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0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最近执教了一节作文课《擦皮鞋》,让学生先说一说,然后演一演,最后写一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摘选部分实录如下:
  一、设疑激趣,营造氛围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生1:一双黑皮鞋。
  生2:上面沾满了泥巴,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双黄皮鞋呢!
  生3:皮鞋穿成这个样子,看来皮鞋的主人够懒的!
  师:如果这双鞋是你爸爸或爷爷的,你会想些什么?
  生1:我爸爸是位医生。前天下大雨,他骑摩托车到很远的一位农民爷爷家看病,走在泥路上的时候,车子根本骑不起来。只好下车步行,一路泥泞,等到他帮那位农民爷爷看好病,又一路走回来的时候,鞋子上已裹满了烂泥。鞋子虽然脏了,却可以看到我爸爸一颗火热的心。
  生2:我爸爸是个建筑工人,他工作的时候,有时穿球鞋,有时穿皮鞋。他很节约,每次都要把皮鞋穿破了,才肯买新的。他的工作非常辛苦,有时一连工作十多个小时,根本没有时间擦皮鞋。有一次我到他们工地上玩,正好看到他的一双脏皮鞋放在宿舍里,就像这个样子。我本来想给他擦擦的,可是后来只顾到城市里玩,就忘了……
  生3: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爷爷接我放学回家,一阵大风,把我的帽子吹走了。风把我的帽子直往河边吹。爷爷连忙去追我的帽子,结果脚陷进河边的泥坑里,把鞋弄脏了。(大家听得哈哈大笑起来)
  [自评]
  理想的课堂是学生的“开心时刻”,学生乐在其中,兴味盎然;理想的课堂是学习的“创造工厂”,给学生提供各种体验的时机,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体验、回味生活、拓展生活、提炼生活。志不强者知不达,没有情感,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要想掌握一定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产生创造的火花是十分困难的。在作文指导中,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心理暗示作用,让学生在情境中伴随积极的情感体验去思考、去探索、去感悟、去创造。“一双布满泥巴的皮鞋”,老师拿这双皮鞋要我们干什么?这双皮鞋与这堂课有什么关系?他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会把皮鞋穿成这个样子?一个个问题引出这堂课堂的话题,触动了孩子渴望求知、求异、创新的神经,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这双皮鞋的出现,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荡起孩子心中层层涟漪,搅动孩子内心的一池春水。
  二、对话交流,循循善诱
  师:看来,皮鞋脏了,都有一定的理由,既然皮鞋这么脏了,我们就应该帮它擦擦,也减轻一下家人的负担,好不好?
  生:好!
  师:你们会擦皮鞋吗?会的请举手。
  生(大约有一半的同学举起了手):我们会。
  师:那,你们来说,我来做,我们一起让这双皮鞋“旧貌换新颜”好不好?
  生:YES!
  师:那告诉我,从哪儿下手啊?
  (学生纷纷举手)
  生1:像这种布满泥巴的鞋,先得用刷子或湿布除去外面的泥土,然后才能擦上鞋油。
  生2:皮鞋怕浸水,用水洗的时候,可以先洗鞋底,再刷鞋面,鞋面浸水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皮革就不会受伤。
  生3:挤鞋油的时候,要这儿挤一点那儿挤一点。
  生4:先用鞋刷把油在鞋面上涂匀了,再用布慢慢擦。
  生5:手抓皮鞋的时候,不能满把抓,弄不好会把手上弄黑的。
  生6:有一回我爸爸边擦皮鞋边打电话,和他们公司的人谈业务,也不知道是多大的生意,越说越激动,竟然把鞋刷子当做手机往耳朵上按,结果脸上擦了好多鞋油。(生大笑)
  生……
  [自评]
  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是最大的障碍。开始作文了,常常咬着笔尖半天挤不出一个字。究其原因,是孩子们的生活往往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对生活没有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回忆不起生活的细节,作文常常是挤牙膏似的写几句干瘪苍白的套话。对话交流就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写作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师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境中自由自在地讲出真实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话交流的时候,让学生自由地说出生活的感受,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描述。学生说得兴奋、激动的时候,往往正是他们心智开启、创新意识萌动最激烈的时刻,让他们说出别有情趣、富有新意、闪着智慧光芒的独特感受,写出的作文必然充满情趣、充满乐趣,荡漾着思维的活力。
  三、合作表演,巧妙生成
  师:大家讲得不错,看来你们都会擦皮鞋。那好,我来擦,你们做解说员好不好?谁来试一试?
