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馆藏日本细菌战档案看1644细菌战部队

来源 :兰台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4年11—12月,驻日盟军联合作战参谋部问讯了一名曾经任职于南京荣字第1644部队九江支队的日本战俘.该战俘根据他在1644部队总部所看到的统计数据和报告以及平日工作的观察,提供了一份1644部队的组织结构图,并交代了该部队如何配合731部队对华实施细菌战的犯罪事实.此份美国解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揭露了1644部队的整体规模、机构建制、人员构成和配合731部队对华实施细菌战等历史事实,弥补了有关该部队从事细菌战问题研究资料的不足,具有重大学术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
其他文献
对“冰嬉(戏)”的诸多研究中,《宋史·礼志》中的一则史料多次被引用,实际该史料为后人误传并使用至今.通过对现存宋代史料的分析对此进行辨误,再爬梳史籍,得出这条讹误的始作俑者并非是乾隆时期编写《通俗编》,而是康熙年间的《佩文韵府》.
高校名人档案是校史沿革和办学成就的有力见证,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价值.在名人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中引入口述史方法可有效弥补现存档案史料不足的问题.通过考察高校档案馆开展名人建档工作现状,采取SWOT态势分析法,剖析高校名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前端控制,重视访谈设计;内外联动,规范采集流程;综合鉴定,优化评估开发环节;融媒宣传,创新提供利用形式.
在大数据爆炸式增长,数字阅读呈井喷之势的形势下,档案工作应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数字阅读的特点和优势,着力加强档案数字阅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档案数字阅读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需要,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
机关档案数字化外包,是机关档案管理适应档案数字化趋势而开展的,是提高机关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然路径.文章分析了机关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中存在的项目主管风险、档案实体风险、数据质量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和行业监管风险,并提出了完善对策和路径.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借机出台了向中国东北进行武装移民的计划,1932年第一次武装移民团入侵东北.入侵初期开始便出现大量移民退团现象.主要是由于日本殖民者在招募时进行欺骗性宣传,以及移民无法适应移居地生活所致.退团事件反映出日本军国主义者为建立所谓“王道乐土”,在国家功利主义指导下制定的移民活动给中日两国民众造成了极大伤害.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档案文献编纂学并形成初步的学科体系,在档案学者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下,促进了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发展与完善.从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发展来看,它是以档案编纂工作程序与方法为中心的,档案文献编纂著作以之为重点,将档案文献编纂程序(环节)大致分为:选题、查找、筛选(选材)、考订、加工、出版等,不尽统一,但大致相同.本文主要针对“选材”这一环节,从清晰度与完整性的视角探讨档案文献编纂的选材.
伴随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就业方式的转变和档案政策的变化使得高校遗留学生档案逐年增多,给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本文以本校为例,具体分析了遗留档案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优化管理方式以及怎样处理遗留档案.
土地档案是登记土地及其利用情况的账册,同时也是开展土地确权、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等工作的主要依据.然而,在我国土地档案的早期管理阶段,受到技术限制,往往采取手工方式开展档案整理与资料收集等操作,管理水平及效率低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无法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土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具体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变革.
由于受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相对迟缓,为抓住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契机,紧跟智慧校园建设的步伐,亟待构建一套欠发达地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案.文章梳理了目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欠发达地区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原则、目标、思路,从智慧化门户网站、服务系统、管理系统、设施设备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欠发达地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案.
全面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教育背景促使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寻求创新与突破,文章在对档案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档案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必要性,进而从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培育创新思维素质、活跃思维,优化非智力素质、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素质以及增强档案学专业学生创新动力与热情四个方面提出了档案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策略,以期对档案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