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shengs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目前相关的研究现状
  国内各位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笔者概况为以下两个范畴:
  1. 从技能竞赛角度进行研究
  从学校为研究原型做实证研究的有:刘珉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实证例子、吴东霞以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为实证例子对竞赛如何推动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的有:马开良从江苏省获全国酒店服务技能大赛三连冠探讨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均匀发展;陈伯平从如何提高训练效果出发探讨训练的有效性;崔景贵从竞赛备赛训练的心理训练进行研究;何福贵、张梅、朱永永、对竞赛和实训教学的推动作用进行研究;蔡勤生从竞赛与教学模式实践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何晓冬探讨竞赛训练的细节如何精益求精。
  2. 从客房服务课程出发进行的探讨
  从“理事一体化”进行探讨的有:赵晶、肖萍从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方面进行研究,谢丽梅探讨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问题;白绢、周丽研究了课程衔接方面的相关问题;张海燕探讨专业教学实践方面相关问题;陶健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李忠学探讨如何构建该学科相关的实训教学体系;赵文亮对学科中教学方法运用进行探讨;鲍秀芝探讨如何进行客房实训课的微课制作;李建春探讨西式铺床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武瑞营从课程考试的改革方案设计进行探讨;瞿旦探讨微教学在客房服务技能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综述各位学者目前的研究,无论是从技能竞赛角度或者是从客房服务课程进行探讨的文献数量均不多,从具体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客房中式铺床项目出发,研究如何通过该赛项推动教学改革的研究近乎空白。
  二、 中等职业学校客房中式铺床项目技能竞赛的现状
  “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是职业学校学生锻炼技能,展现风采,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各级竞赛成功举办后,各省市参赛单位以比赛引领,从学科教学、校企合作等各个范畴出发进行改革。技能竞赛对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引领作用日益彰显。
  1994年首届广州市酒店服务技能竞赛举行,客房中式铺床项目成为其中一个赛项。2009年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第一届广东省酒店服务技能竞赛,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式把客房中式铺床项目立项为比赛项目在广州凤凰城酒店举行。客房中式铺床项目成为全国性的赛项后为客房教学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全国性的交流平台。大赛的举办深化了酒店管理服务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酒店管理产业发展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是我国酒店管理服务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的创新。赛项的确定,增强了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服务专业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未来探讨如何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推动相关的教学改革,把选拔极少数顶尖选手性质的技能竞赛转化为推动力,联动覆盖所有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三、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探讨以客房中式铺床赛项为载体推动的教学改革的思路
  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举办了省级选拔赛,全省12个地区的代表队在各自市队比赛选拔的基础上派出了代表参与到客房中式铺床项目的广东省选拔赛里。最后两名一等奖的选手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该比赛项目中。我校包揽了两个一等奖的代表名额。在多年里我校注重以比赛引领,以赛促教,探讨如何以客房中式铺床竞赛为导向带动该学科的教学改革。
  1.深度校企合作,行业专家进课堂,指导技能竞赛,把行业标准和竞赛标准与教学考核标准统一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办学内涵,使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未来职业发展统一的途径。专业发展、客房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整合产、学、研资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要是面向一线业务岗位培养操作型实用性人才。因此决定了对应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深度的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竞赛水平的必由之路。竞赛的训练由各级别的技能竞赛随着办赛经验的丰富,竞赛标准也日益完善并与行业标准结合。因此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应把行业标准、竞赛标准和教学的考核标准统一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双师型团队教学和团队指导训练竞赛相结合,提升师资层次和水平
  随着职业技能竞赛的办赛体制不断丰富和完善,2016年中职类别的全国客房中式铺床技能竞赛分为几个项目,包括选手仪容仪表(10分)、中式铺床技能实操(70分)、英语情景问答(10分)、客房专业知识(10分)。基于大赛的导向性,在竞赛中采用团队训练参赛,参赛队伍中有各种专家,如心理学教师调适选手的比赛心理;礼仪老师指导选手的礼仪展示等。但是技能竞赛的训练是一个具有过程性调适和演进的学习、提高、巩固、成型的项目,训练团队之间并非单一横向分工,因此在教学和竞赛训练中,就要求教师要从任教单一学科的授课者的身份转变为双师型的教练。既要懂技能又要懂知识,既要懂训练又要懂礼仪,既要懂英语又要懂心理学。因此,以赛促教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提升师资层次和水平。方式和途径可以通过培训、强化、在各级比赛中以赛演练、在团队参赛中以老带新等方式形成阶梯式的师资队伍人才成长模式。这些成长起来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系统梳理,把相关知识融入教学中,又推动了教学的改革。
  3.以技能竞赛知识理论题库和英语题库为导向改革客房课程教材
  2016年5月在苏州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用了全新的客房专业知识题库和英语题库。客房专业知识题库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应变题。题库更趋“实用性”、“可操作性”、“规范化”。例如填空题第66题“住店客人房内的小酒吧,由服务员每天上午换茶具和晚间做夜床时逐一查核,如有饮用,立即补充,并将饮料的品种和数量记录在工作单上,开好账单,领班据此填写饮料消耗表。”这类型的题目强化的是客房员工日常实际操作总需要按照不同的服务填写的规定报表,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又如,判断题第25题“若有生病客人要求代买药品,服务员应立即采购并送至房间”。答案为错误,“应立即采购并送至房间”应为“首先应婉言拒绝并推荐驻店医生服务”,充分体现了“规范性”。再如,应变题第7题“清扫房间时,如果发现房内有大量现金,怎么处理?答:(1)及时通知领班;(2)由大堂副理在保安人员及领班的陪同下,将房门反锁;(3)客人回来后,由大堂副理开启房门,并请客人清点现金;(4)提醒客人使用保险箱”,体现了指引客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情景的“可操作性”要点。而英语题库中,题量大增为80题情景题,大赛中每位选手抽取5题,而且三位评委中有两位为外教。题目内容均为客房课程中“对客服务”的部分,而且情景创设跟实际客房业务几乎无缝对接,非常具有操作的指导意义。例如,关于加急洗衣服务的处理:Q:A guest tells you that he is attending an important conference, and wants to have his suit dry-cleaned as soon as possible. What will you do to help? A: I will suggest that he take the express laundry service. There will be an extra charge of 50% for the express, but the laundry will be sent back to him in four hours.英语题库的改革特点:全面体现对客服务的各种语句表达、词汇量增大、注重表达方式的标准化和专业化,词汇量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这也体现了大赛对客房一线从业人员的对客服务的外语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这与行业实际工作中的要求也是相符的。基于以上对大赛的客房专业知识题库和英语题库修改的导向性和实用性考虑,在相关教学中应该把这些题目分解成不同的模块,跟日常教学计划一一对应起来,并运用情景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开展相关模块的教学任务,形成新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大赛的引领,融入到教学改革中,让所有本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参加到“以赛促学”中来。职业教育讲求实用性,而职业素养、职业态度、职业习惯的养成是服务性行业更急需的,消费者更为追求的。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他们对客房工作的热爱、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推动专项职业技能深化发展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4. 以技能竞赛比赛实境设备与教学实训设备无缝对接