  (学生积极性很高,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找了三个学生。)
  师:我想请你们三人到前面来,可以你一言我一语,也可以一起说,你们会说吗?
  生1(高兴地):你会擦,我就会说!
  师(松了一口气):那行,我们开始合作。
  生(信心十足地拍拍胸脯):行,保证完成任务!
  (师生耳语一会儿,老师开始表演:老师将皮鞋放在讲台边,做出踢球的样子……)
  生(配音):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门口踢球,忽然看到门前晒着一双皮鞋。那是爸爸的一双旧皮鞋,虽然旧了但爸爸还舍不得扔掉。我爸爸是个医生。前几天,下大雨,他到很远的一位农民爷爷家看病,道路泥泞不堪,回来的时候,鞋子上裹满了烂泥。
  师:说得好,继续看老师……
  (老师东找西找,找到了一把刷子……)
  生配音:我想不能光顾着玩,也得帮爸爸做点事,减轻大人的负担。这鞋够脏的,不能直接上鞋油,得用清水洗一洗。我来到水龙头边,拧开水龙头,一股细流从水龙头里冒出……
  师:“一股细流”这个词用得好,多形象啊,水不能太大,太大了就会灌进鞋里或者溅到我们身上。
  生:我轻轻地用刷子刷掉鞋子上的泥巴。
  师:是啊,泥巴很厚。   生:泥巴很厚,我先刷鞋底,再刷鞋面。最难刷的是鞋帮,有好多泥嵌在里面,我用刷子刷了好几遍,才把泥巴清除掉。我用软布吸干鞋面上的水,把鞋放到阳光下晾了一会儿。
  师:对,鞋子湿的时候,不能上鞋油。
  生1:暖暖的阳光照着,[教师补充:微微的风吹着]一会儿,鞋面已经干了。我拧开鞋油盖子,挤出黄豆粒大小的鞋油,轻轻涂在鞋面上。
  生2:鞋油不能只涂在一处,我边挤边涂,给鞋细细地涂了一圈。
  生3:涂好鞋油,我就用鞋刷轻轻地把鞋油刷遍了整个鞋面,可认真了!
  生1:我擦完了一只,又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只也擦得干干净净。
  师:干净是干净了,可以,我觉得皮鞋还不够光亮,怎么办呢?
  生:我把皮鞋放在门口,左看右看,干净是干净了,可是却没有那些专门擦皮鞋的人擦的皮鞋那么亮。我忽然想到,上次妈妈擦鞋的时候,她用旧丝袜套在手上,不但把皮鞋擦得雪亮雪亮的,而且手也没被弄脏。我也找来一双旧袜子,学着妈妈的样子擦起来。果然,由丝袜一擦,那鞋就跟新的一样。
  师:这三个同学说得真好,谢谢你们!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擦皮鞋的时候,肯定还有些不同的经历,你们能不能说说?
  生1:我第一次擦的时候,把鞋油弄得满脸满手,像个大花猫。
  生2:皮鞋擦好后,用香蕉皮擦一擦,会更光亮。
  生2:用丝袜给鞋上光的时候,要擦得又轻又快,皮鞋才会越擦越亮。
  生……
  [自评]
  口头交流唤起的回忆是肤浅的、不连贯的,学生说起来可能断断续续,这时提笔来写,仍旧会感觉无从下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师生表演能再现生活的场景,让孩子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更容易激发表达的欲望、写作的激情。
  “儿童永远生活在游戏中”。以上教学片断成功地把游戏引入口语交际课堂上,引领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游戏中练习倾听、表达,使学生神采飞扬,使作文课充满勃勃生机。教师表演营造了一个轻松、活泼、愉快的“语言场”,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情绪高昂,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教师表演的细节处理(如刷去鞋帮内嵌的泥巴,用软布吸干水等),让孩子发现细节的美丽与生动,引导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原本令孩子望而生畏的作文变成生动的自主描述,变成心灵的自由表达。这样的作文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反而成了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一言,我一语,说不起来,还有教师提示,这样的课堂怎么不和谐?怎么不生动?怎么会无话可写?
