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女画家杨令茀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令茀到北京不久,名家们推荐她到故宫古物陈列所当画师,临摹历代帝王像。这些摹画曾在沈阳故宫博物馆展出,并被该院聘为画师兼东北特区美术学校校长,为东北地区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才。“九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肖旭琴,女,四川宜宾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影视与传播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美姐》剧照一、“二人台”与《美姐》  “民俗”是指“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用民俗文化的智慧去建构影视片中的重要场面,是影视导演们常用的诀窍,它在构建电影的乡土文化空间上具有重要作用,这特别体现在第五代导演的影像中,诸如颠轿、民歌、婚礼
作为贵州籍本土导演,电影成为欧丑丑表达情感和生命体验以及宣传家乡的最好媒介,她以独有的眼光和成长经历,用细腻、平实的镜头语言叙说着贵州原生态文化之美,展现出该地域少数民族神秘的风土人情,彰显了黔人坚守了几千年初心未改的信仰。  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女性形象的重视成为其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欧丑丑以她敏锐的女性眼光审视现实社会中女性的生存方式,勾勒出少数民族村寨中普通女性的生活现状及人生命运图景
《钢的琴》是青年导演张猛执导的剧情片,2011年7月上映。在这个商业片充斥的时代,这部电影可谓是一部走心的诚意之作。影片以20世纪90年代东北老工业区为背景,讲述陈桂林等底层小人物借钱买钢琴、学校偷钢琴、拉哥们与自己造钢琴的滑稽又严肃的故事。该片一经上映便大获成功,身兼导演和编剧两职于一身的张猛也凭借此片在第七届“香港亚洲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特别提名,被誉为“亚洲影坛未来之光”。  近几年,
2019年11月28日,由腾讯视频出品,企鹅影视和异视异色联合制作的潮流文化体验式纪录片《我们的浪潮》在腾讯视频播出。该片通过《来自街头》《美妆美幻》《从头开始》《愈夜愈潮》四个板块的潮流记录,滑板球鞋、潮牌服饰、美妆美发、偶像市场、狂欢派对等或许日常或许神秘的领域散发出别样光彩,而马伯骞、胡天祐、吴佳烨、刘柏辛、朱婧汐等潮流体验者的加入,更推动着作品并激发着观众对于新兴潮流范式及其间种种的探寻追
导演肯尼斯·罗纳根擅长刻画人物在多舛的命运带来创伤前的真实表现,剧情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他使用克制内敛却细腻真挚的镜头刻画了李·钱德勒这样一个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是创伤理论的真实呈现。  影片一开始讲述一名生活在波士顿的公寓管理员李·钱德勒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工作:倒垃圾,铲雪,修理公寓住户家里的电灯、水管、马桶等。他颓废冷漠,对向他示爱和搭讪的人毫无回应;他狂躁易怒,别人的一个眼神就能激怒他大
一、 绘画符号及其传播形态  绘画是艺术家基于对客观世界的体悟观察,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杂糅经验、情感、直觉、想象等多种因素的艺术实践活动。它作为一种对客观世界主观性的表达方式,为人所感知的就是其符号化表达所组成的艺术世界。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这样认为:“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
《冰山上的来客》是1963年上映的电影,适逢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尾声,是同时期作品中的佼佼者。该影片不仅讲述了智斗匪徒的故事,还增加了解放军军人阿米尔与青梅竹马的古兰丹姆从失散到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这样集惊险与浪漫于一体的影片上映后轰动一时,以今天的视角观之,其在艺术方面的探索依然可圈可点,确为经典。  一、 人物设定:走出“神话”的“人”  首先,正面人物设定选用了“去神话”策略。在以往的反特题
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通俗地说就是浓烈的感情表达,自由的创作理念,更加偏爱表达主观的感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比如爱情;重视内心世界的刻画与自由意志的表达。电影《爱在记忆消逝前》巧妙地运用浪漫主义元素将爱情与死亡两大主题表达出来,影片通过在旅途中回忆约翰和艾拉年轻时期的过往,加上旅途风景的渲染将这场生命之旅变得和谐温暖。影片通过在旅途过程中加入浪漫主义元素,使观众忽视了老年人爱情的悲剧色彩,被一种浪漫
[摘要] 作为“第五代”金牌掌镜人的顾长卫,自2004年执导自己的处女作至今仅有三部作品:《孔雀》、《立春》、《最爱》,这三部作品秉承顾长卫一贯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大时代背景下小村镇各色边缘人物的刻画,体现时代的变迁与底层国民面貌。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电影因时代发展、社会转型而产生的种种变化。  [关键词] 顾长卫 《孔雀》 《立春》 《最爱》 人物形象  doi:10.3969/j.is
在“十七年”和“文革”期间,《青春之歌》(1959)、《战火中的青春》(1959)、《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63)等影片在“工农兵”叙事范畴下将青春纳入革命历史或新中国建设事业,建构了宏大的“青春之歌”。《上海姑娘》(1957)、《青春的脚步》(1957)《生活的浪花》(1958)等少数影片在叙事中偏向了个体青春与城市生活,触碰了当时意识形态禁忌而遭到批判。在“十七年”和“文革”电影中,青春被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