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文心 画境

来源 :收藏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旅加青年画家王宁的相识,源于他为我编辑的画册作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印象中,这个山东大汉思路缜密,眼界开阔,作品洋气。交往中,得知他又是一位科班出身,“童子功”很深的画家,进而陆续读到他近年的一些山水画写生创作,对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可攀成半个老乡,因为他是生于潍坊,而我的祖父从登州府蓬莱县逃荒到北大荒的。借此次画展机会,谈谈对他的理解与评价,算是一次纸上谈心吧。
  受时代之惠,王宁的求学,习画条件比之前人优越得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走的何止万里?齐鲁大地起步,他—下子到北美多伦多定居,也时常游历于祖国的山山水水。足迹开拓眼界,登山则情满于山。山水,在画家眼里转化为胸襟、气度。泰山的雄伟,黄山的奇秀,雁荡武夷的灵动,洛基山的粗犷,多维度地陶冶着画家的审美情趣,赋予他深厚的生活积累,滋养了他的文化血脉。
  王宁出生与成长在孔孟之乡,那里深厚的人文精神积淀培育了他人生的根基。单说他的故乡济南,千佛山下,大明湖畔,古亭名士,无处不穿越时空,诉说着历史的记忆。南丰桥下漱玉水,渔洋诗社稼轩魂,年轻学子游荡其间,眼观而心得。王宁是勤奋而有心之人,他对荆浩《笔法记》、郭熙《林泉高致》、谢赫《古画品录》等等典籍的学习和实践延续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脉。
  读王宁的山水画,给人开阔、清新、眼前一亮的感觉。首先是画中之境,浑然天成。这与他常年坚持写生分不开。尺幅天地,画面既能放大一草一木,也能包纳山峦云烟。从奇峰深壑,到老街村屋都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画家概括造境的能力是成熟老辣的。我能清晰地看到,画家对远山近景的布置,对人居与环境的安排,都体现出匠心与创意。其次是笔墨随心,精到耐看,绝不以粗服乱头拿出示人。王宁的山水画可以说是笔笔有踪,从中看出科班训练对于艺术家的造就。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只有掌握好笔墨运用。才能称得上是中国画家。王宁于挥洒勾勒,皴擦点染间,营造出斯人心中之象,我们读来感觉亲切自然,如临其境。说起笔墨与自然的关系,明代董其昌的一段话很令人深思:“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画家以精妙的笔墨,为我们创作出一幅幅纸上胜景。最后是画中的诗意。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诗存在于一切文学艺术品类中,能否在形式上不是诗的艺术作品中读出诗来,是人的审美能力评判标准之一。王宁的山水画,充溢着淡泊、宁静的诗意,即《诗品》中所谓“冲和”之气。群山环抱中的书院,密集民居中的一株高树,都在娓娓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蕴。王宁曾说过:“在感情灵动,激越飞扬的同时,运用平日通过临摹学习古人所获得的知识、技巧、经验、素养,对画面进行具象或者意象的营造。”这其实是以绘画的语言写诗。
  让我用大书画家董其昌的一段话,来鼓励和预示王宁的创作:“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相凑而不相忘,神之所托也。”
  相信王宁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艺术家名片
  蔡金存,字存之,号箫泉,广东茂名人,诗、书、画、印、词、曲谱、散文等作品散见于海内外多种报刊,并入选各种选集,曾修学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蔡金存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国学丛刊《艺衡》执行编辑,《道库》副主编,中原文化研究院理事。现供职于荣宝斋画院。出版有《书法篆刻艺术》《穷技·蔡金存书画印诗文曲谱集》《余音·蔡金存诗草印痕卷》《传承经典——2013中国当代中青年核心画家一蔡金存》等个人专集。
其他文献
综述:   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是东北、华北、华东等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  凭借其城市建设与环境优美,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球环境500佳"、"中国人居环境奖"等一系列奖项。因软件
期刊
北京    CCTV-5改版  2005年8月24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与CCTV未来广告公司召开了中央电视台"十运会"广告资源推介暨CCTV-5改版说明会。会上,新任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江和平透露,CCTV-5体育频道 9月5日改版。此次改版正值体育频道诞生十周年之际,有着特殊而又深远的意义。改版以"突出赛事、加强新闻、改进编排、提升份额"为宗旨,着力搭建以赛事为基本资源、新闻为基本框架的
