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钬激光、电切及开放手术处理膀胱袖套-输尿管下段的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钬激光、电切及开放手术在上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根治术中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162例肾盂癌、中上段输尿管癌患者的资料.肾及近端输尿管切除术采用开放或后腹腔镜法.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分别采用钬激光(A组)32例、电切(B组)51例及开放手术(C组)79例.经尿道手术组术中插入5F输尿管气囊导管以阻断尿流.病理诊断均为肾盂和(或)输尿管上皮癌,病理分期为T(4)NoM0 ~T4N0M0.对3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和术后随访结果(肿瘤复发率、肿瘤种植发生率、患者生存率等)进行对照研究.术后随访3个月~8年. 结果 A、B组手术时间[(203.6±31.5),(207.2±24.3) min]、术中失血量[(127.4±63.2),(135.0±82.7) ml]、术后住院时间[(5.8±1.3),(5.6±1.2)d]显著低于C组[(248.0±42.9) min,( 484.5±217.7)ml,(8.7±3.5)d,P<0.01].B组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6例,膀胱穿孔合并较大出血3例,其中中转开放手术2例.3组术后膀胱肿瘤发生率(16.3%、18.1%、21.7%)、肿瘤种植发生率(均为0)、1、3年生存率(96.3%/90.5%、98.0%/88.6%、95.7%/8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尿道术式的创伤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膀胱肿瘤发生率、肿瘤种植发生率、生存率等与开放手术相当.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的手术方式与术后肿瘤复发率无关.钬激光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是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根治术中安全、微创的方法。

其他文献
肾癌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占肾癌的80% ~85%.对肾透明细胞癌VHL综合征的研究,带动了肾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近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6种治疗晚期肾癌的靶向药物,分别为舒尼替尼、贝伐单抗+α干扰素、帕唑帕尼、替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和索拉非尼。
期刊
患者,男,63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余于2011年1月27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示膀胱内壁毛糙,前壁实性低回声团,内见强回声斑;CT检查提示膀胱前壁占位;膀胱镜活检病理诊断腺性囊性膀胱炎伴部分上皮不典型增生.全麻下行肿瘤及部分膀胱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瘤大小1.5 cm×1.5 cm×1.0 cm.肿块呈息肉状向黏膜面突出,黏膜下见一灰白色结节,切面有蒂,蒂长0.3 cm,宽0
期刊
1994年4月至2009年10月使用口腔黏膜行复发性尿道狭窄重建490例,其中随访时间≥5年203例(41%)。
期刊
目的 观察大剂量坦索罗辛治疗BPH引起LUTS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期为4周.261例经诊断为BPH引起LUTS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口服坦索罗辛0.2 mg每晚1次(126例)或0.4 mg每晚1次(135例),比较治疗前后的IPSS评分和Qmax. 结果 0.2 mg组IPSS由治疗前的17.72±2.50降至10.21±1.95,平均下降7.59±2.74
玉兔捧金辞旧岁,蛟龙腾飞迎新年.在龙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向海内外泌尿外科同仁们致以热烈的节日问候!感谢大家在过去的一年里同心同德,为积极推进中国泌尿外科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工作顺利!
期刊
70%的初发膀胱肿瘤为非浸润性膀胱癌,而其中的70%为局限于黏膜内的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癌(pTa).该类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概念已经确立.其预后取决于肿瘤体积、多灶性、复发状况、有无共存的原位癌和肿瘤的组织学分级[1]。
期刊
腰骶段以上水平脊髓损伤的下尿路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 detrusor overactivity,DO)及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DSD).腰骶段初级排尿中枢的完整是损伤后自主排尿反射建立的基础,而位于初级排尿中枢的某些神经化学物质在下尿路病理改变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是一种重要的神经
期刊
目前,肾肿物术前穿刺活检诊断主要用于除外一些不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的疾病,包括脓肿等感染灶、肾外肿瘤的转移灶以及淋巴瘤,也用于已经播散转移的肾癌或难以切除的腹膜后肿物,明确诊断及组织学分型,以指导靶向治疗等[1].此外,射频消融和冷冻等微创治疗已成为治疗肾脏小肿物的可选方式,而在这些治疗方案中,活检成为治疗前明确组织学诊断的惟一方法[2-3]。
期刊
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息肉患者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5岁.因左下腹疼痛5d,外院B超发现左肾积水于2010年11月5日入院.左肾逆行造影示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充盈缺损,输尿管上段狭窄或结石可能.核素肾动态显像示左肾功能轻度受损.入院第8天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探查.术中游离肾下极及输尿管上段,肾盂肾盏呈梗阻后扩张性改变,切开输尿管上段,可见呈分叶状
期刊
原发于肾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罕见,肿瘤生长快,侵袭性强,发现时常为晚期,治疗效果很差.如何提高对肾PNET的认识,特别是早期肾PNET的认识,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收治早期肾PNET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7岁.因间歇性肉眼血尿10 d于2008年12月15日入院.血尿呈无痛性全程伴小蚯蚓状血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