  [教后反思]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提到作文课,老师叫苦,学生叫难。首先是选题苦,选什么样的题目,学生有话可说;选什么样的题目,学生能写得精彩,不落俗套,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其次是写作苦,如何选材,如何立意,怎样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学生常常抓耳挠腮、搜肠刮肚、无从下手。游戏能创设互动情境,让师生在合作交流讨论中激发智慧的火花。在游戏中,学生人人争当活动的主人,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作文指导中学生不再是旁观者,他们会主动大胆亮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教师对游戏活动的巧妙调控,突出再现生活中易忽视的生活细节,针对学生观察的不足之处,给予及时准确、巧妙精当、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让学生经历由观察到表达到创作的实践过程,逐步学会独立作文。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难集中,情绪化比较严重,做事情一般根据自己的喜好。针对这一心理特征,运用游戏教学是十分正确的选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对于游戏一般来说是来者不拒,充满好奇,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处于较高的状态。本文围绕“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观点展开讨论。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游戏运用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烦琐枯燥的,尤其是针对英语这样一门外国语言,在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普通话越来越普及,建瓯方言面临危险处境,它正逐步淡出建瓯人的生活。针对这一情况,本团队对建瓯方言生存现状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村落。通过实地调查,利用问卷、采访等形式调查研究得出建瓯方言生存现状并归纳总结出如何保护建瓯方言,以期对其他研究者研究建瓯方言提供材料。  关键词: 建瓯方言 调查结果 生存现状  建瓯方言是闽语的一个次方言,因此,它
摘 要: 鹰潭农村幼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要健康发展,就必须依靠当地社会、自然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供经费保障;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农村幼儿教育观;拓宽幼儿教育途径,力求办园方式多元化;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 现状 发展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使广大农村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
摘 要: 元曲不能像画版一样直接涂上色彩,它是由文字构成的,这让我们有了很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联想与想象,这些曲子所展示出的一幅幅画面具有了丰富的色彩,透过这些色彩我们可以感受到曲作者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 元曲 色彩 情感  元人写曲常常追求“曲中有画”。但曲子毕竟是由文字构成的,它不能像画版一样直接涂上色彩,可正因为是文字,让我们有了很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联想与想象,这些曲子所展示出的一幅幅
摘 要: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本文研究发现课外阅读练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试从各角度明确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 重要性  课外阅读,顾名思义,即课本之外﹑课堂之外的阅读,简言之就是阅读课外书。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科课内阅读的延展和补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大体上课本教材更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在注重体系与结构性的同时
摘 要: 不可否认,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面对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生命教育的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专门研究生命的学科,生物教学内容始终离不开生命,能够将生命的奥秘向学生揭示出来。基于此,有必要加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生命教育 有效渗透  基于现阶段素质教育在我国全面推
随着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施及初中阶段普遍使用新教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摆在思想品德教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切问题。下面我就如何贯彻新课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谈谈看法。  一、大胆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被他人关注,也渴望参与课堂教学。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一言堂”和“满堂灌
一般认为,管理学生主要是班主任的责任。其实任课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教育管理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教书的同时还应体现教师育人的特点,因为教育的真谛是培养人性,引导学生不断成长和自我完善,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如果老师忽视学生人性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用所谓的权威和制度压制学生的天性,那么这种略显简单粗暴的教育是和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性,利用课
摘 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与历史的“本色”相融合,从唯真、求实、从简的角度让历史课堂充满古香古色的历史情怀,孕育出浓浓的“历史味道”,让历史教学走向自然天成。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探讨“自然历史”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唯真 求实  历史对于每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本应该受到很多初中生关注的问题,却一再被轻视、被忽略。想到很多学生面对“长征”时的淡然、“南京大
摘 要: 将生活资源融入高中化学课堂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总结能力培养必然能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只有准确把握,才能让生活资源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本文通过具体论述高中化学课堂生活资源的导入途径,从根本上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生活资源 课堂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还能对事物的本质有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