教师就可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或改进相应的校本内容,对下一步进行学生的实训做到“人未到,先知道”。职校还要建立一批长期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学习,亲身体验实际工作的运作情况,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
结束语:大赛过后,我们更加期待由此而引发的职业教育对各个行业标准的关注,对职业能力的深度思考,对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通过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了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志华.从技能竞赛看职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新课程学习,2009(12).
[2]贺志范.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J].技术与市场,2011(7).
[3]王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