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教学实践经验与体会出发,从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增进幼儿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幼儿学习主动性、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教学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等方面,阐述、探讨幼儿园如何用多媒体与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整合的优势,促使幼儿社会教育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社会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24-0049-02
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只有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三者协调统一,才能确保幼儿社会教育的成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整合,旨在借助多媒体这一有效载体,将教学活动内容的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社会教育的成效。笔者结合自己在社会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情感的支配。多媒体技术以其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可操作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动态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将教学信息转化为鲜明的视听形象展示在幼儿面前,使社会教学活动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中,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家乡》,并运用多媒体设计制作了一个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课件。首先播放有夹心滩公园的录像:公园广场场地很宽敞,环境优美,有绿绿的大草坪,有五彩绚丽的鲜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长长的石路,有可以健身的鹅卵石路,还有音乐喷泉……课件中逼真的图像、丰富的内容和悠扬舒缓的民族音乐,创设了一个真实优美的教学情境,教学气氛安宁和谐,不但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多种感官,使幼儿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公园,更直观地感受活动内容,还调动了幼儿积极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增强了对活动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使幼儿的社会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社会教育中有些内容离幼儿的现实生活及经验有较大距离,是无法在现实中感知的,实施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的社会教学中,幼儿对这些抽象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往往局限于从教师语言描述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中获得,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比较呆板,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多媒体教学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社会教育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微观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或事物进行动态模拟,揭示出现象、事件或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本质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静为动,突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难点重点直观化、感性化、形象化和具体化,易于幼儿观察、想象、理解。就如上面提到的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家乡》中,为了让幼儿体验工人的辛勤劳动,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教师先引导幼儿讨论:是谁在照顾、建设美丽的夹心滩公园,鼓励幼儿自由发表意见。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工人修草坪、除草、清扫垃圾、运送垃圾等劳动场景,通过观察、讨论,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引导幼儿得出相关结论:照料公园的是工人,他们中有的是清洁工人,有的是园林工人,还有的是公园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工人叔叔、阿姨真辛苦,我们要感谢他们,尊敬他们。期间教师及时给予幼儿信息反馈,即对幼儿的表述和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幼儿获得了教师的赞赏,自然就树立了自信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幼儿带入创设的情境中,由感知到理解,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归纳,从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活动的难点和重点,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增强幼儿学习主动性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育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社会活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生动多姿的教学情境,拓宽幼儿的视野,调控幼儿思维,更有利于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究,自主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呈现最佳学习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如社会活动《美丽家园》中“感知县城新貌,萌发爱家乡的情感”这个环节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而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告诉我们: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理解都是以具体的形象感知、思维来获取。如果没有直接的观察对象,无论教师怎样启发诱导,都是无法让幼儿想象和思考的,更谈不上进行理解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无从谈起。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县城新貌以录像形式跃然于大屏幕上,配以欢快的音乐、简洁明了的解说,使幼儿如身临其境,对县城新貌产生了浓厚兴趣,能积极运用视、听、说多种感觉主动参与活动,加深了对美丽家园新面貌新形势的理解,同时利于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我们美丽的家园——道路宽敞了,环境绿化了,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情景……我们爱美丽的家乡,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感到很自豪,我们也想为也愿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和色彩的巧妙运用,能引导幼儿思维,矫正幼儿的认知行为,调动幼儿主动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得以协同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计算机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兴趣越浓,幼儿的注意力越集中,观察越仔细,反映越清晰,记忆力越强,思维越积极,创新意识更易激发。如中班社会活动《有用的标志》中,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认识标志及其作用效果明显,教师抓住机遇鼓励幼儿参与设计有用的标志时,这样来启发幼儿思考:你想为幼儿园设计什么标志,有什么用?准备布置在幼儿园的哪一个地方?幼儿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进一步激活幼儿的思维:还想为幼儿园的哪里设计标志,有什么作用?然后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设计有用的标志,幼儿兴致盎然地按照自己的想象投入到创作活动中。又如在大班社会活动《有趣的广告》教学中,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几个电视广告,通过讨论,使幼儿了解了不同广告的不同作用。接着,教师又通过实物展台和投影仪,将不同的广告形式,如报纸广告、灯箱广告、广告衫广告等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导幼儿观察。这样不仅扩大了幼儿认知的信息容量,开阔了幼儿的认知视野,还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为下个活动环节——为班内活动区设计广告做了充分的准备。创作时幼儿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大家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氛围愉快而热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促使幼儿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他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升华到了更高层次。这是传统社会教学活动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社会活动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丰富拓宽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进程。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劳而无获,甚至适得其反。多媒体与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有效整合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一个新目标,有许多教育价值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促使幼儿社会教育达到最优化。
