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与邪恶的较量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3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狄更斯将人道主义情怀渗透在他创作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当中,宣扬一种仁善道德的精神,以一种宽恕,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阶级矛盾。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同时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不能彻底批判的局限性。
  关键词: 查尔斯·狄更斯 人道主义思想 局限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在对现实社会批判的同时使人心怀希望,赋予人强烈的感染力。
  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时候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父母经常大宴宾客,花钱上没有节制,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因为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厂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他饱尝艰辛,饱受屈辱,也看尽了人情冷暖。这段人生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促使他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形成了他人道主义思想的创作基调。
  根据狄更斯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我们可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温和批判阶段,中期的全面批判阶段,晚期的对未来社会发展展望阶段。但是,无论他对现实世界如何批判,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真善美的温情。这些都可以在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找到论据。
  一、狄更斯早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发表的《匹克威克外传》(1937)、《雾都孤儿》(1938)、《尼古拉斯·尼克尔》(1939)、《老古玩店》(1940)、《巴纳比·拉奇》(1841)这5部长篇小说从创作特点上来说可归属为早期(1837—1841)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温和的批判。
  《匹克威克外传》是他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有意地把匹克威克塑造成了一个仁慈和博爱的典型。他不谙世事、正直善良、打抱不平、助人为乐。有一次他在一所茅屋前发现一块半露出地面的刻了字的石头,便认为这是很古老的刻了碑文的宝石。其实石头上的字是一个工人在无聊的时候随便刻出来的。这表现出他天真爱幻想、童心未泯、脱离实际。骗子金格尔设下圈套,让别人告诉他一个假消息,说金格尔将在深夜拐骗寄宿学校的一个女学生,请他去救助那个少女。他也毫不怀疑,以致上当受骗。这些都表现出他是一个善良无邪的人。而后来他在监牢里见到衣服破烂、脸色发灰的金格尔时动了恻隐之心。在出狱之后,以前吃了金格尔不少苦的匹克威克先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替他还清了债务,还为他介绍工作。最后,这位富裕却忠厚的资产者匹克威克先生的高尚德行感化了金格尔,使之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这是狄更斯创作的典型性结局。而在《雾都孤儿》和《尼古拉斯·尼克尔》的大团圆结局中,我们得知书中那受苦难的“小人物”最终大多赢得了仁慈的资产者的庇护过上了无忧的生活,就像是童话世界里的“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时期的创作都弥漫着一种童话般的色彩,受再多的苦难,到最后坏人一定会被惩罚,好人则能得到上帝的垂怜,体现了狄更斯创作中的温情浪漫的人道主义情怀。
  二、狄更斯中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842年,狄更斯首次出访美国,这次游历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虚伪的民主政治、残酷的监狱,特别是暗无天日的蓄奴制,引起狄更斯极大的愤慨。他说:“我已经失望了,这不是我要来看的共和国,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共和国。”他的游记体小说《美国札记》(1842)和长篇小说《马丁·朱什尔维特》(1844)都对美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作了有力的揭发。这也标志着狄更斯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对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批判的时期(1842—1858)。除了《旅美札记》和《马丁·朱述尔维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圣诞欢歌》(1843)、《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荒凉山庄》(1853)。
  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故事情节已经不似前期的作品那么光明乐观,资本主义社会的阴影笼罩在主人公的命运中,慈善的资产者的形象开始被为富不仁者替代。总体而言,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必须经过更多的磨练最后才能安享幸福人生。不再像童话故事一般单纯清澈,有了更多的波折,必须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获得某种圆满。
