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护坡对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护坡对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差异.[方法]设置4种类型的护坡(网面护坡、砖面护坡、草面护坡和土面护坡),采用人工进水方式,开展为期15 d的护坡处理降雨径流中试试验.试验于不同时段采集底部出水,监测氮[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磷[总磷(TP)、颗粒态磷(PP)]、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物(TSS)等指标.[结果]砖面护坡对径流中PP、TP、NH+4-N、COD和TSS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89.28%、62.87%、74.28%、56.48%和85.00%;网面护坡对径流中NO-3-N和TN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29.24%和38.29%.通过Zi分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后发现,砖面护坡对污染物削减效果优于其他护坡.砖面和网面护坡的植物和护坡表面构筑物,可以起到延缓径流流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结论]砖面护坡对污染物的削减优势源于其对颗粒物及其结合污染物的有效拦截;网面护坡对硝态氮和总氮的削减优势,可能源于其较好的微生物生存环境.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2个大豆品种根系对早期缺铁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铁高效品种\'吉育99\'和铁低效品种\'吉育93\'大豆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将对照(25μmol?L-1 Fe)和早期(1和6 h)缺铁胁迫(1μmol?L-1 Fe)处理的大豆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对照相比,铁高效大豆品种差异基因数随着缺铁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铁低效品种差异基因数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DEG)的KEGG通路富集结
[目的]克隆并解析水稻叶片融合基因LF1(Leaf Fusion 1)的功能,为阐明水稻叶片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lf1为水稻品种\'02428\'组织培养获得的叶片融合突变体.利用水稻叶片融合突变体lf1与籼稻品种\'N22\'构建遗传分离群体,精细定位lf1;结合突变体重测序分析确定候选基因,经基因敲除克隆LF1;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从lf1/N22的F2群体中,挑选10株突变个体和10株正常个体,将lf1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InDel6-6和RM3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茄子SmICE1(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 1)基因在低温响应和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功能.[方法]以光敏型茄子品种\'蓝山禾线\'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获得SmICE1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4℃低温处理4叶期的茄子幼苗,分析SmICE1基因的表达水平;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HB-SmICE1-YFP,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在烟草叶片中进行瞬时转化,研究SmICE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农杆菌蘸花法在拟南芥中过表达SmICE1基因,分析转基因植株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2019—2020年国家大豆良种攻关项目新选育的251份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和多种镰孢菌(Fusarium spp.)的抗性水平,筛选出既抗大豆疫霉又抗多种镰孢菌的抗性品种(系),为利用抗病品种防控大豆根腐病和抗病育种提供资源材料.[方法]采用大豆黄化苗下胚轴接种法,首先利用8个不同致病型的大豆疫霉菌株,对251个大豆品种(系)进行抗病性鉴定;进一步以高抗大豆疫霉的品种(系)为材料,鉴定其对大豆6种常见病原镰孢菌的强毒力菌株的抗性.[结果]
[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SlHK4的突变对番茄抗旱性的影响,为揭示细胞分裂素及其受体在番茄抗旱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型(WT)番茄和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SlHK4的2个纯合突变株系slhk4-4和slhk4-118为材料,对生长1个月的植株干旱处理30 d,分析干旱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干旱响应标记基因表达、光合作用相关参数与关键基因表达、氧化胁迫相关参数与关键基因表达以及复水7d后的植株存活率.[结果]在干旱处理过程中,与WT相比,slhk4突变株系出现叶片萎蔫等干
[目的]本文旨在克隆菊花ERA1(ENHANCED RESPONSE TO ABA)基因,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探究其在调控菊花开花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夏菊品种\'优香\'的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得到菊花中编码法尼基转移酶β亚基基因,并命名为CmERA1.提取野生型菊花\'神马\'叶片总RNA,以反转录后的cDNA为模板,对该基因cDNA全长进行克隆.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亲缘关系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预测;利用酵母单杂交系统对其转录激活活性进行分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标签确定
[目的]本文旨在对灵芝中主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同源蛋白进行筛选,分析其序列特性和乙酸处理下的转录水平变化,为深入研究灵芝的基因表达及产物代谢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灵芝蛋白数据库,将其与公共数据库中的19种真菌常见转录因子家族进行比较,从中筛选出灵芝转录因子家族同源蛋白.对bZIP转录因子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特性分析.通过乙酸处理组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它们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经数据库比对,获得来自19个家族的261个灵芝转录因子同源蛋白,其中含有OB-fold、Zn2Cys6和C2 H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海滨雀稗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途径与耐盐性的关系,为解析海滨雀稗的耐盐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基于SAM途径的植物耐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克隆了海滨雀稗PvSAMS1(Paspalum vaginatum 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 1)基因并异源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分析其耐盐表型及生理指标;通过外源SAM处理野生型海滨雀稗,检测NaCl胁迫下的表型差异和离子含量.[结果]NaCl胁迫下,PvSAMS1基因过表达拟南芥株系表现出更好的生长
[目的]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是生物防治中防治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的病原真菌之一.本研究通过紫外光诱变并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方法]通过紫外光诱变获得诱变菌株并检测诱变株产孢量、离体叶片致病力和稗草植株病情指数,筛选出对稗草高致病力的尖角突脐孢菌诱变株;对筛选出的高致病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根据不同紫外光照射时间处理后菌株的死亡率,确定最佳诱变时间为25 m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15%紫苏籽(PFS)对湖羊肝脏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2月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含0%(对照)和15%PFS的日粮.饲养84 d后,每组随机选择5只羊屠宰,采集肝脏组织.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肝脏中自噬、凋亡及LKB1-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PFS显著上调PPARGC1A、BECN1、ATG5、ATG7基因和PPARG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