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政课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政课生成性教学是以研究思政课教学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中心,深入探索大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生成的教学形态。
  关键词:思政课;生成性教学
  一、生成的内涵
  “生成”最初的含义是长成。唐杜甫《屏迹》诗之二:“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强调事物的由无到有;引申义,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即生成”,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教师运用“精神助产”的方法,而不是灌输,唤醒学生潜在力量,让他们靠自己的努力逐步认识真理,探索道德,最终促进学生整个精神的生成,突出教育的过程就是整个精神生成的过程。
  二、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生成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心向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作出的及时价值判断,并对教学行为与思路进行机智性调整,以使教学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教学形态”;是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
  三、思政课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一)高校思政课生成性教学主张“人本性”的教学观
  1.高校思政课生成性教学重新厘定教师的角色
  思政课生成性教学主张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2.高校思政课生成性教学重新厘定学生的角色
  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维特罗克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并非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他可能不理解教师讲解的语句,但他肯定理解自己加工生成的语句’。”由此可见,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主动生成各种精神的过程。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重新定位学生角色---是一群有思想的鲜活生命;结合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以言语的、行为的、或情绪的表达影响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
  (二)思政课生成性教学注重教学过程
  “生成性教学关注教学过程,它认为,教学的核心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育一词首先被认为是一种过程”。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促进学生各方面生成做好环境准备。思政课教师在深入探索大学生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理论,引导他们针对“自己的问题”“敞开心扉”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参与、倾听、表达、探讨、沟通、评价、欣赏,通过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民主平等对话,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听”,有所“问”,有所“思”,有所“感”。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引导、点拨、纠偏和评价,促成学生各方面认知的生成。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他们的观点肯定千差万别,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抓住主要观点,尤其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及时给予纠偏和点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利弊,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理性判断,进而演绎出正确的观点和认识,生成教材所倡导的理念、所提倡的精神。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全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三)思政课生成性教学主张教学素材生活化
  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一群有思想、有灵魂的鲜活生命;与生命的沟通,就需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而思想来源于生活。因此,思政课生成性教学提倡教学素材生活化。
  思政课教学决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活动,它需要思政课教师针对学生现实生活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科学辩证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给予合理的分析说明,帮组学生化解思想上的困惑,廓清理论上的迷雾。[7]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以生活的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书本,以学生的客观现实生活为教学素材,利用思政课意识形态性的特点,实现思政课客观教学内容与主观教学形式的统一。
  思政课生成性教学以学生的客观现实生活为重点。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目的是生活。思政课生成性教学不仅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要引导他们利用教育传递的智慧指导他们的生活。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他认为教学要从学生现在的精神生活出发,为眼下现实生活服务。正如鲁洁教授所说:“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回归生活的德育要回归于人自身,而生活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之特殊生命活动”。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把生活作为教育的最好素材,从生活中摄取教育的原料,从生活中锻造教育的本质,最后再让教育回归生活,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才是教育的本真。反之,如果教育不能为生活服务,那么它就没有生存的必要和存在的价值。
  可见,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生活,而落脚点也是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思政课生成性教学的必然要求。
  (四)思政课生成性教学主张“互动式”教学方式
  一方面,互动性是思政课生成性教学的特点。思政课生成性教学采取的是一种教师、学生、问题“三维立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挖掘普遍存在于学生之间的思想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讨论、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各种思想火花碰撞交融,教师及时进行点拨、纠偏、引导,使得正确的认识、思想逐渐形成,并归纳总结。通过这种交流,学生不仅只是获得了问题的解答,走出了思想困惑和心理迷茫,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思维的进展和心灵的提升。
  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特点决定了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人们形成知、情、意、信、行的过程,是在开展活动和互相交往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离开了集体交往和集体实践,人们无法了解和掌握外在的社会需求,无法调节外在要求与自己行为之间的矛盾,更无法将社会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要求。”由此可见,只有发挥思政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交往的作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和对话,才能在生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总之,高校思政课生成性教学是结合生成性教学理论,在深入挖掘大学生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主张教学内容生活化,注重教学过程,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以实现思政课生成性教学目的的教学形态。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08)
  [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纪念70年前结束的战争  战争是什么?  是血肉模糊,是想死得舒服而不能。  更有必要尊敬烈士,  更有必要拥抱平静。  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市场街的法西斯,  我想你
徐讦小说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许多评论都关注到其中的某些方面,但相对较为零散。本文从作者情感意识的三个层面,即理想、现实、怀旧入手,分别对应其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三种不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s,YST)又称内胚窦瘤,是一种起源于生殖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约占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的20%,常发生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平均年龄19岁,40岁以上极为罕见。此
目的:通过本科近年来CT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49例鼻咽癌的CT分析,体现CT检查对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有着重要作用。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AR Star螺旋CT扫描
《高中起始年级英语潜能生“引桥课程”开发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面对英语学科基础薄弱的高中起始年级潜能生,为其高中知识的学习进行前置铺垫,有效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二次开发,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探索、实践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路径是我们研究的核心。实践证明,经过师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通过对泌尿外科患者发生感染的状况和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观察,得到临床用药实践经验.方法:对我科院内的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泌尿外科感染部位分不同的感染程度,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对课堂教学的需求也势必随之发生变化.因此,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必然会不断提高,教师必须利用好网络技术不断改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鲁迅从内在精神观念到现实世事,终生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文化搏斗着,无论其精神旨趣和实际生活道路,都阐释了知识分子的现代涵义,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