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非虚构写作”,往往特意强调与“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等“传统”文学概念的区别,意在凸显作者的写作姿态,这是一种对过度远离、逃避现实世界倾向的批判与拨正。面对随之而来的对其真实性与文学性的争议与质疑,则需要探究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重新反思文学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通过剖析非虚构写作的文学追求、具体指向和写作路径,认为其实践与阐释,目的是通过营造“在场”的状态来获得“真实”。非虚构写作中的“真实”具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指向——物理实在、事理情理与精神感受,分别代表切实之“形”、逻辑之“理”和感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