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领导易养成的低俗行为及防抑之策

来源 :领导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hm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层领导起承上启下作用,兼顾多重角色,但也易养成一些低俗行为:对待上级溜须拍马、投其所好,对待同级钩心斗角、消极共事,对待下属打压排挤、难以共情.这些行为从认知层面看是对官场生存之道的认知偏差与误区,从文化层面看是传统官本位思想及圈子文化的映射,从制度层面看是现行的选人用人和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因此,有效防抑中层领导的低俗行为,应以准确的角色定位强化个体的内驱动力,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维系良好的政治生态,以严密的制度体系推动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向好.
其他文献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党以来,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高度重视权力制约与监督.目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总体框架已经初步建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在重大危机当中,依然存在监督不到位、工作不精准、手段不先进等问题.因此,我们要以重大危机为契机,改革创新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顶层设计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为防范和化解重大危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巩固党的长期稳定执政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强有力、科学有效的监督保障.
转型期组织员工承受的特别压力包括对效果的未知、对付出的犹豫、对意外的恐惧、对能力的忧虑.这种隐性工作疲态常表现为缺乏探索的试错、缺乏思考的学习、缺乏激情的参与、缺乏憧憬的创新.对此,领导者要创新方法,兼顾秩序;包容试错,兼顾收益;拓展思维,兼顾实力;有效推进,兼顾精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不断紧跟信息技术新技术发展趋势,在强化政务活动数据、算力、算法、场景的要素融合方面不断做出新的探索,呈现出数据赋能条件下政务活动的全流程、全领域信息化,政务服务呈现出更简洁、更精细、更精准的发展新动向.但在看到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的成果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与底层技术和理念逻辑之间日趋密切的关系,探索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底层逻辑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具体而言,要以数据表征同构性研究为基础,探寻行政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过
《尚书·洪范》及其以“皇极”为核心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历来对于“皇极”这一核心概念存在两种不同的释义,但均有明显的缺陷.如果将“皇极”训为君王领导力,则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阐释其思想本质.结合《洪范》开篇提出的“彝伦攸叙”的命题及全文思想,“洪范九畴”实际上构筑了一整套以“皇极”为核心,系统性论述君王如何建立和保持领导力的理论体系.“洪范”就是“皇极洪范”,也就是“君王领导力大法”,是我国管理思想史中最早的关于领导力论述的文献.
儒家构筑了以仁为体、以中庸为要义、以自省为补充的“以学养能、以德养群”领导力养成规范,形成个人道德和社会双重本位集中于“人”这一主体的复合型“道德—社会”领导力养成学说.基于此学说,儒家构建了以能群、选贤、大忠为准绳的“大人”管理制度,实现了“道德—社会”领导力的可持续发展性构建.儒家的领导哲学历久弥新,既是中国历史长河中长久治世的基础,也可为现代社会防止碎片化治理、构建成体系的本土化治理模式提供新思路:其以人为本、德群双重本位、依托人和制度构建领导力的要义,与现代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内在需求相耦合,为在现
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行为的关系,对帮助其提升心理能量、焕发工作热情、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对1619位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比非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工作认同更强,对工作任务的应对风格也更积极;编制外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应对工作任务的风格,比其他编制类型的基层干部以及编制外非党员干部都更积极;工作认同强的基层干部,创新倾向更明显,保守倾向更弱;事业编制的基层干部中,工作认同对创新型应对风格的预测作用在党员群体中尤为明显.
领导者偏见是领导者针对某人或某事存在偏颇性态度的现象,具有偏见的领导者往往会在决策过程中展现出预设性、单边性和隐蔽性的特征.领导者偏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性经验与态度、心理上的首因效应、权力运行的异化等因素是尤为关键的,会促使领导者产生社会治理决策、单位管理决策以及选人用人决策的偏差,降低治理成效、影响组织发展、造成公平缺失.从领导者个人层面来说,对自身偏见进行有效治理,应明确岗位职责,树立科学作风;强化工作能力,提升决策质量;营造公平氛围,维护公正秩序.从组织管理层面来说,纠正与规范领导者
浙江“一表通”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启了整体智治背景下基层减负的实践探索,并基本实现了治理端和服务端的两端赋能.整体智治下的基层减负不断产生溢出和延伸效应,应加强总体统筹和协调联动,完善顶层设计和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和资金保障机制,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四次党内集中教育具有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重要环节、坚持把弘扬优良传统整治不正之风作为核心主线、坚持把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成效作为评判标尺等鲜明特点.基于泰州实践,建议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以及今后的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集中集训”与“日常经常”并重,坚持“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并行,坚持“自我教育”与“群众参与”并举,坚持“柔性熏陶”与“刚性约束”并进.
制度领导力事关领导干部治理能力高低,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石.所谓制度领导力,即领导干部将制度作为重要的领导内容及方式,以引导人们认知、规范人们行为、取得良好领导绩效的能力.制度领导在实践中仍存在着制度制定冲动、制度执行偏差、制度评估缺位的现象,领导干部可从确立制度领导的目标取向、改善制度领导的渐进模式、强化制度领导的整合机制、优化制度领导的评估系统、完善制度领导的培育体系等角度切入,系统提高制度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