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引才:蜜月过后是烦恼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间,为了迅速提升本校的学术地位,填补学科或专业空白,或企图跻身国际一流水准,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刮起了一股引进“一流”、“顶尖”人才之风——引进的人才从院士、国内外名牌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学科评议组成员,到学术新星、海归博士、青年才俊,给予的地位有副校长、院长、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导,至少也是教授或过渡性的副教授,提供的条件则有数以百万、千万元计的科研经费,数万、百万元的津贴或年薪、专用实验室、专车、秘书、助手、住房、安家费,甚至还包括家属子女的工作安排、代付对方的违约金、重制档案以及其他常人连想也想不到的优待。
  


  当然,各高校对他们也报以非常高的期望,甚至给他们定下“军令状”、硬指标,有的还非常具体——成为院士、获得国家大奖、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国际一流或国内领先、在自然或科学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若干篇文章,至少也要建成博士点,就差没有要求获得诺贝尔奖。
  “人才们”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没有弄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情况下,或在以为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情况下,他们或接受了任命,或领取了薪水与津贴,或签订了协议。于是双方进入了蜜月时期,一切都显得喜气洋洋,前程似锦。
  此时即使有不识时务的“方舟子们”质疑或揭发,双方都会不予理睬,甚至会直截了当地发表“辟谣声明”。比如山东某大学聘请杨某一例。 2004年9月,当杨某应聘就任山东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时,校方曾在《解放日报》宣称是从全球招聘来的“掌门人”,并将引进“世界水平的团队”,在相关报道中称杨某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终身教授”。方舟子因没有从该校的网站上查到这位终身教授,只查到发表过两篇论文,因而在网上发难。但无论校方还是杨某本人,都未予以理睬,径自过起了“蜜月”。然而,一年多后,校方与杨某重翻老账。事实证明,杨某的确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过论文,但他在他的英文履历表中只填写了TENURETRACK(终身制助理教授)的职称,他也将自己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由1998年误填为1993年。
  杨某被校方免职了,双方的说法却大相径庭。校方说他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却说另有隐情。由于校方没有向外界公布具体情况,事实究竟如何无从知晓,但从双方的分歧中,不禁令人发此一问:难道蜜月竟是建立在双方没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吗?校方聘任他、宣传他的时候,究竟有多少把握?而杨某应聘时,对自己的责、权、利究竟是否明确?万一一方违约,另一方又能采取什么措施?
  但愿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例,但愿高校引才,蜜月之后不是烦恼,否则不仅伤害了双方,还使中国的高校蒙羞,也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葛剑雄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政副参事,国际历史人口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一直非常重视人才问题,并把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人才的战略意
俄罗斯将其先进的航空用燃气轮机技术移植到戒严用燃气轮机领域,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GTU-2.5P,GUT12P、GTU16P、GTU25、GTU89ST20等轻型燃气轮机,其功率范围为1-25MW。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校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学法的运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
针对已有网络教学系统缺乏智能性、不能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满足要求的教学资源、无个别化指导等缺点,项目组将数据挖掘中FP-growth算法应用到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系统中,从而提
民间法作为一个渐进发展的规则集合体,由于它的自生自发性和回应性决定了它在我国由三种样态构成。基于民间法的特征,使得其与国家法存在广场效应与剧场效应的对立及两种语境之
[摘要]在高职教育中植入通识课程,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高职教中通识课程的设置,应从遵循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切入,将通识教育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后续教育过程中的可持续性有机结合,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形式中体现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建立高效、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 通识教
高校教职工舆论对高校工作的开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关系到高校的前途和命运。高校的教职工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特殊
清末民初,报刊开始成为中国小说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小说报刊是中国新闻事业发达的直接产物,近代新闻事业成为小说报刊孕育的温床,并由此有力推动了中国小说事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