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管行比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002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扩大管行比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新春22号和新春4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1管4行(TR4)、1管6行(TR6)和1管8行(TR8),3种不同的管行比滴灌带配置方式,测定不同管行比种植方式下,滴灌春小麦植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指标.[结果]不同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单株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带宽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且均以TR4处理为最大.在TR4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的总干物质积累量于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且新春44号干物质积累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44号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率均高于新春22号.2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随着带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TR4处理下,新春22号和新春44号的籽粒产量分别为7716.45和8096.48 kg/hm2.[结论]在TR6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降幅较小,新春44号产量降幅度小于新春22号,且新春44号籽粒产量高于新春22号.新春44号更适于在大管行比滴灌种植方式下种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新疆种植业结构调整区、干旱节水农业区以及贫困地区农户庭院经济等不同地区鼠害发生规律、为害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农区鼠害发生加重趋势,提出了以绿色防控为主,因地制宜科学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态控鼠等防控措施.
开展含氨基酸水溶肥田间肥效试验,探索其对哈密瓜经济性状、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 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增加土壤生物活力,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与习惯施肥相比,增产效果明显达228 kg/666.7m2,增产率13%,方差分析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本研究选用24%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分散粒剂WDG、7.5%氯氟·吡虫啉SC、0.3%印楝素EC、50亿孢子/g白僵菌WP、25亿孢子/g绿僵菌WP等5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几种药剂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印楝素和氯氟·吡虫啉的在施药后14 d防效均在90%以上,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速效性好但持效性较差.防治草原蝗虫最佳药剂为7.5%氯氟·吡虫啉SC和0.3%印楝素EC,药剂应轮换使用.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甲基二磺隆和炔草酯对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药后30 d,30%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2 mL/666.7m2、15 mL/666.7m2和18 mL/666.7m2和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30 mL/666.7m2对麦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5.84%~99.36%和99.41%~99.87%,可在大田安全使用.
番茄潜叶蛾是一种危害茄科作物的一种危险性害虫,于2017年在新疆伊犁被首次发现,2018年又在云南发现.文章概述了番茄潜叶蛾生物学习性,在新疆的发生分布范围、分析了其发生发展趋势和防控意义,并提出了防控建议.
苹果蠹蛾主要危害苹果、海棠、桃等,蛀果率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利用性诱剂进行监测后,苹果蠹蛾在乌鲁木齐北郊一年发生2代,羽化高峰期在5月15-5月20日和7月25日前后,此时喷施1.8%阿维菌素:2.5%溴氰菊酯(1.2∶1)3000倍液混配,药后14 d防效达到92.16%,防治效果最好,性诱剂的监测不但能更加准确的掌握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并能够精准施药防治,使得防治效果进一步提高.
“品丽珠409”作为新疆玛纳斯产区近年来新引种的品种,酒质表现较好,已经成为高端酒混酿的主要品种之一.本研究对酿酒葡萄“品丽珠409”在新疆玛纳斯县的栽培表现进行了探究.调查了其植物学性状、经济学性状,并测定了冬剪时不同的剪留节数对其结果习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冬剪时留2个芽具有较高的萌芽率、留4芽时结果枝率最高,留3芽时结果系数最高.本研究总结了“品丽珠409”在玛纳斯产区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特色小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是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部落体,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本文根据乌鲁木齐县建设特色小镇的基础资源优势,分析了乌鲁木齐县建设特色小镇的优势、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出推进乌鲁木齐县特色小镇发展的路径.
通过2种类型菌种、5种培养料配方及2种栽培模式的对比试验,探索博湖黑蘑菇(Agaricus gennadii(Chot.etBoud.)P.D.Orton)的最佳培养料配方及栽培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博湖黑蘑菇栽培的最佳培养料配方为50%玉米芯+38%牛粪+10%玉米秆+1.5%过磷酸钙+1%石膏,出菇最适温度为20C~25℃,覆土栽培优于料袋栽培.
[目的]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新疆南疆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分析适宜的播期及种植密度,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新冬22号(少穗型)和邯郸5316(多穗型)为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设计,主区为3个播期:9月23日(B1)、10月4日(B2)和10月15日(B3);副区为4个播种量:播种量3.15×106粒/hm2(M1)、5.1×106粒/hm2(M2)、7.05×106粒/hm2(M3)和9×106粒/hm2(M4).[结果]滴灌冬小麦旗叶Pn和Tr在扬花期最大,新冬22号在B2播期、邯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