期刊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自形成以来,由于缺少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从来就没有真正规范过。所谓的市场不过是光鲜的幌子,能在这个市场生存下来的机构,大多是腐败与欺骗的场所,真正按市场规则运作的,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大多举步维艰;这个市场充斥了太多暗箱操作的成份,是市场经济作用下的艺术怪胎;艺术家削尖脑袋拼命往市场里钻,画廊经纪人利用艺术家的善良尽欺骗之能事,拍卖公司仅仅是企业操作价位的平台,其行为实质上跟拍卖并
期刊
明代公安派领袖袁中道论“识、才、学、胆、趣”,其中说到“胆”:“随其意之所欲言,以求自识,而毁誉是非,一切不问,怒鬼嗔人,开辟天地,此其胆别也”。可见“胆”在创作时的重要性。而清代的大学者叶燮论“才、胆、识、力”,把“胆”放在“识’’之前,他说“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才固然重要,但“惟胆以张其才”,又云“成事在胆”,“文章千古事,苟无胆,何以能
期刊
诗缘情而生,文以气为主。而所谓画者,必兼二者而后乃佳。近代黄宾虹曰:“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此乃博大之情,非为一己之好也。北宋郭若虚日:“如其气韵,必在生知。”此乃内在之气,非言画面之效也。故古今卓有成就之画者,必含其情、养其气,内蕴丰足,而后笔下从容。青藤秉洞彻之识,八大怀故园之思,缶翁接浑古之气,白石抱本朴之质。诸贤皆本其内而发其外,笔下灵趣万种,煌煌霍霍,煜耀区宇。前贤荜路蓝缕,斩
期刊
存刚君胖胖的,憨憨的,乐呵呵的,总是与人亲和的样子。他的画和他的人一样给人带来的是香祖袭人、牡丹富贵、事事清白等人们喜爱的主题,读之使人感到温馨和幸福。  当然,他又有些文人气。题写着“江边聊一醉,信手得黄花”诗句的那幅《菊酒图》,还有画东坡诗意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就是文人的一种情趣。画三根丝瓜喻《三思》,画一老僧作《三省》,恐怕都是他自我修行的视觉表白。  存刚君仿佛就是写意画家的“坯子”,在他
期刊
“有一说一不容易”,这是电视剧《手机》中男主角严守一的一句台词,但是,他却说出了“商业喧闹,炒作成风”的当今画坛许多艺评家的心声。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商品经济与各种艺术思潮的崔生下,画家、画作、画展,呈现空前的规模,这种多元化与膨胀状态,看似百花齐放,一片繁华,但是恰恰在快节奏生活脚步的驱使下,却很容易使人们丧失对艺术美的实质做出正确的判断。有许多人高举“创新”的旗帜,放弃了艺术原本的美的
期刊
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使得国画收藏火热起来,其中兼工带写的创作更加受人关注,同时出现了_一些非常值得重视的中青年画家。他们就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怎样把民族精神与当代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怎样使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表述得更符合当代审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青年艺术家蔡金存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的传统艺术重视内在的精神,艺术家要取得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并能把人的内在精
期刊
周鼎先生自号老西儿、半山房主人,一九五五年出生于山西交城,居内蒙古数年,今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内蒙古塞上国画院院长、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周鼎先生曾于北京、郑州、洛阳、内蒙古、桂林、台湾、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其主攻山水画,以其雄健苍劲、浑朴沉厚之笔墨意境为画坛同道所称赏。  回顾我国山水画,迄唐宋元明以来,名家辈出,佳作迭现,绘画理论亦因之时有新倡。南
期刊
与几位友人闲聊,有人戏说当前艺术行业中,摄影门槛最低,照相机功能越来越先进,买个不错的相机,价格也是许多人能承受的。最关键的是数码机不是胶片机,买了照相机,基本就不需要什么成本了,读完使用说明,就可以痛快地猛按快门,男女老少咸宜。这既是笑谈,也是实情,在当代,我不知还有哪个门类的门槛比较高?比较严?只不过级别高些的协会,钻进去费得劲要大些而已。既然如此,是哪级协会会员能说明什么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