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与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沉降观测目的是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使建筑物得到安全受控。本文通过总结导致建筑沉降的产生原因,阐述沉降观测的方法与要求,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监测方法、过程及监测数据的分析。
  【关键词】沉降观测;高层建筑;地基沉降
  1、前言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工程施工改变了地貌条件及岩土层的应力状态,在荷载作用下必然会引起地基的变形。
  为保证建筑物的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物的周期性观测,记录建筑物在施工加荷及设备安装等过程中的沉降变化,当监测对象存在不安全因素时,通过监测能及时发现并掌握其形变过程及发展趋势,在排险抢险工作中,通过监测信息来验证排险抢险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从而避免因沉降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而造成经济损失。
  2、建筑沉降产生原因
  沉降是指建筑地基、基础及地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竖向移动,包括下沉和上升。引起建筑沉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
  2.1外部因素
  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建筑物地基的地质不均匀、岩土层的力学性质差异、地基的塑性变形、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及动荷载的作用,建筑物周围大量挖方等,均会引起建筑物沉降。
  2.2内部因素
  建筑物自身的结构形态造成荷载分布不均衡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变形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稳定。此外,由于施工差异而造成荷载分布不均,从而造成建筑物变形,考虑施工过程中逐步增加荷载,变形量进一步累积从而造成危险变形。
  3、监测方法及要求
  3.1沉降观测点布设
  为保证监测工作的简单易行且提高观测精度和作业效率的要求,沉降观测拟按照基准点、沉降观测点二级布设。
  建筑沉降观测点分为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基准点拟在施工现场周边稳定处埋设,一般不少于3个。沉降观测点埋设在最能反映建筑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观测点尽量做到横纵向对称,并均匀分布。
  3.2沉降监测方法
  沉降观测基准点的高程通过附近的国家高等级水准点引测。观测点布设稳定后,基于水准控制网,依次向每个观测点引测高程值。
  沉降观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进行往返附合水准测量,精度为附合差<0.3n1/2 mm,观测点测站高程中误差±0.2mm,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3.3监测频率
  沉降观测的频率应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综合考虑。通常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的周期较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主体施工阶段:在2层完成以后开始观测,每增加1-2层观测1次,且每月不少于1次。
  (2)封顶后及建筑使用阶段:第1年不少于4次,第2年不少于3次,以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
  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载荷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沉降出现异常情况或严重裂缝时,应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直至异常解除。
  4、沉降观测实例
  长沙市某项目一期工程由11栋高层住宅(26~34F)组成,设地下室1层。场地原始地貌属于湘江冲积Ⅰ级阶地,场地上覆第四系更新統冲积粉质黏土、粉砂、圆砾及残积粉质粘土,下伏泥盆系中风化白云质灰岩。基础型式采用预应力管桩。
  4.1监测点布置
  根据现行规范,充分考虑场地地层情况及基础型式,经实地调查,共埋设沉降观测点160点、基准点5点。
  4.2沉降观测实施
  本次沉降观测采用中纬ZDL-700数字水准仪,测量精度为每公里往返测量误差0.4mm。按测量规范要求依照国家二等水准,采用分段闭合、逐段检核的方法施测,各次观测精度均符合限差要求。本次沉降观测工期近800天,单点实施观测25次。
  4.3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根据本次观测数据,绘制对各监测点的沉降量-时间曲线,其中18#栋共设8个观测点(编号18-1至18-8),观测点沉降曲线如图1。
  通过分析得知:
  (1)观测点整体趋势均以沉降为主,施工阶段不同,其沉降速率有所不同;
  (2)施工阶段(0-200d)因上部荷载增加,沉降量增加较快;封顶后及使用阶段,加荷已基本完成,沉降量逐步趋于稳定;
  (3)预应力管桩属于摩擦桩,沉降量稍大。
  结语:
  沉降观测目的是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使建筑物得到安全受控。沉降监测要根据建筑规模、场地情况、精度要求等因素制定监测方案,合理周期性施测。对于监测成果要及时比较分析,得出建筑整体沉降规模和发展趋势,指导建设施工,最大程度的降低沉降对建筑的影响,对提升高层建筑整体的施工安全和使用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0J719-2010[S].
  [2]王超楠,胡晓鹏,刘明振.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高层建筑沉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14(04):68-72.
  [3]李家亮.高层建筑地基沉降及控制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251-252.
  作者简介:
  邹国辉(1983-),女,汉族,湖南长沙,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层房屋变形监测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改善,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前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工程是较为常见的基础工程之一,虽然这项工程中的相关技术难度不是很高,但是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深基坑施工的影响。深基坑的开挖区域也就是房建工程多个地下结构施工区域,甚至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可能是房建的地下永久结构,对于建筑的上部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重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建筑领域正在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在全部的建筑领域当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为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一定要对该项技术的使用以及发展开展分析以及创新,进而确保该项技术在将来的发展当中更好的符合社会的具体发展需求。我国在该项技术上的使用虽然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本篇文章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重要
【摘要】针对建筑结构智能开孔,在简述当前开孔不足的基础上,明确需求,开发出新型智能化开孔工具,旨在为实际的建筑结构开孔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保证设计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建筑结构开孔;智能开孔;智能工具开发  如今,三维设计已经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建筑与结构两个专业进行三维设计时,往往要对复杂的三维结构实施开孔设计,用于满足实际工程要求,比如在暖通风管穿墙的部位,建筑专业要在墙体
【摘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各个城市的各类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开展,与此同时建筑工程行业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在保证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建设质量同建设进度效益之间的关系式当前施工单位应当注意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项目整体建设质量。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常见的裂缝问题进行探究,并针对性的提出几方面的建议,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复杂建筑工程不断增多,人们多元化的建筑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出于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对于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也越发严格,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基坑降水技术是一个重要组成,依托于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可以非常好的保障一线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对于减少安全隐患也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基坑降水技术在应用上,涵盖的施工范围广,涉及到的施工内容多,需要综合进行研究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