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_3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教学实践经验与体会出发,从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增进幼儿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幼儿学习主动性、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教学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等方面,阐述、探讨幼儿园如何用多媒体与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整合的优势,促使幼儿社会教育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社会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24-0049-02
  
   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只有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三者协调统一,才能确保幼儿社会教育的成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整合,旨在借助多媒体这一有效载体,将教学活动内容的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社会教育的成效。笔者结合自己在社会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情感的支配。多媒体技术以其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可操作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动态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将教学信息转化为鲜明的视听形象展示在幼儿面前,使社会教学活动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中,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家乡》,并运用多媒体设计制作了一个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课件。首先播放有夹心滩公园的录像:公园广场场地很宽敞,环境优美,有绿绿的大草坪,有五彩绚丽的鲜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长长的石路,有可以健身的鹅卵石路,还有音乐喷泉……课件中逼真的图像、丰富的内容和悠扬舒缓的民族音乐,创设了一个真实优美的教学情境,教学气氛安宁和谐,不但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多种感官,使幼儿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公园,更直观地感受活动内容,还调动了幼儿积极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增强了对活动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使幼儿的社会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社会教育中有些内容离幼儿的现实生活及经验有较大距离,是无法在现实中感知的,实施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的社会教学中,幼儿对这些抽象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往往局限于从教师语言描述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中获得,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比较呆板,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多媒体教学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社会教育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微观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或事物进行动态模拟,揭示出现象、事件或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本质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静为动,突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难点重点直观化、感性化、形象化和具体化,易于幼儿观察、想象、理解。就如上面提到的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家乡》中,为了让幼儿体验工人的辛勤劳动,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教师先引导幼儿讨论:是谁在照顾、建设美丽的夹心滩公园,鼓励幼儿自由发表意见。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工人修草坪、除草、清扫垃圾、运送垃圾等劳动场景,通过观察、讨论,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引导幼儿得出相关结论:照料公园的是工人,他们中有的是清洁工人,有的是园林工人,还有的是公园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工人叔叔、阿姨真辛苦,我们要感谢他们,尊敬他们。期间教师及时给予幼儿信息反馈,即对幼儿的表述和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幼儿获得了教师的赞赏,自然就树立了自信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幼儿带入创设的情境中,由感知到理解,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归纳,从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活动的难点和重点,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增强幼儿学习主动性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育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社会活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生动多姿的教学情境,拓宽幼儿的视野,调控幼儿思维,更有利于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究,自主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呈现最佳学习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如社会活动《美丽家园》中“感知县城新貌,萌发爱家乡的情感”这个环节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而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告诉我们: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理解都是以具体的形象感知、思维来获取。如果没有直接的观察对象,无论教师怎样启发诱导,都是无法让幼儿想象和思考的,更谈不上进行理解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无从谈起。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县城新貌以录像形式跃然于大屏幕上,配以欢快的音乐、简洁明了的解说,使幼儿如身临其境,对县城新貌产生了浓厚兴趣,能积极运用视、听、说多种感觉主动参与活动,加深了对美丽家园新面貌新形势的理解,同时利于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我们美丽的家园——道路宽敞了,环境绿化了,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情景……我们爱美丽的家乡,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感到很自豪,我们也想为也愿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和色彩的巧妙运用,能引导幼儿思维,矫正幼儿的认知行为,调动幼儿主动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得以协同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计算机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兴趣越浓,幼儿的注意力越集中,观察越仔细,反映越清晰,记忆力越强,思维越积极,创新意识更易激发。如中班社会活动《有用的标志》中,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认识标志及其作用效果明显,教师抓住机遇鼓励幼儿参与设计有用的标志时,这样来启发幼儿思考:你想为幼儿园设计什么标志,有什么用?准备布置在幼儿园的哪一个地方?幼儿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进一步激活幼儿的思维:还想为幼儿园的哪里设计标志,有什么作用?然后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设计有用的标志,幼儿兴致盎然地按照自己的想象投入到创作活动中。又如在大班社会活动《有趣的广告》教学中,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几个电视广告,通过讨论,使幼儿了解了不同广告的不同作用。接着,教师又通过实物展台和投影仪,将不同的广告形式,如报纸广告、灯箱广告、广告衫广告等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导幼儿观察。这样不仅扩大了幼儿认知的信息容量,开阔了幼儿的认知视野,还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为下个活动环节——为班内活动区设计广告做了充分的准备。创作时幼儿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大家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氛围愉快而热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促使幼儿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他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升华到了更高层次。这是传统社会教学活动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社会活动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丰富拓宽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进程。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劳而无获,甚至适得其反。多媒体与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有效整合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一个新目标,有许多教育价值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促使幼儿社会教育达到最优化。
   (编辑:鲁利瑞)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无法跟上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步伐,从而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无法顺应时代发展。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必须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信息意识,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摘 要: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在整个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根据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也在各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当前教育体制下,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特
关键词: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 中学语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来教学,每天从事大量及其繁琐的重复性劳动,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同时学生更会感到枯燥乏味,对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在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质量,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
摘 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室、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更是势在必行。  关键字: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学科 整合  新世纪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日益成熟与网络教学被重视的今天,如何有机地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心的课题。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
摘 要: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和运动的心理特点,以直觉活动为主的思维特点,是开展小班数学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抓住这个切入点,善于利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用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随时可学的、形象具体的例子,让幼儿体会到数学的存在,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化运动 游戏活动  一、在生活中学数学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作为教师,我要做
关键词:农村初中 思品课 小班化 分层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农民工子女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城市化趋势,计划生育以及家长目光的日渐挑剔。时下,农村初中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许多农村初中出现了人数少于30人的小班。我校就由以前的一個年级10个班,缩小到现在的三个年级9个班。2011年9月,我校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确定《农村初中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作为校级研究课题。2012年11月被确定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进展与治疗前后血中D-二聚体(D-D)、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脑梗死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 A 组(未发生进展)30例、B组(发生进展)2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测定其hs-CRP、D-D进展及治疗前后含量并加以分析.结果 青年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组D-D和 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进展型脑梗死组(P<0.01); D-D和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程度日益增高。与此同时,信息化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解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足;改进措施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不断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教育理念渐渐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