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海水养殖中刺激隐核虫病的综合防治新技术

来源 :北京水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我国在继海带、对虾和扇贝养殖后,以工厂化养殖牙鲆、大菱鲆等海洋名贵经济鱼类为特征的 第四次海洋生物技术浪潮正在兴起。但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细菌和寄生虫病等养殖病害伴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 接踵而来,现已成为海水养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其中寄生虫性疾病因其发病早期不易发现,受到细菌感 染常常会引起养殖鱼类大批急性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刺激隐核虫病是一种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中比较严 重、比较常见的鱼病,且许多养殖户因缺乏该病防治知识而对之束手无策。本文就刺激隐核虫病的病因、诊断及 防治技术特作一介绍,供参考。 In the past decade or so, the fourth wave of marine biotechnology, characterized by the fact that the farmed, prawn and scallop aquaculture i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farmed fish such as flounder and turbot, is on the ris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aquaculture diseases such as viral diseases, bacterial bacteria and parasitic diseases have come one after another, and have now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constra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culture. Among them, parasitic diseases are not easily found because of their early onset. Bacterial infections often cause a large number of acute deaths of farmed fish,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Enriching cryptococcosis is a more serious and common fish disease in factory-type marine fish farming, and many farmers are at a los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is article to stimulate the etiology of cryptoperiosis,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technology special one for reference.
其他文献
浸润性膀胱癌的外科治疗方式有膀优部分切除术、单纯性全膀俄切除术、根治性膀肽切除术及经尿道膀脱肿瘤切除术等,其中根治性膀恍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回肠管尿流改道术
一、本卷共 3 5小题 ,每小题 4分 ,共计 14 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 0 0 2年 1月 1日 ,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 ,这将对世
膀胱软斑症,临床甚少见,因缺乏特异表现,不易与膀胱肿瘤鉴别。现将2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51岁。半月前,无诱因发现尿频,尿末疼痛,用尿道消炎药后,症状无缓解。3天前,因发
1 材料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 澜沧江     B
1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无痛性血尿5年余,加重5d。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尿,呈阵发性发作,伴尿急、尿频、尿痛及排尿不畅。近5d症状明显加重,尿中伴有血块。于1996年11月12
小偷告失主 2002年4月3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报道:某村民刚买的一辆新摩托车被盗,经查系自己邻居所为,当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小偷为逃避法律追究,与失主签订了一份合
一、“新闻分析”的两个课例  课例之一:初中二年级,2001年3月。教师结合初二教材第九课“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投影了一则本市新闻(摘自《青岛晚报》2001年2月3日
(目的)探讨提高膀胱癌术后生存率和延长无瘤间期的措施。(方法)1992年2月至1998年2月,对60例入院病人以单、双号自然分组,术后一组用噻替派、丝裂霉素C交替膀胱内灌注,另一组同样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