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科学主义的第22条军规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ongwei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赫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本黑色幽默的经典著作,书名来自书中一个无厘头的军规:认为自己有精神病的军人可以提出申请退役;但是所有提出此类申请者皆按头脑正常处理,不允许退役。显然这条军规所包含的自相矛盾,使得这条军规最后成为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这当然是艺术的夸张,讽刺现代战争与现代人处境的荒谬可笑。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荒诞的事实际上是屡见不鲜的,也许这正是这部作品备受推崇的根本原因。例如,唯科学主义者对待科学的态度就极其相似:对一切事物,包括科学在内,都可以提出批评,这是科学精神的要求。但是科学中存在的任何不足,科学都已经、正在或者将来会自己提出批评的。科学本来就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过程,但基本原则不可违反。外界对科学进行批评的任何举动,都是反科学的行为,都是不合理的,都是科学精神所禁止的。
  有了这样的“军规”,“微米”(唯科学主义狂热支持者)们就能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了。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重复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来标榜科学的至尊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对批评的垄断来有效地拒斥一切科学之外的批评,从而在实际上确保科学完美无缺的形象千秋万代江山永固。
  与此相连的是,让霸道的中国电信都自愧弗如的唯科学主义霸王条款:使用科学而产生的一切正面后果,功劳都应该算在科学身上,使用科学所带来的一切负面后果,责任都不应该算在科学身上。概括起来就是田松先生所说的“好的归科学,坏的归魔鬼”。在现代社会标榜理性的今天,可以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饱受攻击的教皇永无谬误的说法了吧?
  更有甚者,唯科学主义还有一个更加离谱的“超级霸王条款”,那就是如果科学技术在实践中带来了什么问题的话,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无论如何都并不是因为科学技术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得还很不够,唯一的出路就是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所有缺点都必然变成了要以更大力度支持的理由,其他任何对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批评都不允许。这种上了贼船就彻底锁定,只能一条道走到底的逻辑,颇有点人了黑社会无法脱身的味道。
  有意思的是,这种逻辑也是“双刃剑”,它居然也可以替被“微米”们所痛骂的所谓“封建迷信”辩护。博客中国上有一神人李土生教授,就曾用唯科学主义的类似逻辑,撰文鼓吹“传统文化都是精华,没有糟粕”。他说“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流传数千年,一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存在的生命价值。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对广大的人民群众有益的东西,也就流传了下来,这就是传统文化。而其中没有流传下来,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则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
  同样道理,唯科学主义“超级霸王条款”的思路也可以拿来为所谓的“封建迷信”辩护。例如,风水的支持者“风扇”们同样也可以说某些风水师之所以预测不准,并非是因为风水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当前风水师们训练不足,因此更应该开设更多的高水准风水班,而不是因噎废食地禁止风水学发展。
  这些论辩看上去倒也义正词严,但其实这里玩的都是定义的把戏。既然“微米”们可以通过定义将所有好的或者尚未发现有缺点的定义为“科学”,李土生当然也就可以通过定义将“精华”定义为“传统文化”了。这种逻辑上的平行性充分暴露了唯科学主义的反理性、伪科学特征。
  同样的道理,唯科学主义的第22条军规的辩护逻辑也可以为“封建迷信”辩护。例如,“封建迷信”辩护者们完全可以制定类似的传统文化的第22条军规:对一切事物,包括传统文化在内,都可以提出批评,这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要求。但是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任何不足,传统文化都已经、正在或者将来会自己提出批评的。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过程,但基本原则不可违反。外界对传统文化进行批评的任何举动,都是反传统文化的行为,都是不合理的,都是传统文化所禁止的。
  由此可以看出,唯科学主义的这些论辩逻辑,不过是永远无法证伪的诡辩而已。某些一根筋的“微米”们被这样的修辞诡辩来“忽悠”了,又用它来“忽悠”人,却假模假势地摆出一副理性自居、真理化身的pose,不能不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对于这种无厘头的唯科学主义者,理性的说服大概不会有什么效果了,我们只能借用周星驰的著名台词来表达如黄河之水般的敬佩之情(当然遗憾的是黄河现在常常断流):
