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告状行为”处理心得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朝夕相处在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矛盾,每天会有大半的幼儿来向老师告状,有的幼儿还会进行多次告状,让老师应接不暇,又忙又累。做为老师的我们也不可轻视幼儿的告状行为,虽然这些屡屡发生的告状行为浪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正确的处理方式会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同伴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
  在工作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他们打我。”“老师,他们把书撕烂了。”“老师,他们抢椅子。”像这样的“告状”事件在幼儿园是普遍的。而此时,老师更像一名法官,对他们进行“案件”处理,有时在几分钟内会处理十几起这样的“案件”。总之,一些在大人看来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的事,在孩子眼中永远都是大事。那作为幼儿教师。应怎样对待和处理这些“告状”行为呢?
  首先,要找出幼儿告状的原因,再对事情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再对事情做出判断,并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辅导,以促进幼
  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告状行为分为以下几种:
  一、“检举”别人,想得到老师的肯定
  在幼儿认为,老师不允许的行为就是错误的行为,老师赞赏或同意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因此,幼儿会对一些不符合老
  師要求的行为向老师告状,希望得到老师的评价和裁决。
  如有些幼儿见到其他幼儿打架时,就会根据以往老师或父母给予的经验,对此行为进行批评、制止,并向老师检举:“老
  师,某某在打架。”这时老师应该在弄清事情原由后,对幼儿的打架事件认真分析,及时处理,并且对告状的幼儿进行适当的点
  评,切记不要无动于衷。
  二.受了委屈寻求老师帮助
  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老师就是他们的天。在他们看来,谁好谁坏就只有一个最直观的认识,“谁给我玩玩具,谁
  陪我做游戏,谁就是最好的”;“谁不陪我玩,谁抢我玩具”,这就是不好的。当幼儿在游戏玩耍时受到期负或不满的情况下,
  极力的表现就是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老师想依赖老师来解决遇到的小矛盾。
  如有一天晨间活动中,孩子们不亦乐乎的玩着自己所分到的积木。过了好一会儿,孩子们的积木渐渐变成了漂亮的“成品”,
  因此积木变少了,为了能使自己继续玩下去,李凯瑞他就开始抢别人的积木。晨晨眼圈里充满了泪花来“告状”,“老师他抢我
  玩具”。晨晨向老师告状,希望得到老师适当的帮助。
  三.由于个别幼儿的任性伤害到其他幼儿,而引发的告状行为
  另外,大多数幼儿喜欢模仿动画片里面的暴力场面,模仿其中的一些英雄人物和超能力拥有者,如《奥特曼》《双面超人》
  等,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这也使得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行为增加,在生活、学习、游戏的时候他们也将这些模仿动作用于追逐打
  闹,引起其他幼儿的告状。对于这种情况的告状,老师和家长必须谨慎认真的对待。不能敷衍幼儿,如果幼儿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可能会混淆幼儿的是非观,挫伤他们的正义感。
  如何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才能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呢?
  1.要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儿的告状持欢迎态度。
  2.了解告状原因“对症下药”。
  3.培养幼儿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我们要对孩子的告状,不管原因是什么,老师与家长都不要以敷衍态度来对待孩子,如果用敷衍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会对孩子
  造成一种内心的伤害,是对孩子的不礼貌,不尊重。老师与家长应该表现出仔细倾听的态度,并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其次,孩子的告状也说明了孩子积极的一面,证明他们能分辨是非。如果幼儿在告状后得不到老师的回应,内心就会有一种失
  落感,在他们心目中老师的权威性和依赖性也会大打折扣。并且以后面对类似的情况可能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面对。更不能嫌孩
  子们制止孩子的告状行为,有些事情老师也许发现不了而孩子们相互发现了告诉了老师可能会制止很多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幼儿的告状看起来事小,其实对幼儿来说也是成长过程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就能帮助我们提
  高教育质量,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相信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会得到改变和帮助的。
其他文献
【摘要】学中我们及时总结和反思,養成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习惯,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与此同时,教学中要吃透教材,找准教材中重点、难点,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反思 精心 耐心 总结  一、教学前反思,精心准备,有助于实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是所有数学教师努力的目标。笔者认为活用“尝试教学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创设尝试情境,诱发学习兴趣;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兴奋剂;精心设计练习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关键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尝试情境 艺术性 练习题 思维  在数学课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智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现在大部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近10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此中我们不但要实事求是地、辨证地认识新课程改革,而且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与旧课程 教师与学生 传统学习与新式学习  很多学校、科研工作者将新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核心理念、一项教育课题,对它进行研究,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而使得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得以改变,还有效地指导了具体的教
【摘要】英国的学分累计与互认制度历史悠久、理论成熟、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促进终身学习和发展高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概括分析了学分累计与互认制度的历史、运作模式以及对我国学分互认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英国 学分 累计与互认 启示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学分银行”的概念也随之被提出,这为推进教育的沟通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