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灯影里的艺术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义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是一种拥有千年历史的戏剧形式,它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演唱进行展示。表演时,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在光线照射下,半透明的幕布上显现出动态的形象。孝义皮影戏的影偶造型逼真,色彩明亮。在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皮影戏就是其中一种,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意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当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素材、问题练习、实践活动上下足功夫,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新课改下提出的培养目标。
本文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的价值。选取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100例,给予UE、SWE检查,同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经病理学确诊良性病变67例,恶性病变33例;恶性病变UE评分≥4分的比例为72.37%,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恶性病变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和病灶与周围组织弹性模量比值(Eratio)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良恶性病变弹性模最小值(E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教育课题之一。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分层的问题相对明显,部分学生能够在英语知识学习中做出积极尝试,部分学生则对英语知识学习展示出“绝望”的态度。对此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英语学习分层问题进行积极分析,尝试总结出有效的分层教学策略。本文将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徐州市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2005—2015年间徐州市的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徐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图,再结合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利用GIS空间统计的方法,计算出研究期间徐州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在此基础上以当量因子法的研究为基础,以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关修正系数,定量研究了徐州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变化。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之间,研究其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徐州市主要用地类型以耕地为主,2005—2015年间,耕地、林地、水域
针对当前乡村发展中职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不完善、培训规模有限、乡校企合作欠缺、高职学生职业农民观念片面和创业能力弱等问题,本文分别从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特征、现实意义、现存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为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设计高品质作业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航天》单元作业设计为例来探讨高品质作业设计。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研制基础(知识映射)、综合(能力关联)、应用(素养培育)、创新(智慧启迪)四个层级单元作业设计层级模型;设计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试题,落实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培育。
技术理性内含着“技术”和“理性”这两个因素。技术和理性好像天生纠缠在一起,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虽然演变的逻辑不同,但基本没有跳出“理性的技术”和“技术的理性”范畴。技术理性的生成逻辑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种合力的结果。它天生与人有关,是技术与理性碰撞的结果,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意蕴。
“双师型”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评价过程更加公平公正,进而充分地发挥出考核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从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技能水平、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分层次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选取某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教师进行实例研究,为“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工作提供参考。
目的探究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心脏彩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例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的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具体包括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峰值、A峰值、E/E\、E/A峰值。结果心脏彩超检查观察组左心房内径(47.24±5.63)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4.08±5.86)mm、A峰值(79.89±8.89)高于对照组的(36.59±6.64)mm、(41.62±6.
隔附子饼灸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将艾灸、针刺和汤药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提出采用隔附子饼灸治疗痈疽类外科疾病。纵观中医古籍所载,隔附子饼灸治疗的病证多为中医外科病证,诸如痈疽、漏疮、溃疡、脑瘘、疮、疖等,尤多用于痈疽,痈疽初起,宜早行艾灸治疗。灸火属阳,其性条畅开达,一方面引热外出,散结消肿,通透疮窍,使内毒由内发外,另一方面借火热温通行散之功,行气消瘀散结,使毒热随气血而散。故疡科医家在治疗痈疽之类病证时,多将灸法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古医籍文献中,隔附子灸施灸的部位均是病变所在部位,具有治疗作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