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数r——一座经验世界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桥梁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科学、宗教等多重性质的团体,毕达哥拉斯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数本原思想,即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因此数作为本原具有两方面特征:一方面通过点线面的途径把握经验世界中有形体的可感事物,另一方面通过数字的象征意义来把握无形体的抽象事物.数本原思想的提出是要解决此前米利都哲学用物质性本原无法解释抽象事物的困境,但由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不能清晰地区分具象和抽象,导致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数还具有物质实在性,这是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但就其进步意义来看,数作为本原正是基于统一于量的规定性,因而成为哲学史发展中衔接经验世界和形而上学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5月-2021年3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接诊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病患者资料,将其中44例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治疗的归为观察组,仅用缩宫素治疗的44例归为对照组.观察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因子(FIB、PLT、PT)、氧化应激指标(CAT、SOD、MDA)和泌乳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更短,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更低;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IB更高,PLT、PT更低,CAT、SOD更高
目的 探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伴发黄斑水肿患者房水中miR-19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p21)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CRVO伴发黄斑水肿患者42例(42只眼)为研究对象(CRVO组),另选取同期因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38例(38只眼)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ELISA法检测CRVO伴发黄斑水肿患者房水中miR-191、p21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二者与CRVO伴发黄斑水肿患者临床特征及视力预后的关系.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精准做好高等学校高龄空巢教职工服务保障、满足其心理需求是政府、高校、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调研分析可知,我国西南地区高校高龄空巢教职工在交往方面盼望社会交流和文娱活动,依存方面渴盼亲情关爱和家邻和睦,尊重方面渴盼发挥余热和自我实现.借鉴有关高校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高校应精准做好服务保障,鼓励高龄空巢教职工适度发挥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爱项目,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高龄空巢教职工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服务化已经成为我国将要面对的必然趋势,而结合国际经验以及我国的现状探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服务化的影响效应,有利于提前设计与选择适合的产业发展政策.1991—2018年间中日两国人口变化和产业发展数据说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服务化存在正向影响效应:当人口老龄化达到一定程度时,老龄化开始对经济服务化产生正向推动力,这种正效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但是当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时,这种正作用力逐渐由强转弱,最终变得不显著.
“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下,康养旅游成发展大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互动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关注点.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中央与地方多份康养旅游政策进行央地互动逻辑剖析和地方响应解读,发现: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共同推进我国康养旅游政策发展,可分为“顶层设计—示范推行—提质升级”三个阶段;“自下而上”的试点与“自上而下”的推行相呼应是我国康养旅游政策发展的重要方式;康养旅游政策发展在东、中、西部间既存在共同取向又有所差异,体现了政策响应的在地性.因此,应积极构建央地政府间常态化的反馈机制,以提高央地互
人工智能的立法挑战兼具“功利”与“道义”双重属性,这要求立法超越近代以来的“科技—经济”立法范式,而转型至“在功利与道义之间”,并以此引领和保障人工智能立法的科学性.其中,道义论约束设定了基本门槛,人工智能活动只有在经过道义论检验之后才能转向功利性考量,否则就将是否定性评价.具体而言,立法必须注重人工智能在“安全问题”、“权利问题”以及“人性问题”三领域构成的道义论挑战,并以此为基础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开发、运用和转化阶段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的立法选择,同时辅以事前、事中与事后评估的管理和监督.在具体问题的
在翻译活动中,语言认同的主体间性作用错综复杂,与之相关的社会组织和文化结构等权力关系也非常繁复,语言认同的建构也更具复杂性.严复精通中西文化,他的语言认同具有双重认知,其翻译实践中的语言认同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翻译中文笔务求渊雅,对文言书写、古言古体有更高的认同度,体现了其对籍属文化的认同;二是对文言书写的选择意在契合心目中预设的译书读者群体,读者也能在阅读中重塑或建构自身认同;三是信奉“文以载道”的思想,借译文宣传西学,启蒙国人,发挥了语言对认同的建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后,监察机关收集的证据材料被赋予了证据资格,无需再进行证据转化.当前职务犯罪定罪量刑主要依赖言词证据,证明方式以印证证明为主.监察证据在刑事诉讼的使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收集过程高度封闭化、证据审查形式化、与刑事诉讼证据合法性标准不一.对此,一是要加强监察证据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衔接,完善监察证据体系、不同案件证据转化规则等;二是加强监察取证过程的合法性监督,完善录音录像调取、播放规定,推动监察人员和证人出庭作证,落实庭审实质化,同时赋予被调查人程序救济权;三是加大言词证据审查力
涉海科技翻译教学应着眼于涉海类科技文本的特点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应用型、涉海专业性翻译人才.以大连海洋大学2018级至2021级MTI英语笔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构建“3+2+1”涉海科技翻译教学模式,即3个课堂教学模块、2个实践训练模块、1个学位论文写作模块,致力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证明,涉海翻译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增强了社会就业竞争力,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该教学模式探索了具有海洋特色的科技翻译人才培养之路,提高了涉海MTI翻译人才培养质量与实践能力.
上古、中古汉语时期,“读”“诵”为“诵读”义动词中的核心词.唐代中晚期起,“念”强势兴起,成为佛教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诵读”义动词,直接导致了“诵”的逐步衰弱,也冲击了主导词“读”.明代以后,“念”在普通文献中的用例也大幅增加,宾语类型更加多样,遂成为“诵读”义动词的主导词之一.避讳则是促使“诵读”义动词发生历时演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