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提升的途径

来源 :辽宁高职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电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提升,需要做新、做活、做实体制与机制建设,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一支优质服务团队,培育社会服务品牌;需要依托示范基地,构建立体型社会服务体系;需要利用专业优势,开展网络营销外包服务;需要成立电子商务区域教学联盟,推进系统化培养发挥示范效应。
其他文献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入课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教学评价是高校教育活动的指挥棒,是落实课程思政进课堂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课程思政”内涵,初步探讨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评价实施的具体路径。文章通过从过程性评价到终结性评价,从直接测试到间接测试的评价策略,初步形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评价的基本路径。
阅读是语言类科目教学的基础内容,其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还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中利用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意识到培育提升学生想象能力的意义,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充满了好奇心理,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顺应学生心理特点,培育学生想象力和写作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在人们的生活中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信息也影响着人们在生活或者是学习中的各种事情。在教育方面,信息化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在教学的时候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让以前的传统教学观念得到改变,老师也越来越重视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要会使用多媒体技术,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够让语文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现行高中历史课本中引入了众多历史资料,增强了教材的说服力和生动性,学生在这些史料的分析过程中,能够巩固历史知识,同时揭示历史的内涵,进而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质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需要历史教师将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为促使学生深度掌握历史内涵奠基。基于此,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的“史料实证”素养展开讨论。
习近平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形成,到党的十九大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习近平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报告等内容里,尤其是以他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与指示为核心内容。习近平的职业教育思想内涵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思想、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思想、职业教育核心任务的思想、职业教育实施路径的思想、重点支持职业教育的思想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向人民性、社会性、职业性方向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话语权,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话语权的内涵和重要性进行梳理,提出了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话语权途径:中国道路是其出发点,中国制度是其实现保障,中国文化是其使命追求,中国精神是其价值所在。
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通过理清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明确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分析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文化建设、创新实践载体的探索研究,种好党建和思政的责任田,合力实现育人目标。
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劳模文化(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是新经济新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精神教育模式,必须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的校内协同、以点带面的校际协同、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以及学校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校地协同。
为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提高学生职业技能,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接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1+X证书中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梳理与分析,制定了新专业、新课程、新教学、新评价、新机制的“五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实现了书证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