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方腐乳中益生乳酸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酿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we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从青方腐乳样品中分离具有潜在益生功效的乳酸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对筛选菌株进行人工胃液、胆盐的耐受性及其细胞表面特性测定,并对复筛菌株进行清除亚硝酸钠、降胆固醇、乳糖消耗、抑菌和抗氧化等益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从青方腐乳样品中共分离筛选得到24株菌(编号为S1~S24),通过人工胃液、胆盐的耐受性及其细胞表面特性测定复筛得到8株菌,分别为菌株S6、S10、S11、S13、S17、S21、S23、S24,其中菌株S6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降亚硝酸钠、胆固醇及乳糖的能力分别为86.84%、61.22%、29.13%;羟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分别为79.15%、56.29%、58.14%。综上,菌株S6对所有试验病原菌的拮抗能力最强,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
其他文献
<正>科技的发展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多元化的艺术创作平台、丰富的艺术创作手法、崭新的传播形式,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加灵活。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技术对艺术设计来说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视觉传达设计向着数字化、人性化、多样化、情感化的方向发展。现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数字技术越来越完善,在这种大潮流下,艺术设计的呈现形式和发展趋势都有着重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技术发挥着越来
期刊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构关系衔接属于结构衔接的内容。同构关系衔接是指在同一语境中,几个相同或相近的句子或段落组合在一起,使语篇结构相似,语义内容相近,从而达到语篇衔接的效果。同构关系衔接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汉维两种语言在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上有所不同,因此在同构关系衔接的表现形式上也会存在差异。本文从同构关系衔接切入,探究《我与地坛》中同构关系衔接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分析其在维吾
本文以云南艺术学院版画系为典型案例,探讨高校教学与科研相长的优势对人才培养的有效动力。该教学团队10年以来,教学系统守正创新,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立德树人成果显著,在西南边疆艺术类高校中颇具代表性。文中阐述了其教学特色,分析了其创作科研成果,关注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为科研储备基础,旨在研究高等艺术教育培养人才的创新路径。
<正>吃什么更营养,怎么吃更健康?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时隔6年再次修订并于4月26日面世。新版指南突出了规律进餐的重要性,“手把手”给出了如何合理进餐和挑选、烹饪食物的科学建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变化显著,肉、蛋、奶消费大增。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说,1982年至今的监测显示,我国国民从最初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普遍缺
期刊
采用云南省“十三五”期间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基于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云南省“十三五”期间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和碳汇潜力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十三五”期间森林碳储量由21.9525亿t增加到23.9522亿t,森林碳储量净增加了1.9996亿t,年平均增量0.4999亿t。按假设单位面积蓄积目标法估算云南期未森林碳汇发展潜力,计算表明云南林业碳汇发展潜力巨大,“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物联网技术的需求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与此同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对物联网的相关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标准。而智能电力计量系统作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对于更好地满足用电需求,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但是从目前我国智能电力计量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基于
计数原理是数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更是高考中的常客.本文将对排列组合问题的一些常见题型以及其相应的解题策略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目的 评价使用益生菌干预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为CRD42022303995。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1年11月有关益生菌干预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研究。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不能合并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选
知识创新研究可谓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展开研究,但是从公司成立年限视角入手,对隐性知识创新展开实证研究可谓是一个空白。基于此,以上海、浙江、北京、江西等地几百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士为调查对象,从实证角度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立年限为11-20年的公司对隐性知识创新的重视程度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优于成立年限小于5年和超过20年的公司。这个结论也说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