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类课程过程性学习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过程性学习评价是教师对学生阶段性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本文阐述了高职计算机类课程过程性学习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探讨了过程性学习评价的实现思路,根据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采取不同的过程性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并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为规范评价过程,制定过程性学习评价表。突出计算机类课程过程性学习评价中职业技能评价比例。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师实现过程性学习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类课程    过程性学习    评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从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胜任工作,这就要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中要更加强化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课程开设的门类比较丰富。但在日常教学中,任课教师通常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评价以期末考试为主。然而,这样的评价已经不能客观地反映出高职学生的计算机职业能力水平,评价标准很难再适应于职业教育的能力目标。一些教师认识到了过程性学习评价的重要性,但教学改革中缺乏理论支撑、方法指导,使得过程性学习评价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开展步履维艰。
  二、过程性学习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过程性学习评价是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阶段性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并且实践性特点更加突出,这就决定了其适合采用过程性学习评价,而不是单一的传统期末试卷考试。过程性学习评价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教学的过程、注重信息的反馈、丰富过程性学习的形式与评价方式,促使教师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组织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与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对教学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课程过程性学习评价可以避免学生从思想上滋生侥幸心理,克服期末考试片面性的弊端。全面深化过程性学习评价,能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确定努力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全面协调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与计算思维。
  三、过程性学习评价的思路
  过程性学习评价的核心在于过程化的设计。过程性学习的内容设置、实施形式、实施方法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方式的运用、内容的组成、分值比例的设定、时间点的确定、评价标准的选取是成败的关键。1、过程性学习评价指引教学设计的多元性。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要根据其授课内容性质不同,不拘一格的制定课程教学设计与课程考核计划。如办公软件类课程,其重在操作实践,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形式以任务驱动式展开教学,在上课之前向学生推送任务,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与基础操作,这部分内容教师可凭借在课堂教学提问、学生演示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使得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操作水平。在课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相对困难的任务,制定的互评、自评、教师评价标准,完成学习评价。对于软件设计类课程、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在实践部分可适当采用办公软件类课程进行过程性学习评价的方式,但也要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如要让学生做出设计作品,完成程序设计项目等。对于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要强化阶段性笔试。2、制定过程性学习评价表,规范评价过程。教师在进行过程性学习评价中,要合理制定评价表,以保证过程性学习的顺利进行。过程性评价表的制定中要注意其不仅仅要记录学生各阶段性评价的分数,更要对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要有量化的评价数据,还要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等内容,它是过程性评价的记录载体与重要依据。制定过程性学习评价表时要权衡评价目标的轻重,既要客观全面的评价过程性学习的程度又要避免造成评价负担。3、突出过程性学习评价中职业技能评价。高职计算机类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的计算机能力。在计算机类课程的过程性学习评价中,要注重评价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操作在学生职业技能学习中运用的情况。同时,要鼓励学生考取计算机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加学生的就業竞争能力。
  四、结语
  过程性学习评价可以贯穿于高职计算机类所有课程中,教师要计划好过程性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制定好评价方法与标准,做好计算机课程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参  考  文  献
  [1] 姚争为, 滕国栋. 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5(12):86-88.
  [2] 丁莲, 张玲, 叶煜, 杜巍. 过程性评价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 2018(6):239.
  [3] 王贵虎. 任务驱动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6):36-38.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直流输电技术相比,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组成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具有更好的发展优势,且迎合了未来直流输电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MMC换流站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对其工作原理、拓扑结构、各级控制方式、故障特性以及故障发生后的保护策略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本文是在三端MMC直流输电系统的基础上,对单个MMC换流站中
【摘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云计算技术普及提供机遇,高校构建云计算教学环境,需不断夯实网络化基础建设,推进云计算辅助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融合,从而实现高效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拓展和创新。本文以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入手,深入分析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计算机专业应用云计算辅助教学的路径,从而实现提升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主动协作学习成效的目的。  【关键词】 云计算辅助教学 计算机
电网崩溃事故的屡屡发生,引起了电力工作者的关注。电网崩溃时,电网潮流转移引发的输电元件热过载的研究得到了研究者的注意,这是现今电力系统分析的一个热点话题。因此,如何结合所有因素找出电网最脆弱的环节,寻找电网脆弱性的辨识方法,成为了关键点。本课题针对电网发生故障后,电网潮流重新分配,根据电网支路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出影响电网发生故障的各个因素。再从运行方式入手,综合所有因素找出电网最脆弱的环节并进行脆
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己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运行经验极为丰富。在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场合应用优势极为明显,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核心设备—一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的电压源型换流器相比具有耐压等级高,通流
模型是研究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的研究方法。集成生物圈模拟器IBIS(The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作为新一代集成的植被动态模型,将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生理以及生
为了缓解电力供给压力、提高电力生产的清洁程度,以新能源发电为主的分布式电源在技术和政策方面均得到了广泛扶持,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分布式发电的上网容量不断提高,分布式电源的优化调度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目前的研究中,优化函数模型侧重于考虑电源或电网单一方面的利益,忽略了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和传统电源在运行时的整体性,从经济角度看不利于系统维持长久、稳定的运行;关于优化算法主要采用近代数学优化方法和现代智
【摘要】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态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采取新的举措。诸如: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课堂授课,主题讲座、选修学习、知识竞赛、专业咨询、网络宣传、家—校结合等多途径进行大学生健康干预,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文章基于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实践
以柴油发电机作为动力源的石油钻机其供电方式存在诸如钻具下放过程产生的制动能量没有利用、钻机工作间隙发动机空载能量浪费、柴油发电机的动力配置偏高、钻机工况突变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较大等问题。本文将混合储能技术应用于石油钻机微电网控制,研究石油钻机微电网系统的能量优化控制问题以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不同储能特性的储能单元,其功率的合理分配以及配置的储能系统容量大小直接影响石油钻机微电网系统安全、可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