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丧亲教育不可疏漏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san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介绍】
  爱笑的男孩小建失去了母亲。听说他母亲去得异常惨烈:与丈夫吵架,冲出马路,被迎面而来的大货车撞飞。肇事货车非但没停下,反而加大油门拼命逃窜,丧心病狂地再次碾过小建母亲的身躯,可怜的她身首异处。后面追赶的丈夫目眦欲裂,却毫无办法。第二天我赫然看见小建好端端地坐在教室里。奇怪的是发生如此不幸,他竟像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并且还大声跟同学说笑,一点看不出悲伤的样子,让人惊异不已。
  【案例分析】
  《爱的教育》里有一个故事,小男孩卡罗纳母亲病逝,他异常悲痛。几天后,他来到学校,面对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放声大哭。按理说,小建也该躲在家里痛苦不堪。就算来学校,也应是眼睛红肿,脸色灰白,无精打采。可他的表现却异于常人。同样是孩子,同样丧母,小建跟卡罗纳怎么不同?难道他不爱母亲?不可能啊。他爸爸长期在外打工,母亲独自照顾他和弟弟,挺疼他们哥俩,怎会没感情?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心理防御机制,是说一个人以逃避和消极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惊慌。我想小建是属于这种情况。造成他心理障碍的原因是母亲突然离世。他很痛苦,认为肇事司机固然可恶,但父亲负有主要责任,偏偏父亲又是他的至亲,事情令他彷徨无助,爱恨交织,终因无法面对而行为异常。
  【教育措施】
  小建不同寻常的举动令我忧心忡忡。教英语的邝老师脸色凝重地说:“这孩子看起来正常,实际不正常。”我们商量怎么引导这不幸的孩子,但一时想不出好法子。
  班上同学知道小建的事了,幸好都很懂事,没有追问他,也没交头接耳,而是像以往一样热情友好地对待他。私底下他们悄悄来问我该怎么做,我说现在这样就很好,不必刻意做什么。他们都乖巧地遵从。我暗暗嘱咐几个跟小建要好的男生多留意他,靠近他,陪他聊聊天,但不要提及他的伤心事,如果他有什么出格的言行,忍让一下。他们都郑重其事答应了。
  我找不到跟小建谈心的契机,因为怕一开口变成在伤口上撒盐,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小建却有些异样:上课眼神游离,时常发呆,作业屡屡出错。唉,可怜的孩子!我打算宽容他一段时间,找到恰当时机才对他进行教育。
  一个星期后,小建爸爸出现了,他不修边幅,面容憔悴。他在窗外一晃,小建就发现了,但他沉着脸飞快扭头装没看见。我不动声色,继续讲课。
  下课后,小建爸爸在走廊拐角处等我。看见我,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忧伤的他眼眸闪着焦虑:“我知道小建怨恨我,可我没办法也没时间跟他耗,公司几次催我回去,毕竟得养家啊。家里一切都托付给他奶奶了。我不放心这个儿子,所以,想请老师您关照他。”他给我深深鞠躬。我忙答应。他才转身离开。
  下午放学,我故意在教室磨蹭好一会,才煞有介事地叫坐在前排的小建:“小建,帮老师拿小黑板到办公室抄点习题,好吗?”小建答应了,提起小黑板跟在我后面。
  办公室没人。我让小建把小黑板放下,请他坐下,倒杯水递给他:“喝口水吧,上了体育课,肯定渴了。”
  接过水喝了一小口,小建预感到什么,放下杯子,双手下意识地在膝盖上来回摩挲。我微微一笑,很随意地问:“弟弟读书了吗?”
  他一愣,茫然看着我,点头道:“上幼儿园。”
  “哦。”我曾在他家附近看过他跟弟弟玩耍,他对弟弟呵护备至。“乖吗?”
  小建露出笑容:“可听话了。”
  “是吗?是个好弟弟哟。”我看着他,“爱他吗?”他再次点点头。我恳切地说:“小建,你的事,老师听说了。孩子,难为你了。虽然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是弟弟还小,需要照顾。你是个男子汉,应该不会推卸这个责任吧?”我眼眶泛红。
  小建的笑消失了,垂下头。
  “心里难过?这种感觉我懂,我也曾痛失过亲人。”我帮他整理没有翻好的衣领,柔声说,“可总要顾活着的亲人,现在爸爸出门挣钱养家,如果你不乖,谁来照顾弟弟?奶奶吗?她年纪大了,照顾得多久?所以,为了弟弟,你得振作啊!”
  他抬起头,目不转睛望着我,漆黑的眼里盛着无法形容的悲哀。
  我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怨恨爸爸,可他也不想这样的,你看,他也很伤心。孩子,大人的世界很复杂,你现在还无法理解。但至少你得让妈妈走得安心,爸爸工作无后顾之忧,才能保住这个家。”
  他眼泛泪光,接着开始抽噎,然后嚎啕大哭。我抚摸他的头,自己也控制不住哽咽:“没事,小建,哭吧,哭出来,心里会好受些。你要坚强哟!”
