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典文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33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求我们抓好智育教育,更要求我们做好学员的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古典文学的学习,既可以使学员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绚丽,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员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古代伟大作家的身上感受他们高尚人格的魅力,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一、古典文学的学习可以激发学员的爱国主义热情,增进民族自豪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纵观中国文学史,字里行间流淌的都是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可以说,这种精神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是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的精华。在众多的古代作家身上,我们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先秦时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为了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虽遭猜忌打击,但仍“上下求索”“九死未悔”以致自沉汨罗江,用生命向世人宣告自己对祖国的忠贞之情;萦绕在“诗圣”杜甫心间的是人民的苦难、国家的安危、时势的艰险,“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憂,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投身报效祖国;陆游诗歌中“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身报国有万死”“枕上屡挥忧国泪”“壮心未与年惧老,死去犹能做鬼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映射着夺目的爱国激情,近代诗人梁启超“亘古男儿一放翁”的盛赞正是基于陆游这种忠贞不渝的爱国激情而写的。
  二、在古典文学的学习中,可以从作品中感受、领会作家们的崇高品格,培养学员的高尚人格,增强社会道德感
  未来社会国与国的竞争,是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第一不可或缺的要素,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出来的人,不仅要有谋生的技能、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完善的道德、社会责任感,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正可以通过古代文学的学习,使学员在这些方面得到提高。
  在古代作家的作品中,爱国精神、人生理想、忧患意识、仁爱胸怀、高雅情趣,伴随着真挚、强烈、深沉的情感体验往往聚集于真善美的人格追求中。我们在感受这些伟大作家强烈的爱国之情的时候,会深深地折服于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诗圣”杜甫的崇高品质更使我们深深折服,他所追求的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政治理想,无论他在仕途上怎样饱受打击,生活上怎样困顿,从未放弃过。“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总是深切地关怀人民疾苦,“安史之乱”爆发前,诗人长途跋涉回到阔别十年的家乡,进门听到的却是幼子因饥饿而夭折的噩耗,想到自己可以享受“免租税”的照顾,幼子都不免饿死,更深深地为天下百姓的命运担忧。在成都,诗人在朋友的帮助下,拥有了一座暂时可以遮蔽风雨的茅草屋,心里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让天下的百姓都有一个遮蔽风雨的地方,即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这种由己及人的精神,体现出其伟大的人格;天才诗人李白始终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面对现实的挫折打击,从不言败,以至在花甲之年仍投笔从戎,渴望实现平生志愿;韩愈面对“安史之乱”后,人们对叛乱初起时,朝廷中的大小官员包括皇帝纷纷溃逃,只有张巡、许远两位将军死守孤城的做法大泼污水时,拍案而起,义正词严地驳斥了种种谬论。
  三、学习古典文学,还可以提高学员的审美鉴赏能力
  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包括美感教育的提高。古典文学的学习,可以通过对审美对象的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艺术是最高级的审美活动,艺术之美是美的最高形式。古典文学,尤其是对古诗词的鉴赏,可以挖掘出诗词内在的意象美,意境美,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李白的诗让我们尽赏雄奇奔放之美,其状景摩形、怀古感今、抒情言志都充满了奇思绝想,他的《蜀道难》汪洋恣肆地铺陈出蜀道的艰险,鹤不能飞,猿不能攀,连太阳神所驾的六龙神车都要原路返回,人走在山路上可以摸到星星,其形象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容颜变色;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博大深沉的胸怀,奔放的激情,雄伟的气势让我们领略了豪放之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写出的山中美景如此富于诗情画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诗在平淡朴实中洋溢着耐人寻味的情趣,包含着发人深省的人生体验,这种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显绮丽的审美境界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杜甫的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那“沉郁顿挫”的慷慨苍凉之美;李商隐的含蓄婉转,酿造出一种曲终音饶的悠长韵味。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修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古典文学正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员的素质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得到完善。
  (作者单位 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
其他文献
朗读是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有色的活动。它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记忆,训练口语表达,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欣赏文学作品,丰富想象,陶冶情操,都具有特殊的功能。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明确要求  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普通话朗读,声音洪亮、柔和、自然;读音准确、无错字、无增减、颠倒或重复;读得流利,句读分明,不停读。在执教《晋祠》一文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把强化"高考意识"融合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之中强化"高考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在复习教学中紧紧把握住学科复习的范围、深度和重难点,根据高考要求,按识记、理
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活动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目标。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对如何培养和
我们在新课改的英语教学中,不论是教学方法设计还是教学过程设计,不论是整堂课的设计还是片断的设计,都应以语言学教学理论为依据,考虑教学的三维目标,即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是阅读教学,阅读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新课程标准符合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教本有利于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材料,通过对文本中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等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运用、总
试卷评讲是高中数学课堂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忽略不得,讲评可以把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讲评也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明确在学与教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我国信息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对计算机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合当代计算机教育,从教学评价体系入手,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评价体系;改革;创新型人才    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素质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以知识传播为根本任务的教
摘 要: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的内容广泛,是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部分,并且在培养民族精神、保卫国家安全等方面有着核心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国际局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高校国防教育也随之呈现出其时代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有着主体性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对其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高校要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学习。
近年来高考试题容量大,覆盖面广。在复习迎考中要善于把握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分类成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一、语音1.单词读者判断的难点之一是许多单词的元音是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