  例如,在《圣诞颂歌》这部备受推崇的短篇中主人公斯克鲁济是一位商人,他成天与钱柜、账本和发票打交道,一生只知道攒钱,毫无人性。他克扣员工的工资,拒绝外甥的问候和祝福,不施舍分文给穷人。然而,平安夜出现的三个精灵带领他回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些生活情境,并让斯克鲁济从自制的陷阱和枷锁中解脱出来,领悟到圣诞节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他在圣诞颂歌奏响时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在《马丁·朱述尔维特》中,鸠纳斯·朱述尔维特被父亲安东尼培养成了一个只知道金钱和利润的骗子,为了早日占有财产,他竟亲手杀死了父亲。他整日考虑的是利润和金钱。他的处世箴言是:“要干掉别人,否则别人就会干掉你。”狄更斯借人物之口感叹地说:“背叛、欺骗、阴谋诡计、竞争、仇恨、卑鄙、虚伪、贪婪、卑躬屈膝、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亲友相互践踏──这些就是在生活道路上的连台好戏。”作品中父子之间的勾心斗角,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生动写照。这部小说还塑造了培克斯尼夫这个伪君子的形象。年轻的马丁·朱述尔维特由祖父打发到建筑商培克斯尼夫处学习建筑。培克斯尼夫图谋老朱述尔维特的财产,他道貌岸然,在“仁爱”的外衣下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狄更斯讽刺地说,他甚至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起名一个叫“慈悲”,另一个叫“仁爱”,但是他永远只是教训别人,言论高尚和行为龌龊。小说通过小马丁·朱述尔维特在美国投资遭到破产和险些丧命的故事揭穿美国社会的假民主,批判美国新闻界、舆论界的虚伪性和美国的投机事业。经历了种种艰难和考验之后,小马丁·朱述尔维特改变了自私的性格最终才得以继承祖父的遗产。
  在《董贝父子》中,被金钱主导了思想的董贝先生经历破产之后,被金钱扭曲的性格才得以纠正,方能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
  这一时期的作品,狄更斯表现出来的情绪虽然多了点灰暗色彩,但他仍然坚信,情感教育可以改变资产者,可以改造社会。
  被狄更斯称为“心中最宠爱的孩子”的《大卫·科波菲尔》更加注重结构技巧和艺术的分寸感。作者通过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坎坷的一生展现了一副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生活的五彩画卷,揭露了英国腐朽顽固的司法制度和窒息儿童心灵的教育制度。《荒凉山庄》以错综复杂的情节讽刺了英国古老的邪恶无能的司法体制。但不管怎样的揭露和抨击,在故事的最后狄更斯总是留有余地,让善良的人们仍然心怀期待。
  三、狄更斯创作后期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在第三阶段(1854—1870)的主要代表作是《艰难时世》(1854)、《小杜丽》(1857)、《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和《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1870)。在这些作品里,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且经历了婚姻爱情上的一些不幸,作品更多抑郁的一面表现了出来。
  从《艰难时世》开始,狄更斯进入了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道路的新时期。小说围绕露易莎的不幸婚姻和工人斯蒂芬与资产者庞得贝发生冲突导致惨死这两条主线展开,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抨击了功利主义学说,抗议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行为,对下层人民表现出深切的同情。但是,狄更斯对于资本主义的揭露、批判并没有作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他只是希望纠正资本主义的弊病,把这个社会弄得好一点罢了。无论社会现实多么残酷,狄更斯始终没有放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幻想,因而他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无处不在。
  《双城记》也是这个时期的一部杰出的代表作,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然而,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既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又反对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笔下,整个革命成了一场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罪恶的贵族阶级,也盲目地杀害无辜的人们。在狄更斯看来,人类的爱比恨更伟大,阶级调和比阶级斗争更可取,社会生活应该以和睦共处来代替暴力革命,这就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对主人公皮普心灵历程的描绘,正是他苦心追求和寻觅的人性回归的历程和通往理想王国的路标。纯朴善良的皮普一心想要成为上等人,但在真正见识到所谓“上等人”的虚伪无良、卑劣无耻之后,皮普在残酷的现实中意识到:真正的远大前程绝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拥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灵和勤劳的双手。最终回归纯善本性的皮普重逢了失去一切财产、心灰意冷的恋人,重燃生活的希望。这样的结局不能不说同样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体现。
  总之,狄更斯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其各种矛盾都是通过道德来调解的。狄更斯相信正义、相信善良、相信人道、相信恶行终将受到惩罚,而善德也会得到报偿。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运用高度的艺术技巧,描绘了极为广阔的资产阶级社会画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及其本质,刻画了资产阶级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层面,从城市到乡村,从法院到监狱,从豪华的官邸到阴暗的贫民窟,从“慈善”的董事会到饥饿的贫民院,他的创作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发展过程。或许正因为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心怀仁慈,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黑暗不能够完全彻底地进行批判,这成为了他创作中的一个局限。
  
  参考文献:
  [1]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朱虹.狄更斯小说欣赏[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7.
  [3]狄更斯著.宋兆霖译.大卫·科波菲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0.
