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在纳米毒性效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ljgsdk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材料在护肤品、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对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关注.线粒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且作为纳米材料的主要靶细胞器,在纳米材料引起的毒性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综述了纳米银(Ag-NPs)、纳米氧化锌(Zn O-NPs)、纳米二氧化钛(Ti O2-NPs)、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GO)以及富勒烯(C60-NPs)及其衍生物等几类典型纳米材料对线粒体的影响,并归纳讨论了线粒体在这几类典型纳米材料毒性中的作用机制,如纳米材料均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产生ROS引起级联反应,破坏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影响ATP的产生以及激活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等,最终诱导细胞产生遗传毒性与细胞毒性;但不同的纳米材料的毒性效应与其本身的尺寸、形状、化学组成、表面修饰、金属杂质、团聚与分散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紧密相关.最后对纳米材料进入线粒体的靶向性及其代谢途径,纳米材料影响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的相互作用等研究焦点,以及异硫氰酸酯荧光素作为生物标记荧光分子标记纳米材料、透射电镜结合动态光散射确定纳米颗粒尺寸等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图1表7参67
其他文献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引发的失业和国际贸易失衡等问题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后开始显现,对美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美国的政治家、企业家和学者开始意识到,互联网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跃入快车道,规模扩张可谓史无前例。但在另一方面,中国城市的发展品质亟需提升,推动中国的城镇化健康、稳定、均衡发展。"十一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中al-AT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钕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171例消化系统肿瘸患者和65例健康人血清中al—AT浓度。结果消化系统肿瘤组血清al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了解龙岩地区血红蛋白痛的检出率及其类型以及舜口红细胞平均体积(HCV)、血红蛋白(Hb)电泳联合试验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日本Sysmex,KX2000全自动血细胞
本文在分析现存的三相交流电相序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加简易的相序测量方法,可以对不同工频率(60/50HZ)的三相电相序进行测量,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并实现了高低压隔离,
通过对土壤微结构系统的研究,发现黄土高原南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微结构可分为基底式胶结结构,胶斑状结构,斑状-胶斑结构,粒状结构,似粒状结构和粒状-斑状结构,其中前3种总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