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左岸土石坝加高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来源 :人民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f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规模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鉴于"75·8"型洪水的经验教训,1979年水电部规划设计管理局审批,按10 000 a一遇洪水加20%修正值作为保坝校核洪水,坝前最高水位将达164 m高程,土石坝需加高3 m.从1984年2月至1997年8月,左岸土石坝已按3 m加高设计,断面加高至162 m,施工严格按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都进行了彻底处理,消除了枢纽的隐患,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优化东方伊萨酵母菌(Issatchenkia orientalis YP-1)对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的脱色条件,初步阐明脱色机理.[方法]研究该菌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染料起始浓度、碳源和氮
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对采集到的2006、2009、2013年3期的巩义市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借助GIS技术手段以及Arc GIS平台,选用城市紧凑度、城市扩展强度、城市扩展弹性系数等指标,
摘要黄土高原是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在工程实施中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稳固退耕成果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向国家生态建设需求,结合区域特点,提出了构建完善的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推进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黄土高原;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
期刊
对轨道交通动态杂散电流产生机理和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杂散电流动态特性及现场测试的干扰因素,引入傅里叶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上海某段与轨道交通平行敷设的燃气管道进行管地
分析了整修质量过程的业务流程;利用PDM、MES的相关功能,设计了基于PDM/MES的整修质量管理系统框架;重点介绍了整修过程质量信息建模技术;实现了一套集成动态的设备状态质量信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为特大型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总面积17.15万m2,分3期施工.下期面板施工前,在对上期面板进行检查时发现,面板与大坡面产生脱空,其主要原因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