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时代人民展现戏剧精品

来源 :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_im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1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演播”中出现的话剧如《三湾,那一夜》《长安第二碗》《不准出生的人》《地质师》《七先生》《农民院士》《金色的胡杨》,以及儿童剧《火光中的繁星》进行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分析,并对其网络演出形式予以充分肯定,指出这些话剧、儿童剧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征程,以及精准脱贫的时代主题,塑造了成功的舞台艺术形象,在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具有区域性、代表性和优秀的艺术品质.本次展演的优秀话剧、儿童剧,取材多样,主题鲜明,分布广泛,形式新颖,不仅彰显了舞台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预示了中国话剧民族化、大众化的新趋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产翻拍剧的产量持续走高,却面临着口碑不佳的窘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基本原因是观众的心理预期使得其对于翻拍剧的要求高于IP改编剧或原创剧,但真正决定口碑的还是剧作的质量.许多翻拍剧的制作方由于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演员与角色的匹配度,以及服化道具与时代历史的契合性,会让观众对翻拍剧制作的用心程度产生质疑;而片面追求高效率而致使的剧作表层叙事逻辑失衡和深层叙事动力不足,会动摇一部电视剧质量的根基.
期刊
如画观念流行于18—19世纪的英国,是当时英国人观看和描绘自然风光的一种审美方式,是英国审美趣味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型的缩影,见证并推动了英国审美趣味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如画并非是一个孤立的、去历史化的概念,而是一个与18世纪英国美学有着深刻渊源关系的美学观念.其一,如画的发展有其理论与现实的前提,现代美学重视感性认知,如画通过想象这一工具体现了其现代的审美特性;其二,如画概念自身的发展也有一个从古至今的过程,早在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界已有关于如画的讨论,而如画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却发生在1
使用民族歌剧这一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革命题材,讴歌英雄人物,讴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民族歌剧创作的优良传统.本文以近年来“现象级”民族歌剧《沂蒙山》为对象,从“继承民族歌剧的优良传统”和“探索内容和形式上的与时俱进”两方面阐述其在革命题材民族歌剧创作中所做出的有益探索,并借此管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的发展,以期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2020年12月初起,继暑期成功主办十五讲“艺术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广受赞誉推崇之后,教育部高等院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再次特别策划启动“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二季,以更好地推广新文科建设理念、发挥戏剧与影视学科的文化潜力与价值引领.2021年1月29日第二季第20讲“中国影视前沿理论建构”高端论坛隆重举行,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传媒学院以及四川传媒学院共同主办,以及由南京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
期刊
《到那时》是一部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进程的当代舞剧.舞剧通过一个家庭的离合悲欢,通过其在时代浪潮中的激流勇进,书写了“时势”与“人民”的共情状态与互动关系.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民而言,“到那时”是一种美好的希冀,是一种理想的召唤,是一种奋斗的动力;而该剧对于“大时代”中“家务事”的表现,在精神实质上与“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相通,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思想的坚决贯彻.这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向建党百年表达的由衷意愿和敬献的一份真诚心意.
[课时]rn一课时rn[教学背景]rn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音乐音响具有独特的学习形式——体验.音乐的学习与实践,就是为了获取美好的审美体验,作为最具有情感能量和最富于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音乐必须通过主体的亲身经历、体验来获得.体验式音乐教学作为最直观、最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之一,以主体的亲身体验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式,符合音乐学科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教学宗旨,受到执教者推崇.本文以教材人音版13册欣赏曲《船工号子》为例,进行课堂实践研究,由浅入深地分层体验教学来感受音乐审美,力
期刊
(接上期)rn(二)导入和声的角色转变rn导入和声从第一奏鸣曲开始,从附属性的装饰性和声关系逐渐走向独立,在第五奏鸣曲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导入功能关系,在第六、七、八奏鸣曲中更是纵横交织地几乎占据了整个和声的主导地位.这其中,导入和声的角色变化同时反映出普罗科菲耶夫个性和声手法的形成、发展与成熟的过程.随着导入和声在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中的角色转变,和声的表现力与作品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在第九奏鸣曲中,四五度和声语汇占据了调性陈述的重要地位,导入和声的地位就会自然地有所降低,即导入和声要么运用于功能和声的过
期刊
期刊
灵动绚烂,声出金石①.花腔像一串骊珠,在舞台上引吭高歌响遏行云,千回百折,总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澄澈,余音绕梁般的回味.相比温婉动人的抒情歌曲和戏剧化的宣叙调,花腔有着独特的美学意义——声乐器乐化的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