(编辑:鲁利瑞)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社会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24-0049-02
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只有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三者协调统一,才能确保幼儿社会教育的成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整合,旨在借助多媒体这一有效载体,将教学活动内容的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社会教育的成效。笔者结合自己在社会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情感的支配。多媒体技术以其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可操作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动态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将教学信息转化为鲜明的视听形象展示在幼儿面前,使社会教学活动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在中班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中,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家乡》,并运用多媒体设计制作了一个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课件。首先播放有夹心滩公园的录像:公园广场场地很宽敞,环境优美,有绿绿的大草坪,有五彩绚丽的鲜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长长的石路,有可以健身的鹅卵石路,还有音乐喷泉……课件中逼真的图像、丰富的内容和悠扬舒缓的民族音乐,创设了一个真实优美的教学情境,教学气氛安宁和谐,不但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直接作用于幼儿的多种感官,使幼儿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公园,更直观地感受活动内容,还调动了幼儿积极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增强了对活动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使幼儿的社会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社会教育中有些内容离幼儿的现实生活及经验有较大距离,是无法在现实中感知的,实施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的社会教学中,幼儿对这些抽象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往往局限于从教师语言描述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中获得,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比较呆板,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多媒体教学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社会教育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微观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或事物进行动态模拟,揭示出现象、事件或事物发展的规律及本质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静为动,突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难点重点直观化、感性化、形象化和具体化,易于幼儿观察、想象、理解。就如上面提到的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家乡》中,为了让幼儿体验工人的辛勤劳动,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教师先引导幼儿讨论:是谁在照顾、建设美丽的夹心滩公园,鼓励幼儿自由发表意见。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工人修草坪、除草、清扫垃圾、运送垃圾等劳动场景,通过观察、讨论,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引导幼儿得出相关结论:照料公园的是工人,他们中有的是清洁工人,有的是园林工人,还有的是公园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工人叔叔、阿姨真辛苦,我们要感谢他们,尊敬他们。期间教师及时给予幼儿信息反馈,即对幼儿的表述和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幼儿获得了教师的赞赏,自然就树立了自信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幼儿带入创设的情境中,由感知到理解,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归纳,从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活动的难点和重点,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增强幼儿学习主动性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育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社会活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生动多姿的教学情境,拓宽幼儿的视野,调控幼儿思维,更有利于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究,自主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呈现最佳学习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如社会活动《美丽家园》中“感知县城新貌,萌发爱家乡的情感”这个环节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而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告诉我们: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理解都是以具体的形象感知、思维来获取。如果没有直接的观察对象,无论教师怎样启发诱导,都是无法让幼儿想象和思考的,更谈不上进行理解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无从谈起。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县城新貌以录像形式跃然于大屏幕上,配以欢快的音乐、简洁明了的解说,使幼儿如身临其境,对县城新貌产生了浓厚兴趣,能积极运用视、听、说多种感觉主动参与活动,加深了对美丽家园新面貌新形势的理解,同时利于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我们美丽的家园——道路宽敞了,环境绿化了,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情景……我们爱美丽的家乡,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感到很自豪,我们也想为也愿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和色彩的巧妙运用,能引导幼儿思维,矫正幼儿的认知行为,调动幼儿主动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得以协同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计算机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兴趣越浓,幼儿的注意力越集中,观察越仔细,反映越清晰,记忆力越强,思维越积极,创新意识更易激发。如中班社会活动《有用的标志》中,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认识标志及其作用效果明显,教师抓住机遇鼓励幼儿参与设计有用的标志时,这样来启发幼儿思考:你想为幼儿园设计什么标志,有什么用?准备布置在幼儿园的哪一个地方?幼儿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进一步激活幼儿的思维:还想为幼儿园的哪里设计标志,有什么作用?然后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设计有用的标志,幼儿兴致盎然地按照自己的想象投入到创作活动中。又如在大班社会活动《有趣的广告》教学中,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几个电视广告,通过讨论,使幼儿了解了不同广告的不同作用。接着,教师又通过实物展台和投影仪,将不同的广告形式,如报纸广告、灯箱广告、广告衫广告等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导幼儿观察。这样不仅扩大了幼儿认知的信息容量,开阔了幼儿的认知视野,还拓展了幼儿思维空间,为下个活动环节——为班内活动区设计广告做了充分的准备。创作时幼儿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大家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氛围愉快而热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促使幼儿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他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升华到了更高层次。这是传统社会教学活动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社会活动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丰富拓宽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幼儿素质教育的进程。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劳而无获,甚至适得其反。多媒体与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有效整合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一个新目标,有许多教育价值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促使幼儿社会教育达到最优化。
(编辑:鲁利瑞)