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测试的“高分泡沫”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时常看到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语文测试中获得接近满分的高分,不排除学生个人语文素养比较高,自然而然能取得优异拔尖的成绩。但当较大面积、较频繁的高分出现时,语文教师还是应保持清醒。确实有部分学生的语文真实能力与相关高分并不相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还有不少有待改进之处。目前,在小学高年段的语文测试中,尚存在一些“高分泡沫”现象,显露出以下一些问题。
  一、重阅读,轻写作
  阅读的重要性无需重申,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亦不可重此轻彼。学生的考场作文反映出的状况是,考场作文普遍质量不高,但得分不低。考场作文较之平时的作文,的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时间内,思路活,下笔快,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但考场作文也在一定程度反馈出学生平时的作文水平与能力。从笔者所做的几百份样卷的测试分析来看,这些作文极少从篇章的高度去构思全文,缺少“谋篇布局”之思考。内容亦读来索然无味,甚至类似流水账的作文大量充斥其中。重视作文写作,重视作文教学,重视作文的篇章布局,是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教师需积极面对与重视的教学内容。
  另外,测试中还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作文的书写堪忧。进入电子时代,汉字书写不是不重要,而是更为重要。小学毕业,习得一手好字,也是语文学习的标准之一。重视作文书写,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要反复强调与提醒引导,要公平公正地打“书写分”。去除考场作文中的“泡沫分”,很真实,也很有必要。
  二、缺乏“高层次阅读”
  學生在浅层次的阅读题型中,如“提取信息”“做出解释”“猜想预测”等方面,可以顺利准确地完成。但在涉及“推理分析”“形成评价”或是“解决问题”“批判性思考”“审辩式思维”等阅读策略层面,学生的答题就出现失分多、理解不到位的状况。究其原因,阅读策略的学习与迁移运用的欠缺,阅读的深度思考和思辨性思考的缺乏,都是导致学生面对“高层次阅读”时难以应对的原因。
  三、“高质量的叙述”匮乏
  在学生的试卷答题中,叙述性语言表述出现了不少状况:错漏字,不打标点符号或错打标点符号,表述前后颠倒、表述啰嗦,表述不清、表达不准确的情况很多。语言表述准确,是语言表达的一个基本要求,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有层次、有思考的“高质量叙述”。小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以上三个方面,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更加清楚地分析与面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在教学层面有的放矢:重视写作教学,重视阅读策略引导与运用,以及重视基础表达的严谨与规范。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需要引起重视:不少小学语文考试很高分的学生,在升学后的中学语文测试中遭遇“过山车”式的掉分。这其中“掉”的是什么分呢?这里“掉”的不少是“古文国学分”。众所周知,旧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古文只占很少的篇幅;而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古文占据了35%的内容。古文学习的质与量,一下子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在统编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文内容据说会达到50%的覆盖面。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景莲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在柏林》是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微型小说堪称战争题材小说名篇中的精品。北京于松建老师在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本课,可以说不落窠臼,回味无穷。在这节课上,于老师带领学生破译小小说的文本密码,设计了颇具特色的语文教学活动,对小小说的教学价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种探索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量体裁衣,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从教材分析里,我们可以看到执教者
工作第四年,我参加了区级小学语文优秀教师特色课堂邀请赛活动,有幸公开执教《坐井观天》一课。  教学活动很顺利,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课堂情景。但在朗读时,几个学生总把“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误读成“不信,你跳出井来看看吧”。我一遍一遍地纠正,但还是有学生读错,这让我很着急,一下子就出了很多汗,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慌:一定是学生对文本了解还不够透彻。  我定了定神,随即卷起书当望远镜看教室,学生也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反复读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想象文中描绘的画  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好的景象。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做过梦吗?你的梦境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梦里。哪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下你认识的鲁迅?(生介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梦,看看他的梦是什么样子的。  二、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
近期,在书橱中翻到一本2006年第22期《读者》杂志。看到王小音的一篇文章《野村教画》。读完后,深有感触。  野村,日本著名画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她几乎年年参加日本东京油画大展,得过很多奖项。文中她教作者的侄女朵朵画画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尤其是习作教学提供了很多借鉴,值得学习。  一、不教而教的智慧  这样一位大师级的老太太,如何教孩子画画呢?作者每次问侄女这个问题时,朵朵总是认真
2013年的秋天,梁琳来我的工作室挂职。见到她,我劈头就问:“你们学校的那棵老银杏怎样了?”谁知话音未落,她的眼圈就红了。  我前后三次去过梁琳的学校,那时,她还在钱塘小学教书。每次去,梁琳一定陪我看那棵老银杏。她知道我喜欢树,尤其是上了年岁的树。我跟她说起过,老树都有灵气。用心抚一抚,或者抱一抱,人的心就会静下来。  第三次去,梁琳告诉我,老银杏病了,怕是不久于人世了。说着,她哽咽起来。  我默
时间会让一切染上神秘色彩吧?要不,童话为什么总是以“很久很久以前”“从前”“古时候”“那时候”这些词开头呢?我童年时候的事,在孩子们眼里也应该神秘,并值得期待吧。因此,和孩子们说话,常以“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为开头。  教室讲台上经常有一支支完好无损的铅笔,却从来找不到失主。于是,我說:“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会做一样手工——竹管铅笔套。铅笔用得只剩一小段,手已经没有办法握住它,依然舍不得丢。怎
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认为,“纸的背面”就是文字背后的秘密。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这是语文教师的第一本领。  如何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  方法一:发现文字背后的矛盾。  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纸面上的话”非常好理解,那就是“诗人看到月亮落下去了,听到乌鸦发出凄凉的叫声,天上布满
教学目标:  1.整体回顾故事内容,梳理并分享爱丽丝在奇境中漫游的历程,发现爱丽丝在奇境中的变化,交流奇境中荒诞的人物和情节。  2.链接补充资料,对比感知荒诞文字背后映射的社会现实。聚焦爱丽丝在奇境中的变化,思辨变化中愛丽丝的成长,体会荒诞文学中的智慧。  3.延伸补充,积累阅读同类型文本的方法,激发阅读荒诞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交流奇境中荒诞的人物和情节,链接补充资料,对比感知荒诞文
近日,我在《读者》上看到约翰·鲍威尔(美)的一篇哲理小故事《欣赏他们的独特性》。这篇文章不长,但很值得回味——  有一次,一位睿智的老师给一群热心的年轻学生讲课。  他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出去找一朵不引人注意的小花,然后花时间,认真仔细地研究这朵花。  他说:“用放大镜,研究花瓣精妙的纹理,注意找出细微的差别,还有颜色和形状,再把花瓣慢慢翻过来,观察它们的对称性。”  回到班里,老师向学生们道
教学目标:  1.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编写神奇、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2.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方法写具体,将情节写得一波三折,注意描绘人物的心情变化。  3.修改自己的习作,使其困境更惊险,求生更神奇,过程更曲折,心情起伏更大。  教学重点:  把遇到的困境、求生方法写具体。  教学准备:  探险计划单;招募探险队员的快闪视频;充满神奇、惊险剧情的探险视频。  教学过程:  板块一:感知“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