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千秋才子,一世风流,半生如戏

来源 :长江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代传奇唐伯虎,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书画,更以“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鼎鼎大名为人所乐道。可在他的“快意人生”背后,其实又埋藏着太多落魄、虚幻与怅惘,逐渐被冲淡在历史的传奇笔墨中。本篇作品便从唐伯虎的坎坷人生经历出发,引领读者走进这位“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如戏的内心世界。
其他文献
距今整整90年前(1931年),在北京西城区大麻线胡同,诞生了一座对近代中医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医高等学府——华北国医学院.这里名医云集,大师辈出,为中医领域培养了许许多多临床大家——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祝谌予、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李辅仁、天津中医学院主任哈荔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科主任董德懋,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主任吴兆祥,内科李介鸣、袁家矶、索延昌,妇科赵松泉、李德衔,儿科何世英、刘韵远,皮肤科哈玉民等.
期刊
位于北京东城安定门外的立水桥如今变化得已经让我认不出来了,而今的立水桥高楼林立,人流穿梭,车水马龙,再也找不到少年时我看到过的立水桥的一丝踪影.立水桥在如今的北京北五环外三公里左右的地方,位于海淀、朝阳、昌平三个区的交界处.据史志记载:明朝时发源于西山的清河流经此地,为了通行方便,人们在河上修了一座木桥,因过往车辆行人较多,这座木桥被压坏了,在原址上又重新修建了一座石桥,用的都是十分坚硬的花岗岩,坚固的桥墩立于水中,故称立水桥.
期刊
家藏古代茶器数盏,宋代油滴盏当为珍品.我多年千淘万漉得来的这些收藏品中,称作奇绝的是一件清代梅花玉茶盏.若入一盏清茶,托盏而饮,那温润奇特的古代梅花玉盏杯中,便有悠悠茶香自遥远的时空袅袅飘来.
期刊
世上所谓电影的好,其实是因为旧时的光影可以借助某个介质,鲜活地被储存.因此只要有好的作品存留,再寂寞再被时光掩没的影人,都可以重新得到发现、欣赏乃至纪念的机会.rn今年,这个机会轮到了日本导演相米慎二.rn首先是日本电影界,年初就开始行动,编辑有关他的纪念册.其次,今年的金马奖也将他选为“焦点影人”,连续展映他七部电影.
期刊
2010年5月8日,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电影节圆满闭幕,又是一年,看着一张张年轻的新面孔闪耀着自信和感恩之光,携着属于他们的满满收获和理想站在那里.不仅让王一川脑中想起开幕时所说的:“我相信,在这个中国电影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时刻,年轻的小飞虎会为能亲身参与创造中国电影的新历史而深感荣幸,并愿意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才智和活力!”
期刊
王刚义,1962年生人,家住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参与环保时间30年.王刚义一直倡导绿色生活,带领家人、朋友和街坊邻居积极参与环保.他本人先后多次被仁和镇评为优秀小巷管家、优秀党员,2013年先后被评为顺义区孝星、北京市孝星,多次被顺义区人社局评为“优秀劳动保障协管员” “先进个人” “再就业明星”等称号;他的家庭先后被评为仁和镇的“平安家庭” “绿色家庭”.
期刊
贾立发,1976年生人,参与环保时间6年.贾立发是平谷区大华山中学的一名教师,他不仅自己积极参与环保、践行环保,还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许多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绿色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多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和以身作则的实践,贾立发培养了许多积极参与环保的学生,并通过他们影响了许多家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期刊
吴淑云,1961年生人,2000年开始参与环保.吴淑云同志担任新明家园社区第五支部书记,多年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吴书记还带领大家了解环保理念、参与环保活动、践行环保行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绿水青山,美好家园.
期刊
李昌瑞,1947年生人,2020年开始参与环保.李昌瑞是一名退役老兵.2004年退休后的李昌瑞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哪里需要到哪里,平安巡逻、环境整治、为老助残……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老兵的热血.2020年,李昌瑞更是响应国家和北京市的号召,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李昌瑞热衷公益、践行环保、勤恳负责,受到了社区居民与志愿队伍的一致点赞.
期刊
闫志全,1951生人,2020年开始参与环保.如果您到电子情报所社区里转悠转悠,准能碰到一位精神抖擞、和蔼可亲正在树底下忙活的大爷,他就是闫志全.闫师傅是电子情报所社区的党支部委员.因为喜欢绿色环境,他还主动提出承担起社区阳光菜园的绿色种植任务,在小区大门口及小区内育苗种苗种菜种花,改善小区绿化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