  “曾经有一个追随唯科学主义者的绝好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却不知道珍惜,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如此,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愿意对所有的‘微米’们说3个字:追随您。如果要给我这个承诺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光年。”
其他文献
多年以来,陈四益先生的杂文小品和丁聪先生的配套漫画一直是《读书》杂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被称为“《读书》的开篇风景”。  其实,大到时代,小到《读书》,早就或快或慢、或显明或潜隐地在改变着了。“陈文丁画”与变得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与变得越来越玄奥的《读书》之间,关系显得越来越不协调,从这一点看,它似乎真有点“遗形物”的意味了。这个社会学的名词,当年胡适博士曾用来指称中国戏曲,此处仅是借用,并无褒贬
自中国学界开展对现代新儒学的研究以来,作为新儒学“现代三圣”的马一浮(1883~1967)虽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但与熊十力、梁漱溟等相比仍然显得冷落。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儒学思想是保守还是现代、是宗程朱还是宗陆王等纯学术的问题上,对马一浮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缺乏讨论和开掘。陈锐教授的《马一浮与现代中国》是近年研究马一浮的新作,其特点是摆脱了纯学术的研究套路,对马一浮的思想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
有空闲的时候我会上“布衣书局”的网页泡泡。有兴致的时候,我也在“布衣论坛”上发个关于书的帖子。有一次,一个书友说:“城南旧货(我的网名)兄,讲讲书的故事吧。”我回帖说:“书的故事是有的。比如在我家的南边广安门货运站旁边有个城南旧货市场,天气阴的时候常见到我自己的身影。搬到这里快三年了,不知怎的我总是觉得从城南旧货市场背着书包返回的时候总赶上日暮的时分,好像晴天的时候也不多。我不记得多少次这么走回家
高考古典诗词的考查,不管命题形式如何变化,其设题方式始终无法背离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两个层面。而在诗词的艺术手法中,对写则是一种相对冷门的表现手法,考生鲜有知悉,这对于即将应考的考生而言,显然是极不可取的。事实上,对写手法在高考实战中至少出现过两次。其一是2005全国卷II,所鉴赏诗歌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命题者设题为“作者是怎
新课标十分强调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教学中引入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情境当然是一种真实的情境,这似乎没有讨论的价值。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常常是无法照搬生活情境的,教学中的所谓真实情境,往往只是一种虚拟的真实情境,徐林祥老师曾指出 “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1],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虚拟的教学情境是否能够真正
对每一个在历史上有过较大影响和贡献的人,人们总争相为其作传。云南大学原校长、作家李广田在中国文学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关于他的传记或评传就有:张维《李广田传》(云南大学出版社)、李少群《李广田传论》(山东文艺山版社)、秦林芳《李广田评传》(天津教育出版社)等。2006年1月,李广田传记又添新作,这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岫教授的《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新传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教育思想的嬗变与教育制度的转型,至关重要。这一点,教育史家从来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可“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将其纳入更为开阔的论述视野。若从文化史、政治史以及文学史的角度考察教育问题,必将涉及启蒙论述、文化政治、权力运作、经典确立、文学想像及学科规训等一系列问题——那样来谈“教育”,我相信更有发展前景。对于教育学院以外的研究者来说,能否跳出已有的窠
王元化先生的《清园书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其中包涵了不少思想文化界的掌故,将来写文化史的人肯定会从中取材;又多有见道之言,发人深思。例如在致刘凌的第四封信中谈到人类情欲问题,介绍了一种三P说:power(权)、propety(钱)、presting(名),然后议论道:  三个P中,最后一个presting恐怕是最难渡过的关口。不少人对于权和钱的追求,并不怎么热衷,这大
2006年4月下旬某天,我在Minnesota Daily报纸上看到了一则秋季选课的消息:“跟沃尔特·蒙代尔学习领导艺术和公共服务”。这是政治和治理研究中心开的课。广告上说,选修本门课的学生将研究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在位时处理的大事情,比如中美关系正常化,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军队现代化,帮助促成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戴维营协议,捍卫人权,处理卫生和能源危机,以及建立现代副总统职位任务等,核心关注的是决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