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儿童发作性睡病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加强对儿童发作性睡病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北京市儿童医院神经科和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32例发作性睡病患儿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32例发作性睡病患儿均有日间不可抗拒的入睡发作,26例(81.3%)存在猝倒发作,11例(34.4%)存在睡眠幻觉,仅2例(6.25%)存在睡眠瘫痪表现.患儿多以日间睡眠增多为起病症状,大多数患儿有夜间睡眠紊乱、易激惹的临床表现,性格改变、食欲及体重增加、青春期提前也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检查在患儿中阳性率较低,可能与患儿年龄小、病程短等因素有关. 结论 不可抗拒的入睡发作、猝倒发作是中国儿童发作性睡病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多导睡眠图和MSLT可明确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和常压高浓度氧(NBH)对胎儿生长受限(FGR)大鼠大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40只孕12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1)对照组:不结扎子宫血管;(2)FGR组,采用子宫血管缩窄方法建立FGR模型;(3)高压氧疗组(F+HBO组):建立FGR模型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压力达0.2 MPa; (4)常压高浓度氧疗组(F+NBH组):建立FGR模型后给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办,浙江省医学会和浙江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大会将于2012年10月11~14日在浙江杭州市举行。本次会议是神经外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欢迎全国神经外科和相关学科同仁参会。
期刊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的手术治疗方法、适应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32例IAC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疗效. 结果 本组2例保守治疗的患者失随访.随访结束时,23例(72%)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囊肿体积缩小或临床症状缓解),6例(18%)患者症状无改变(临床症状和囊肿大小无改变),1例(3.1%)巨大鞍区-
目的 通过对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在院内急救期间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时间等环节上的变化,显示院内急救的重要性和一般规律,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急性颅脑创伤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出参考依据. 方法 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组织制定及71家医院专家委员会审定的《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统计表》为依据收集自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0日因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0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与PD患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尿酸水平的高低对PD的发病以及发病后疾病的进展快慢有显著影响.本文将就尿酸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PD的关系做一综述.关键词:尿酸;帕金森病;氧化应激;神经保护分类号:R74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925(20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益肾定眩汤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 1年6月望京医院收治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依达拉奉静脉输注联合自拟方益肾定眩汤(天麻、钩藤、川芎、鸡血藤、白术、泽泻、半夏、山萸肉、黄芪、枸杞、何首乌等组成)口服,对照组予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静脉输注.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4
目的 寻找无症状Wilson's病(WD)患者血清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无症状儿童WD患者20例,同时选择1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多重亲和去除柱(MARC)技术去除受试者血清多余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E),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别检测和鉴定血清差异性表达蛋白;Westem
目的 验证Ndrg2蛋白在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大鼠模型的海马区表达上调这一假说,并探索其表达规律.方法 28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4只.实验组大鼠建立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并存活的致痫鼠按癫痫持续状态(SE)后4 h、24 h、7 d和6周共4个时间点杀死取脑,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后同时间点取样.运用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分析海马区Ndrg2蛋白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为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其主要神经病理学特征包括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ET)、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的出现及神经元的减少.迄今为止,AD病因不明,缺乏客观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当AD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往往已处于临床中期阶段,即中度AD,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从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中分离培养GSCs,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3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进行鉴定.将取GSCs分成3组分别培养:(1)ATRA组:培养基中含10 nmol/L ATRA;(2)空载体组:培养基中含与ATRA组等量的二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