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法对语文教师阅读的指导价值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宋代大学者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借鉴。为此,本文在探讨与分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特征以及现今语文教师阅读所面临的困境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获得朱子读书法与语文教师阅读困扰方面存在的联系,希望借朱子读书法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师的阅读,从而通过阅读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朱子;读书法;语文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朱熹(1103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读书、教书、编书,对如何读书有着非常深切的体会,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经验,这些经验见解被后人总结称为“朱子读书法”。朱子提出的读书法对后人的读书有着很深的影响,然而通过查看语文教师阅读的相关调查资料可以了解到,语文教师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作为教书人的教师已经远离了书籍,其专业素养可想而知。因此,语文教师的阅读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朱熹是理学家中正式明白教人如何读书的大家,他关于读书方法的言论众多,但他自己却简要地概括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又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朱熹将之概括简要,然而其中意蕴颇深,对于我们读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其一,朱子读书法的第一步,即强调阅读须“虚心”,然而在虚心之前,朱子提出“读书须是有精力,至之日,亦须是聪明。虽是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可见,阅读首先需要精力,现今的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乏阅读时间和精力,鲁迅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所以关于这一点则需要语文教师自我协调,挤出读书的精力来了。有精力读书,却还需虚下心来,现今语文教师的阅读心态浮躁,阅读目的功利正是心不虚的表现。心不虚如何看得进书?语文教师教学生静下心来看书,却往往自己在看书的时候都做不到,当阅读着一本教学参考书的时候,往往是为了备课所需,因为自己不知道,所以依赖教参,这时候的阅读,只是把书本作为教学的工具,或许教参上的知识已经掌握到了,然而阅读的乐趣全无,全然是有目的地阅读。除去教参用书,现今的语文教师读的大都是一些教育专著,或是为提升自我教学水平,或是为评职称写文章,我并不反对这些书籍本身,然而这样的阅读不就是带着一种急切的获得心态去閱读的吗?初读书就希望有所获得,就希望执统要而驭全书,这种做法皆是心不宽。朱子所谓“虚心”,其恰恰就在于警示后人读书切忌有所得。初读书只是为的循序渐进,逐字逐句逐段地去了解书中原意。
  当然,朱子所谓的“虚心”还在于对于书中的言论观点持一种虚心的态度,这对我们语文教师的阅读也有指导意义。初读一本书时,不带有自己任何主观的想法,以一种虚心的心境去探寻书中的道理,不赞同这本书的观点,无须立马指出来,如若日后可以多看些书,多悟点儿道理,或许你就会觉得先前的想法是多么可笑了。我觉得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似数学那般精准严密,它近乎哲学与艺术,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理解的此处朱子所谓的“虚心”便是以一种观赏艺术的姿态去阅读书中他人的言论,无在乎对与错、好与坏,持一种淡然的态度,于万卷书中去探得奥妙,于自我心中去寻得真知,这不仅可以做到虚心阅读,对于自我的身心修养也有裨益,可见,读书与做人相通。做到朱子所谓的第一步,不仅可以使教师学问有所长进,也可以提升其自我的修养了。
  其二,朱子读书法教人读书强调须做到精读熟读,这一“精”字则需要读书者读书有所思,这与孔夫子“学思结合法”的读书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可见,这一点在读书中尤为重要。朱子主张在阅读中获得乐趣,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位读者,还得是一位优秀的读者,而一名优秀的读者最重要的就是喜爱读书,把阅读当成乐事。但是很多语文教师阅读心态浮躁,几乎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读者呢?如何能够在阅读中增长乐趣呢?首先,读一本就要是一本。读书不在于数量的多,朱子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熟读的方法,朱子推崇苏轼的“八面受敌法”。这种读书方法很有意思,它将读书比作打仗,把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为若干个面,这些面就如同打仗时遇到的敌人,一面一面地去抵御击打,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地去读文章、分析文章。语文教师在阅读的时候不仅可以采用这种读书方法,也可以将这种方法潜移默化地介绍给学生。其次,一书未毕,不看他书。在看一本新书的时候要做到专一,一本书还未读透,又如何能够去看另一本新书呢?然而读新书的时候却需要兼看旧书,不断地将已经看过的书拿出来反复看,每看一次,所感受的都有所不同,于你的学问见识都会大有长进。长此以往做到这样阅读,我想阅读的乐趣自然会渐渐获得。寻得了阅读的趣味,自然能够将一本书从头翻阅,逐字逐句逐段,细细品味,沉潜玩味于其间。
  其三,很多语文教师缺乏研究的能力。这些语文教师写论文,大多是拼凑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朱子读书法的第三步就是主张读书者在精读文章之后能够产生疑问,有自己的主见。阅读是读思结合的过程,发现问题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朱子所谓的生疑,并非指在阅读前就带着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以习得,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你读书少,书中的问题你根本没有能力去发现,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广泛地阅读,阅读的书多了,你的视野也就开拓了,对于书中所提及的事物自然才有个了解。然而读书广泛远远不够,你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探究得深了,才能对书中的看法观点提出疑问,产生自己的想法。语文教师如果能按照朱子读书法,在不断阅读过程中渐渐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对于其专业成长是大有帮助的。“生疑—解疑—无疑”这样的读书过程,才是解读一本书的方法,在这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问才会有所长进。
  关于朱子读书法,元代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讲到朱子弟子将“朱子读书法”总结成了“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读书法后来成了朱子读书法的代表,后人每谈及朱子读书法,一定会提到这六条。本文在通读这六条读书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将其总结成朱子教人读书的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重点强调了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循序渐进这三点读书法,也涉及朱子读书法六条中没有概括到的“读书时候产生疑惑的问题”。这三个步骤,一方面是对朱子读书法的内涵与特征的概括,另一方面则是根据语文教师的阅读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而提出的,因此对于语文教师的阅读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晋]傅玄.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御纂性理精义[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2][宋]黎靖徳.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张立文.朱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束景南.朱子大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
  [7]钱穆.朱子学提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钱穆.学龠[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9][清]张伯行.朱子语类辑订[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廖照兴.语文教师阅读与专业自主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是学生初次接触写作的学龄阶段,注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情绪,还有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与技巧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就是对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策略的探析。  【关键词】小学;随文练笔;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文随文练笔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让小学学龄阶段的学生接受相关的
【摘要】合理地应用绘本图书,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绘本图书阅读在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合理渗透,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绘本图书;小学语文教学;读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绘本是一种以图片为主要的叙述主体,具有情节性和教育意义的图书类型,其设计形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理解课文、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方面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浪潮,在不同的方面加以探索,设计新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谈到核心素养,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更是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初中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文科目是将会陪伴学生良久的一门科目,是学生在社会和生活中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通过阅读锻炼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三大方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答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首要任务,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兴趣,每天必做的事情,就像吃饭一样,滋养身体。学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課堂这块阵地,指导阅读方法,激发阅读情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开阔阅读视野,反馈阅读收获,展示阅读成果,让孩子真正收获到阅读的甜头,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言传身教;活用教材;选择读物;留下足迹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的表达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0年1月-6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产科住院治疗并分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