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搞好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单调。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影响,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出新的挑战。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调,简单地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复制到网站上,专题网站呈现长篇论调、内容枯燥、格式呆板、页面静止、更新速度慢、红色一片的格局,没有将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相结合,大学生参与网络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被质疑。(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综合能力素质较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面对网络对教育工作的考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接受系统计算机培训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是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高校屈从于各教育职能部门的压力,没有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被动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形式化,忽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参与的网络体系和氛围,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工作的实效性值得探讨。(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待建立完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者起主导作用,教育者通过课堂讲授、个别谈心和座谈讨论等方式,将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政治观念、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给受教育者,教育者被动或有选择地吸收信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适应网络环境的需求,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规范、不系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
二、网络发展同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已为严峻的现实所证明。但由此而对网络抱畏惧心理,也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有的态度。实际上,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首先,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推动其理论不断发展的则是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必将为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更多新的知识和现实材料,也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实和丰富新的内容。其次,人类社会的网络化必然会更新人们的观念和思想。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网络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技术之一,必然会推动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它极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泼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更新。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首当其冲,这在客观上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如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网络道德素养。在我国上网人群中,大学生占了多数,网络上的自由言论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2)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政工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应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深入了解网络的特征,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从而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克服困难,勇于探索,有所作为。(3)建立具有正确政治导向的网站,占领网络阵地。鉴于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趋势及大学生对信息的强烈要求,高校应根据实际建立自己的“校园信息网”,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这既可以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的消极信息,更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通讯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评判中选择并吸收正确信息。(4)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袭。面对国际互联网上的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政府要对网络信息做好入境防范,强化对上网信息的监控,过滤虚假、有害、错误、反动的信息;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惩治网上犯罪。
参 考 文 献
[1]杨泽宇.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高教研究.2000(2)
[2]吴汉德.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教.2001(3)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单调。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影响,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出新的挑战。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调,简单地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复制到网站上,专题网站呈现长篇论调、内容枯燥、格式呆板、页面静止、更新速度慢、红色一片的格局,没有将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相结合,大学生参与网络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被质疑。(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综合能力素质较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面对网络对教育工作的考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接受系统计算机培训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是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高校屈从于各教育职能部门的压力,没有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被动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形式化,忽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参与的网络体系和氛围,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工作的实效性值得探讨。(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待建立完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者起主导作用,教育者通过课堂讲授、个别谈心和座谈讨论等方式,将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政治观念、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给受教育者,教育者被动或有选择地吸收信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适应网络环境的需求,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规范、不系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
二、网络发展同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已为严峻的现实所证明。但由此而对网络抱畏惧心理,也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有的态度。实际上,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首先,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推动其理论不断发展的则是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必将为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更多新的知识和现实材料,也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实和丰富新的内容。其次,人类社会的网络化必然会更新人们的观念和思想。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网络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技术之一,必然会推动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它极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泼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更新。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首当其冲,这在客观上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如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网络道德素养。在我国上网人群中,大学生占了多数,网络上的自由言论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2)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政工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应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深入了解网络的特征,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从而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克服困难,勇于探索,有所作为。(3)建立具有正确政治导向的网站,占领网络阵地。鉴于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趋势及大学生对信息的强烈要求,高校应根据实际建立自己的“校园信息网”,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这既可以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的消极信息,更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通讯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评判中选择并吸收正确信息。(4)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袭。面对国际互联网上的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政府要对网络信息做好入境防范,强化对上网信息的监控,过滤虚假、有害、错误、反动的信息;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惩治网上犯罪。
参 考 文 献
[1]杨泽宇.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高教研究.2000(2)
[2]吴汉德.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教.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