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与教学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cool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改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各个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的同时,对其业务能力及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状,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用与运行,提高了基础会计课前、课中教学质量,培养了中职学生综合能力。文章在概述翻转课堂定义的基础上,以《错账更正方法》课程为教学实例,对其进行探究。
  关键词: 中职 基础会计教学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中一门基础课程,在会计专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职教育的教学理念是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一批批实用性人才,协助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近些年职业教育中中职会计教育已经成为热门专业。为了落实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翻转课堂模式被大力推广与广泛地应用,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可观的教学成效[1]。积极对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流程及设计形式进行系统化研究是必要的,这是全面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2]。
  一、概述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是由“Flipped Classroom”翻译过来的,通常被称做“反转课堂教学模式”[3]。具体是指学生在计算机、互联网的辅助下,新课未开始之前对教师录制好的视频资料进行学习,把自己在浏览视频过程中遇到的不解与困惑记录下来,从而强化预习效果,最后将记录的内容拿到课堂上与教师、同学共同分析和探讨。
  二、论述翻转课堂在基础会计《错账更正方法》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做好教学分析环节是基础
  可以将这个环节细分为三个版块,即教学内容、目标及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具体是指明确错账更正是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课程体系中的关键内容。教学目标分析是指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层面透彻理解各类错账更正方式的原则及操作之时注意的事项;在实践层面使学生扎实掌握各类错账正确的更改方法;在应用层次上,面对多样化的错账类型能够快速而精确地择取更正方式。教学对象分析环节是指教师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落实系统化教学流程设计工作是重点
  《错账更正方法》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教学流程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与课后[4]。
  课前阶段:
  教师编制了两段段教学视频。视频一播放时长为5min,主要解析的是错账更正法的具体原理,同时制作出“某建筑企业建材采购员小何出差之前到财务处预借差旅费,小李会计依据借款单上的内容完成对记账凭证表的填写工作,也把日记账登记好”的画面。在这次操作中,会计小李记账凭证环节无误、账簿错误,教师以文字的形式对小李错误操作进行点评,在此基础上对画线更正法的原理及操作流程、要点进行详细的讲述。
  视频二播放时长为8min,同样是小何预借差旅费的场景。只是小李的错误点发生变更,也就是记账凭证会计科目方面存在差错,产生连锁反应使日记账存在错误。在该视频资料中,教师详细讲解了利用红字冲销法更正错误的具体程序,教师一边口述一边动手操作,将红字凭证填写完成,确保与原来存在错误的记账凭证内容一致,这样就可以使红字凭证成为登记入账的凭据,然后另外填写一张正确的蓝色凭证环节,并以此为据登记入账。
  课中阶段:
  教师要做好三方面内容,任务布置工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地评价。
  教师布置的任务如下:一是教師与学生一起观看课前录制的视频资料,对重难点进行反复地讲解,同时收集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遇到的困惑。二是教师在以视频情景为依托,即小何预借差旅费、小李进行账务处理,对中职学生设置了新任务:当记账凭证出现多记金额及少记金额的错误时,面对这样的错账应该采取怎样的更正方法?三是请同学们通过视频资料及课本内容,总结出错账的种类,对任务二中涉及的错账问题应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更正。
  教师为了使分组讨论环节对本堂课教学质量起到优化的作用,采用了“组间同质、组内有别”的分组原则,以5人为一小组。教师积极地走进各个小组之间,全面了解学生对错账更正知识掌握的程度,科学地对其进行指导,客观地对其操作流程进行点评,对于学生共同存在的疑虑,采用集中式教学方式不厌其烦地对其讲解。
  成果评价环节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点评。在该过程中,教师鼓励小组成员展示更正后的记账凭证与账簿,应用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认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最后由教师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成果评价环节一是教师组织学生整理更正记账凭证与账簿纸张;二是教师协助小组成员对错账更正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归纳,同时对其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并鼓励其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三、挖掘翻转课堂在中职《错账更正方法》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课前阶段
  在过去教学中,教师曾尝试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或者在互联网上搜集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资料进行预习,但是取得的成效却不尽如人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利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等终端设备就可以自行对教师上传的两个更正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不受空间的约束,可以依照自己的学习能力,管控视频播放的进度,参照视频中教师的操作程序对错账更正方法的原理有更透彻的理解,同时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本节课程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课堂疑难问题讨论环节开展奠定基础。
  (二)课中阶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行过程中,教师不必对错账更正的原理与操作流程进行反复讲解,而是以课前视频为构架,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同时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可见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参与的课堂中,教学进度有所保障,学生在合作中强化对错账更正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学习效果得以优化。当然,教师的及时指导与有效点评,协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的应用,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协助学生树立学习基础会计知识的信心,增强对财务会计专业热爱的程度,为其业务能力的提升、良好职责道德素质的构建提供平台。
  (三)课后阶段
  教师把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疑惑整合起来,同时将其上传至教学平台实现与学生共同分享的目标,当然,教师把本课程教学的基础点、重难点分享给学生也是提高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这能够协助中职学生随时随地巩固对错账更正知识理解的程度,同时培养与锻炼学生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强化他们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优化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四、结语
  翻转课堂是一种发展时间较短暂的教学模式,其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新的标准,要求教师始终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作为教学准则,应用启发式、情境教学等多样化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吸收的程度。当然,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工作,以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为目标,在课前、课中、课后与教师一同努力,使翻转课堂在教改的进程中熠熠生辉,全面提高中职基础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茹芬.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新经济,2015,05:122-123.
  [2]杨坤,张艳婷.“翻转课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财会月刊,2015,21:104-106.
  [3]郭绍莉.微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5,02:46-47.
  [4]段雪冰.基于项目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6,10:251 253.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营造轻松的氛围,用鼓励的语言教学必不可少,每一节课不要着急完成任务,而要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想象,比一比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最有新意,这样将学生的思维打开,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而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美术素养、教学设计要有创造性、组织教学要遵循美术创作的规律。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 情境创设 想象
目的:筛选和鉴定激素耐药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RNS)与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NS)尿液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寻找可能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激素敏感及疾病预后相
免疫抑制剂对肝癌增殖、侵犯、转移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目的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肝癌复发的重要因素,但研究多为体外实验,主要针对Cs
摘 要: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特有的艺术形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成其他教育方式难以完成的任务。既是艺术又是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应该在中小学教育中确立应有的地位,应该引起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即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美的感受,对美的评价能力和对美术的创造能力。这一任务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也就确定了美术
第一部分 目的:评价用聚乳酸--聚己内酯[P(LLA-co-CL)]生物可降解共聚物微圈,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栓塞大鼠一侧颈总动脉(CCA)的效果,并分析这种生物可降解聚合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要求学生将计算机和会计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由计算机替代人脑对会计信息进行录入、分析、预测、决策。  一、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安排顺序不太合理。  很多学校会计电算化在高二第一个学期就开设,这时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对各种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对分录的把握不够熟练,对各模块的做账流程不是很清楚。在教师讲解时对整个电算化
期刊
摘 要: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探索学生绘画主体教育教学活动模式,作者从美术教学现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创画”、“评画”,培养学生主体性、审美和绘画能力的学习过程,促进他们知识面、观察力、审美力、领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美术素养良好发展。  关键词: 学生绘画 主体性 审美启蒙 美术素养  一、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综观当前学生美术教学,因受长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