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腭窝及其通道的解剖学和影像学

来源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翼腭窝内有上颌动脉的翼腭窝段及其分支、上颌神经的翼腭窝段和翼腭神经节的节前、节后神经纤维等重要结构走行.同时翼腭窝与头颈部多个腔隙相通,是病变扩散的重要途径.随着以内镜为代表的颅底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临床对翼腭窝及其通道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翼腭窝及其通道在解剖学和影像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其他文献
期刊
变应性鼻炎发病与Th1/Th2免疫失衡有密切关系,主要以Th2免疫反应为主.近来研究表明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介导Th2为主的反应.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TSLP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
声带粘连是由于损伤和炎症后被覆上皮的瘢痕组织桥连了两侧声带而形成的,常发生于前后联合.近几十年来随着嗓音外科学的发展,许多声带病变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疗,但是声带瘢痕粘连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本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国外声带瘢痕粘连治疗进展。
抑癌基因PTEN编码的蛋白质具有磷脂磷酸酶及蛋白磷酸酶双重活性,通过PIP3、FAK和MAPK等途径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黏附、细胞迁徙与分化及血管形成等多种生理活动,与多种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其作用已在众多恶性肿瘤中得到证明和进一步的扩展,但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提示PTEN在鳞状细胞癌中失活可能存在其特有的机制。
鼓室硬化是中耳炎的后遗症,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预防其发生具有实际意义,而巨噬细胞在器官纤维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巨噬细胞在鼓室硬化中的聚集及作用做一综述,为鼓室硬化的防治提供线索。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社注册成立于2008年1月,主要从事《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以及期刊杂志的广告推广工作;同时开展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相关学科的专业业务培训;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推广;积极促进国际间在该学科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
POU3F4基因是X染色体上唯一已克隆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基因,该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聋具有显著的遗传学特点和特异的颞骨影像学改变.本文对POU3F4基因及其突变引起的耳聋做简要综述。
首先说明以下2个问题:①笔者没有阅读过(<圣经>原文,只是有针对性地读了一些片段,若有理解或表达错误的地方,敬请谅解;②基督教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如圣诞节、平安夜等.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如果不知道一些圣经故事,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某些耳鼻咽喉科知识,例如,亚当的苹果(喉结)等,这是笔者撰写这篇短文的动机。
期刊
p27Kip1是一种细胞周期抑制剂,其低表达与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而c-Jun活化区结合蛋白1(c-jun-activation-domain binding protein,Jab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多功能蛋白,其在头颈肿瘤中的表达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对肿瘤的治疗提供生物学依据.本文就Jab1与头颈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关于鼻中隔偏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50年,德国莱比锡(Leipzig)的Samuel Theodor Quelmalz (1696~1758)发表了一篇关于鼻中隔偏曲原因的报道,但是19世纪中叶以前,在世界各类文献中并没有关于鼻中隔偏曲的系统性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