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在国际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国际问题的部分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符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积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人类共同事业作出贡献的精神。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在国际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参与也更广泛。怎样看待
其他文献
康德是西方国际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他晚年对人性、国际正义、战争与和平等重大国际政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康德认为,人性不单单是性善或性恶的问题,而是善恶皆备;“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国际正义的标准;人的“非社会性”是国际上战争频发的主要诱因之一,同样人的“非社会性”也使“永久和平”成为人类历史的必然归宿。
1950年9月,中共中央派往越南的中共联络代表罗贵波回京汇报。罗贵波向胡志明主席辞行时,胡志明再三表示希望他继续留在越南工作。罗贵波回到北京,刘少奇同他一起去见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毛泽东说,越方来电,胡志明希望你当他的顾问,尽快返回越南工作。你要做好在越南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由你来继续完成中越两党联系的任务,作为我党派出的第一位联络代表。
21世纪的日中关系向着什么方向前进呢?又应当怎样去做呢?值此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能有机会以此重要课题向中国的朋友们讲述自己的见解,深致谢意。贵国的江主席曾于9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友好交流大会上,面对出席大会的13000多名日本各界人士发表了祝词。
在中苏关系史上,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是从以意识形态为主向以国家利益为主的过渡,内容非常复杂,但反映在史书上也最为薄弱。本文重点评述的是这一时期中苏关系中一系列事件的起因、互动关系以及影响。
进入90年代瑞典社民党面对严峻挑战:国际上,工人运动陷入低潮,金融投机猖獗;在国内,右翼势力猛烈进攻,福利沉疾加重,瑞典模式失灵。但该党并没有改旗易帜,而是坚持原则,临危不惧,大胆变革,大力削减开支,适度调整福利,改革国有企业,在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的同时,努力维护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从而成功地恢复了其经济发展活力,并击退了新自由主义势力的进攻。瑞典因此成为处于低潮中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新亮点。
回顾历史,世纪轮换,百年伊始,往往伴随大事发生,万象更新。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八十周年华诞,并在新世纪初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重点阐明我党对今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做出的基本判断。报告一方面指出“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也强调“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因素相互交织”
党的十六大报告,通篇闪耀着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必将指导我国在新世纪中更加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与党的十五大报告比较,党的十
21世纪的头20年,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根据邓小平同志“三步走”的战略设想,目前我国已经提前走完了前两步,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飞跃,目前正在为实现第三步战略设想而努力,即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仅以1252字,就简明扼要地概述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国最重大的事件中第二次全面地向全党、全国人民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精辟的分析和判断,并简要地全面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