  [4]狄更斯著.王倜然译.圣诞颂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
  [5]狄更斯著.蒋天佐译.匹克威克外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
  [6]狄更斯著.胡文淑,全增嘏译.艰难时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
  [7]狄更斯著.张玲,张扬译.双城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8]狄更斯著.叶维之译.马丁·朱述尔维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9]白淑杰.现实主义的人民性[J].青海师专学报,2001,(2).
  [10]肖砚良.探索·批判·瞻望[J].理论学刊,1997,(6).
其他文献
摘 要: 秦可卿既是一位温柔善良、美丽多情的女性,又是一位风流淫逸、热烈香艳的少妇。她的卧室春意满堂,环境布置不离“情”、“淫”二字,极其暧昧,浓烈的性爱氛围唤起了贾宝玉的觉醒。她是贾宝玉性爱的启蒙导师,她的香艳性格特征也决定了她悲剧性命运。  关键词: 秦可卿卧室 性格 特征    读过《红楼梦》的人很难抹掉对秦可卿的记忆,设若她仅仅是像多姑娘和鲍二家的一样一味淫荡的话,恐怕不会激起多少人探究的
摘 要: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传统文化,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两种现象:国内百家讲坛类节目的兴起和大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盲从,文章提出可从研读古代典籍和回顾传统文化两个方面来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在从古至今的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归属感的来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传统文化的某种缺失所引起的一系列现象
摘 要: 《真情的回报》这篇课文虽然语言平实,但文中洋溢的浓浓真情却令人感动。为使学生感受到这种真情,本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生感情真情,体验真情,同时,将课外阅读交流、指导引进课堂,进行课内外衔接,旨在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不断提高其语言素养、人文素养。  关键词: 《真情的回报》 研究主题 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真情的回报》是一篇比较浅显、易懂的课文,叙述了一个虽然平常但却很感
摘 要: 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的隐士,虽然看上去清高耿介、洒脱无虑,其实心中隐含着深深的孤独,面对无人理解和污浊的官场,他只能寄情于山水田园,排遣心中的孤独寂寞。本文旨在透过其诗歌剖析其思想中的孤独意识。  关键词: 孟浩然 隐者 孤独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在漫长的羁旅生涯中,他用平淡的语言描绘自己眼中的名山秀水;在闲居的别业中,他感慨自己的人生。孟浩然也是一位注重表现自我、抒写个人怀
摘 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于应用型是不容置疑的。本文就安徽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六位一体式”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普适性途径,为普通本科院校同类专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安徽科技学院 工商管理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摘 要: 大仲马与金庸在世界通俗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二人在创作上有着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基督山伯爵》与《天龙八部》两部作品中对复仇这一人类共同文学主题表现形态上的异同,进一步探讨造成这种差异背后的中西方文化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大仲马 金庸 复仇 中西文化    复仇作为文学史上传承至今的文学主题之一,其中所包含的复杂的社会根源使得中外复仇文学中的复仇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著名的比较文
摘 要: 本文作者以教材中的一句话为引子对慈禧在戊戌变法前后的态度进行了思考,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最终总结得出:慈禧并非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她甚至比任何人都渴望变法,只是当其认定最大利益即将遭到触犯时,才会镇压戊戌变法。她并非真如我们所以为的是一个“老顽固”。  关键词: 慈禧太后 戊戌变法 态度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主要缘于阅读教材①时产生的一些疑惑: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强学会的成
摘 要: 中职语文课程的改革在整个中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已显相对落后。本文在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之后,尝试从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职语文课程的正确定位。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程 反思 定位    当前,中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模块化、项目化、学习领域等教学思想、方式不断给中职课程改革注入新鲜血液,使中职教育面貌为之一新。然而,中职语文课程的改
摘 要: 《已故上校的女儿们》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著名的《园会集》中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佳作,作者现代派风格的高超写作技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曾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批评和心理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但鲜有从新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细读法”解读。本文试用 “象征”“张力”理论对其进行“细读”,从而更深层次地揭示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和理解文章的内涵。  关键词: 《已故上校
摘 要:在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对教会的态度矛盾多变,徘徊于“护教”与“排教”之间。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张之洞处于从清流健将向洋务殿军转变的过渡期,思想上摇摆不定;张之洞本人因时而变、善趋风势的性格和最高当局的施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中法战争期间 张之洞 教会 态度    中法战争期间,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教案高潮①,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贵州、湖北、山东、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