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水疗在预防性肠造口患者排粪造影后的应用体会

来源 :中国肛肠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大肠水疗在预防性肠造口患者排粪造影后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术后预防性肠造口患者1030例.所有患者均于排粪造影后行大肠水疗治疗,治疗前严格评估、查体、宣教;治疗中严格掌握操作要领及并发症应急处置方法,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后密切观察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大肠水疗,共6例因久病体质虚弱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虚脱昏厥的情况,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吻合口漏、出血、造口旁疝及造口脱垂等不良事件发生.结果表明,预防性肠造口患者排粪造影后行大肠水疗安全可靠,可以减少钡剂残留.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足月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足月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高度怀疑为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于出生后3d内进行超声与脑电图(EEG)检查.以EE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对足月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效能.记录脑损伤患儿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中央支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分析PSV、EDV及RI诊断足月新生儿脑损伤的价值.结果 100例新生儿中,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筛查可疑阳性新生儿召回情况及影响召回的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CH和PKU的筛查、追访资料,对可疑阳性召回情况和未召回原因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 2018-2019年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共筛查新生儿412 850例,筛查出可疑阳性病例2 982例,召回2 783例,总召回率93.33%.共筛查出CH可疑阳性病例2 603
目的 探讨山东地区遗传咨询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类型、发生率与临床常见疾病之间的关系,用于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9月山东地区5 143例遗传咨询者,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5 143例遗传咨询者中,检查出染色体核型异常者222例,异常检出率为4.32%(222/5 143).在异常核型的临床表现中,生育障碍152例,占异常核型的68.5%,智力低下、发育异常70例,占核型异常的31.5%.同时检查出染色体多态性289例(5.61%),临床表现均为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单纯微小钙化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接诊的120例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BI-RADS3~5类单纯微小钙化病变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4个病灶,记录动态增强MRI联合DWI影像结果、X线摄影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24个病灶中50个恶性病变,74个良性病变;恶性、良性病变在病变强化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良性病变在肿块样强化边缘、形状及内部强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国内外数据平台检索并筛选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5.4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空腹血糖(P<0.05),降低GDM的发病率(P<0.05),但对妊娠期体质量增加无影响(P=0.80).相比之下,服用较长时间(≥8周)益生菌对GDM的预防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益生菌可有效预防超重肥胖孕妇患GDM,开展更多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价值,指导手术方案的拟定与优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杭州市中医院完成手术治疗的93例女性囊性病变患者,术前完成MSCT检查.观察MSCT影像表现,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鉴别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良恶性的效能,分析MSCT诊断女性盆腔囊性病变分型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手术结果证实:93例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中,19例(20.43%)为恶性,均为卵巢囊腺癌;74例(79.57%)为良性,其中20例(27.03%)为子宫肌
为分析β-连环素(β-caten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P-糖蛋白(P-g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采用随机样本抽样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癌旁组织正常者80例为对照组.对2组β-catenin、VEGF-C与P-gp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显示,观察组β-catenin、VEGF-C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74.51%vs 35.00%、72.55%vs 35.00%,P0.05).经秩相关分析,β-catenin异
目的 探讨CT联合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检查对重症肺炎患儿病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儿76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各38例,再选取40例同时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76例重症肺炎患儿采用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扫描,回顾性分析患儿CT影像特征和病理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suPAR水平,记录并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肺炎患儿CT检查影像学特征和并发症情况.记录并比较所有研究对
目的 探究颈后透明带(NT)、顶臀长(CRL)、脐动脉搏动指数(UAPI)及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联合检测对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该院行产检的双胎妊娠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收集两组孕妇的检查资料,对比两组孕妇的NT、CRL、UAPI及MCAPI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四项指标联合预测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阳性组孕妇的NT[(3.29±2.17)mm]、CRL[(62.62±
患者女,31岁,因“肛门异物脱出伴便血反复发作10年余”于2021年4月5日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肿物脱出,起初可自行回纳,后逐渐加重,无法回纳,时有少量便血,色鲜红.2012年顺产时出现大出血,2018年顺产二胎再次出现大出血,后经血液科诊断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因考虑痔手术出血风险较大,一直行保守治疗.近期患者自觉肛门脱出物严重不适感,便血量增加,无法耐受,遂至我院就诊.专科检查:肛缘环状痔组织增生,肛门指诊截石位齿状线上可触及多点位黏膜隆起明显,未触及其他异常肿块.入院诊断为:1)混合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