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先天性纤维血管性瞳孔膜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术后效果。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的患儿13例(13只眼)的临床资料。膜和房角的形态采用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评估。对患儿眼部体征、检查结果、采用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的眼压和眼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3例患儿中男性9例,女性4例,手术年龄2.0~34.5个月,中位数5.1个月。根据膜遮挡瞳孔程度和眼压将患儿分为3组:A组5例(5只眼),瞳孔膜未完全遮盖瞳孔,前房深度正常,其中4只眼眼压正常(9~12 mmHg)(1 mmHg=0.133kPa),1只眼眼压升高(18 mmHg);B组5例(5只眼):瞳孔膜完全遮盖瞳孔成针孔样,前房正常或者稍浅,眼压正常(6~16 mmHg);C组3例(3只眼):瞳孔膜完全遮盖瞳孔,前房浅或者消失,眼压高(24~45 mmHg)。A组均行膜切除瞳孔成形术,伴随青光眼的患眼联合小梁切开术,术后眼压均正常(4~10 mmHg);B组均行膜切除瞳孔成形+虹膜周切术,术后眼压均正常(7~13 mmHg);C组均行膜切除瞳孔成形+虹膜周切+房角分离术,术后1只眼眼压25 mmHg,2只眼眼压正常(10、13 mmHg)。A组术前、术后5只眼眼位均为正位;B组术前1只眼内斜、2只眼外斜、2只眼正位,术后1只眼外斜较术前加重,其余无明显变化;C组术前1只眼内斜、1只眼外斜、1只眼正位,术后3只眼均为外斜。

结论

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是虹膜瞳孔领延续的白膜,不同程度遮盖瞳孔,伴有或不伴有青光眼,为单眼发病。当遮挡视轴或合并青光眼时要及时手术治疗,术式主要是膜切除瞳孔成形虹膜周切术,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斜视改善不良。(中华眼科杂志,2018,54:849-854)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中小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收治的拟诊为中小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患者36例(36只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50±12)岁,所有病变隆起高度不超过5 mm、基底不超过15 mm。并选取相同体积脉络膜血管瘤69例(69只眼)患者和脉络膜转移癌16例(19
目的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的视神经蛛网膜下腔面积(ONSASA)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自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的明确诊断且未经任何抗青光眼治疗的NTG患者(NTG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POAG组)及自愿接受检查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24 h眼压、中央角膜厚度、平均视野损伤、视轴长度、血压、体质
目的观察并评价2%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巨细胞病毒(CMV)阳性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收集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临床表现符合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且房水CMV阳性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房水及血清中CMV IgG抗体,并行PCR检测CMV DNA以验证ELISA结果。记录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给予2%更昔洛韦
滤过泡依赖性抗青光眼手术(小梁切除手术等)是目前我国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滤过泡瘢痕化一直是影响其远期效果的难题。近年来出现的非滤过泡依赖性抗青光眼手术,规避了与滤过泡相关的部分并发症(如浅前房、滤过泡渗漏等),其适应证范畴、远期效果与卫生经济学评价有待进一步探讨,其在国内眼科临床的广泛推广尚需时日。本文以滤过泡依赖性与非依赖性抗青光眼手术谁优谁劣为焦点,阐述两种术式的特点及其利弊,以期
基于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的青光眼相关视网膜检查已成为目前诊断和随访青光眼的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本文通过总结OCT青光眼相关视网膜检查的重要参数及其特点以及相关的新技术和新应用,阐述OCT青光眼相关视网膜检查的临床应用原则和策略,提出眼科医师应熟悉和合理应用OCT青光眼相关视网膜检查,结合临床其他相关指标,提高青光眼早期诊断和及时发现病情进展的能力。(中华眼科杂志,2018,54:801
期刊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早、中、晚期视野缺损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丢失的特点,并分析结构与功能对应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08年2月至2017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POAG患者(POAG组)、NTG患者(NTG组)以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Humphrey 24-2标准自动视野检查和视网膜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
目的探讨和比较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所致高眼压在儿童及成人葡萄膜炎患者中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的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登记资料,比较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相关性高眼压在成人及儿童葡萄膜炎患者中的发生率。分析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相关性高眼压在儿童与成人葡萄膜炎患者间用药频率、用药时间、眼压值及降眼压药物治疗效果的差异。儿童与成人患者间结果的比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