  客房相关的教学不只是培养“会打扫、会收拾”的低层次劳动者,而是培养在真实的酒店客房的场景和氛围下提供专业而灵动服务的专门化人才,因此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技能,还有为之配套的技能思维方式。技能竞赛的有序开展有利于根据教学岗位的需要引进配套的实训设备,进一步优化实训仿真环境,实训设备。例如,我校备赛过程中就按照全国大赛的要求,严格从尺寸、材质等方面把关,更新了训练物品,如训练用床、布草、模拟酒店的高档地毯等,同时还安装了多角度摄像头方便回放实训情况,有利于提高操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另外还安装了电动、手动,木百叶、铝合金百叶、布质的窗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酒店客房实际的设备。这些比赛实景设备和教学实训设备的无缝对接能够使教师感知行业需求,推动学校和教师关注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和技术革新的要求。
  四、结语
  技能竞赛有常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特殊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性。学然后知不足,跟随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的步伐,抓住机遇,在技能竞赛强大的带动功能下,深化客房专业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仍然存在,师资水平的提高、产学研的高度统一仍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方向。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的北京,瑞雪飘降,由中国教育部和英国文化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与广东省教育厅共同协办的中英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隆重举行。在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英国文化协会总裁戴维信以及全国近200名政、校、企代表的见证下,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共同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成立“中英职业教育(广东)发展研究中心”、广东7所中高职院校成为“中英职业教育合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践創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工作要求,交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听、说能力,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就是在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而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练习口语交际。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与幼儿园阶段差别并不是很大,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机械记忆状态,缺乏自主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要求较高的口语交际活动更是不感兴趣,如此就造成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不佳。口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是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特点、功能研究,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改革与创新,为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师资队伍建设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8-0050-0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加快学校发展的关
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学术论坛在宁波举行  近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学术论坛在宁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3所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作为创业教育委员会理事单位与常务理事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当前是世界青年人口数量的高峰期,青年就业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而就业离不开创业。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
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新单词的呈现是常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呈现的方式有多种,哪种呈现方式最适合中职学生呢?不同呈现方式之间的差异怎么样呢?笔者以名词为例,开展了以上问题的实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词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鉴于现在中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情况,学生课外习得单词的数量比较少,大多数单词都是靠课堂上学习的,而课堂上单词的呈现又是词汇
5月,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研会的指导下,由多所中职学校的一线公共艺术课教师集体研究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公共艺术音乐》《公共艺术美术》,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公共艺术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公共艺术课以其特殊的教学内容,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
摘要: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的特色之一。本文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现代服务业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为例,探索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阐述了现代服务业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功能建设、效益分析。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1-0049-05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中的七大重点任务,其中“改革培养模式”指出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学习借鉴西方“双元制”到如今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不同阶段。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体制机制及政策现状等短期难以改变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不能改变大环境,就改造小环境,甚至为适应环境而改造自身。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从实际出发,经过多年探索,首创并实施了基于“超市型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