  终于,他平静下来,擦干眼泪,然后坚强地说:“我会的,老师。”
  在他走出门口时,我想起重要的事,急忙叫住他:“小建,如果你愿意,今后,我就是你的妈妈。”我想我已蓄足诚意和勇气,更兼心怀无限关爱。
  他浑身一震,回头瞪了我半晌,才轻轻摇头:“不,老师,谢谢您!您永远是我的好老师。可是我有妈妈,她在我心里,我只做她的儿子。”
  我呆了。然后,我笑了,向他竖起大拇指。我知道内心伤痛不是一时能消除的,得靠时间慢慢治疗,而心中迷茫却要及时找到出路。身为老师,我要竭力做好这一点。
  后来,我又专门请同样是年少丧母的邝老师跟小建谈心。终于,小建走出了心理阴影,恢复从前的开朗。如今,他已经是一名阳光帅气的中学生了,偶尔遇见我,总是笑眯眯地打招呼。
  【案例反思】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突然丧失至亲往往会不知所措,造成心灵创伤,此时最需要关爱。但大人常陷入哀伤无暇顾及孩子,甚至,一些人不自觉将哀伤及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令孩子的伤痛加剧。观察孩子心情及反应,并做适当辅导,这是很多家庭最常疏忽的。如果焦虑恐惧伤痛得不到适当引领及调适,长期压抑,儿童便会以异常行为反应出来,例如:注意力缺失,无法集中精神,学习能力降低,易冲动,做恶梦,隔绝自己,对外在刺激反应低,对任何事毫不在乎并掩饰自己等等。那么,应如何帮助丧亲学生走出心理梦魇?
  未雨绸缪。在平时的思想品德课、班会课或是语文课实施或渗透生死教育,帮学生建立健康生死观念与态度。这样,当事件发生时,学生由于打过“预防针”,心理承受能力会增强。
  重构心理联结。帮助学生与去世的亲人重新搭建亲密关系,不要试图让他们在心理上完全放弃离世至亲。配合其认知与情绪发展规律,诚恳接纳学生的疑惑与质问,鼓励他们说出悲痛和恐惧,告知孩子他是被亲人爱的,与他分享美好回忆,这样焦虑恐惧会减轻乃至消失。
  为发泄找出口。教师示范情绪发泄的方式,引领丧亲学生走出哀伤,纾缓紧绷的情绪。当然这得注意时间、地点、用词。如疏导无效,可考虑尊重学生的决定,让他们沉默地绘画发泄、写日记写信倾诉、看励志书坚强意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他文献
6年前,我校引进了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从起始的单科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学校从行政管理、课堂教学、学校文化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随着一份小小的讲学稿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以讲学稿为平台,重构以学为核心的课堂文化  什么是课堂文化,引用杨全印教授对学校文化的一个论述:即“在这儿做事的方式”,我们把课堂文化解读为“在课堂上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我校之所以引进讲学稿这
数千年前希腊先贤苏格拉底作为一个伟大的教师的幸福生活是这样的:“他那笨拙的体态总是包裹在长年不换皱巴巴的宽大外袍里,优哉悠哉地穿过古希腊的人民大会,对政治喧嚣不闻
科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将“普及型”作为学校科技教育的第一准则,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发展和锻炼的机会,无论是参观还是竞赛,无论是科技界还是夏令营,都面向所有的学生,使得每位学生都有参与和选择的机会,摒弃了传统科技教育精英化的现象,实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我校对科技教育既不能依赖于单一的科技竞赛项目,也不能满足于校内的系列活动。学校在积极寻求一种新的科技教育模式,思考构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
“Miss江,与你是同路的,我就是幸运的!下面,我要将付笛声和任静的这首《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送给一直陪伴我走过的Miss江!感谢初二那年她放学送我回家,感谢她的不离不弃,感谢她的真心陪伴,才有今天的我。”这是在初三毕业典礼上,梅专门为我唱的歌。“与你是同路的,我就是幸运的”,这句歌词打开了那一年送梅回家的所有回忆……  梅是初二转回来的学生。在她来班之前,德育处主任已经专门告诉我,梅其实是我们
期刊
我接任三(2)班班主任时,前班主任向我介绍班里情况时特别提醒我:班上有一位男学生小C是一个脑瘫患儿,他的语言、行为和智力有障碍,应降低标准要求他。而我认为:既然孩子的父母把他送来普通小学上学,就是希望他在一个正常的环境里接受常规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出于对他父母良苦用心的理解,我并没有降低对他的要求,同时我细致地观察他能否适应学习生活,是否需要一些帮助。  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小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激烈变革,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也在这个宏大的社会背景下日益凸显。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家庭是人类发展、互动的第一个社会世界,教育从生命第一天就开始了,个人在家庭中接受人生的第一个教育历程,其许多人格、观念的养成等都是在家庭奠定基础的。固有的血缘关系及天然的亲子之情是其它任何教育无可比拟的。家长是接触孩子最早而且接触时间最长的老师,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特殊的亲
编者按:“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孩子的品性、习惯、心智的发展。在信息爆炸、生活类型多元、青少年心理问题较多的今天,如何让家长获得更多的先进教育理念、智慧和经验,使家校合作更顺畅、有效,一些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家长的类型  1. 自信慈爱型家长  X的父母几乎每周都会给他送爱心汤水,我还在篮球赛的时候看见他们在球场边为他和他的朋友加油。细心的妈妈看他们
周四,我听了Mr. Little的一节习作课。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恐怕还不能称为“习作”课,叫“写话”课可能更合适。  Mr. Little在习作教学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教室的其中一块宣传栏上,贴着详细的写作指引。最醒目的是以四个大写的“W”开头的单词,即When、Where、 Who、What,每个单词旁边还有具体的解释:  When——Times WHEN you go(你什么时间去的?)
一、小手笔,大文章  家庭是未成年人认识社会、提升素养、学会做人的重要平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了引导家长树立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解决子女教育方面的疑难问题,形成家校共赢的教育合力,2010年10月,我校依托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利用自身的德育优势资源,设立了由中学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省市级名教师和学校模范班主任组成的教育咨询室,采取即时
[目的]探索提高花粉管通道法对大白菜转化率的途径。[方法]以大白菜品种03号和玉青的花粉为材料,对其萌发的缓冲液和超声波处理的各参数进行筛选。[结果]大白菜花粉萌发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