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冲动经房室结双径路同时前向传导致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6岁,反复心悸1个月余,美托洛尔或普罗帕酮治疗无效。体格检查: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30次/min,心律不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交界性早搏与交界性逸搏、室性早搏(室早)等;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最慢心率45次/min,最快心率216次/min,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最长〉4h,清醒时以心动过速为主,

其他文献
心律失常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房颤)等,不仅危害大,且发病人数众多。据国内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超过50万,其主要原因是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而房颤是导致脑卒中及心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我国的发病人数在800万以上。此外还包括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等。
目的文献报道一些Brugada综合征(Brugadasyndrome,BS)患者使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能够减轻耵段抬高,抑制窒性心律失常和电风暴的发生。本文对Iso这一作用的细胞电生理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酶解法分离兔右心室外膜下心肌(sub-epieardium,Epi)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1μmol Iso作用前后动作电传(actionpotential,
目的研究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心脏静脉系统血流异常情况,以便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方法109例植入CRT患者,男性67例,女性42例,年龄46~84(61.8±14.2)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缺m性心肌病4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通过采用后前位、左前斜和右前斜3种不同x线体位,分别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显像或经冠状动脉造影延迟顺行心脏静脉显像,观察心脏静脉
患者男性,86岁,因“劳累后胸闷、气短8年”人院。患者于8年前曾诊断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之后反复活动后胸闷、气短,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效果欠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治疗。入院后体格检查:患者呈高枕卧位,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哕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min,心律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它通常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也可出现在心脏结构正常的健康年轻人。延迟后除极作为一种触发机制,能够导致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大量研究证实,延迟后除极与心肌钙离子的异常释放有关。因此,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严重左心功能不良的患者,其效果是肯定的.许多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已经证实,CRT能减轻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人住院次数,延长患者寿命。但有研究结果表明,约25%~30%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CRT并未显示出明确的治疗效果。应用CRT效果差的这部分患者被称为“无反应者”(nonresponders)。对此目前有3种解释:(1)
习近平总书记8月17日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重申了三次分配的方式,也引出坊间网上对分配的议论。笔者对分配方式作一点思考。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说了五句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的目标。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
期刊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超极化激活环化核苷酸门控通道(HCN)各亚型及其调控因子环腺苷酸(cAMP)的基因转录,探讨房颤患者心房肌超极化激活电流(If)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心外科心脏瓣膜病需开胸换瓣的病人45例,分为两组,其中房颤者27例,窦性心律者18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HCN1、HCN2、HCN4、cAMP的mRNA的含量
我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吕其明。今年6月29日我荣幸地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授的“七一勋章”,十分激动,十分感恩,由衷地感谢党组织的关怀备至,让我倍感温暖。  上海是我的家,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1949年5月26日,19岁生日那天,我跟随华东军区文工团员们一路南下来到上海,那晚我和战友们睡在上海老北站候车室的条凳上。第二天,上海解放,我精神抖擞地背着小提琴盒子,和大部队一起大踏步行进在上海的大马路上。
期刊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治疗;左心室导线采用经心脏静脉血管径路植入或开胸直接缝合左心室心外膜导线。植入术后定期随访,分析患者心功能、活动耐量、生活质量评分、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指标的变化,评价CRT的临床疗效,测试起搏参数并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AV间期和VV间期。结果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