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司法的历史演进——从殖民地遗产到本土化整合

来源 :清华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公元前起,印度就存在原始的商业组织以及规制该类组织运行的不成型“规则”.这些规则可视为印度公司法的“雏形”.欧洲殖民者入侵印度后,传统的商业组织开始衰弱;在殖民者的影响下,现代公司开始建立,公司法律制度也随之形成与发展.在印度公司法律制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英国殖民者的法律遗产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由于未考虑到印度的现实社会与经济状况,法律移植也带来诸多问题.在取得独立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印度公司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法律本土化整合的过程,即在保留殖民法律遗产基本要素的同时,结合印度本土的实际情况进行法律改革.
其他文献
自魏晋以来,印度佛教的“正法”文化与传统儒家的“礼法”文化在围绕“沙门礼敬王者”的政治论争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针对这场论争,东晋名僧慧远撰写的《沙门不敬王者论》成功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主权共和国.印度独立伊始,便在国大党的领导下召开了印度制宪会议,于1950年制定并颁布了印度宪法.通过印度宪法的制定,国大党领导人也将自身
语言(包括言语)是任意的还是理据的?每一特定的语言都有其理据性。人类、语言、世界三者的关系是三位一体的,人类语言本身的特征和其与理据的关系为语言提供了理据。 Is 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